道医学入门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相、山五大门类。其中道医学名列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多以手抄本和口传相续,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法脉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由于道医学是修身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所以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智能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所以,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法脉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岐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世医是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中,纯以后天智能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他们只需“为学日益”地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但是,道医则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学运用于临床实践。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清秽识、净浑血、化浊肉而进行精气神内功修 炼的基础。必须具备自由启动和调用隐态质元、物元、体元的真实本领。 道医与世医之间的根本区别,其实是对精气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世医对人体精气神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精与气的理论认识层面、理性智识掌握的范畴中;道医则是既要有理性认识,同时也要对精气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而且道学内部还存在着2500年前的修身守一和2500年以后修真金丹两种研究和实践方法的不同。2500年以前的修身守一法是以神帅气和精的一种方式,而近2000年以来则是一种以气帅精而进神境的实践方法。而方法的不同,是因为人类离道失德日久,后天智能过度强化,难以去脑从心,去心从性,明心见性的客观情况所制约,而必须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道医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世医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中医学发展至现在,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大部分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盲目地发扬。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身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有质无形的精气神与形体中有质有形的识(智识)、血(体液)、肉(器官组织)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人真人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道家理论认为: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是:虚化性,性化气,气化神,气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由于有形体的屏蔽作用,道的气能量在形体内最易滞塞不通。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性,当进人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体于物而知“身”,体于形而知“气”,体于气而知“神”,体于神而见性,体于性而知“虚”,体于虚而归道的正确过程。在这六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 但是对“万物皆有气,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慧性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道家修身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性慧主宰下的灵感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气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气“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气”。 气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气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气的全面实践。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气,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体于身知气,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修真界的恩师们常说:“知精者可为常医,识气者可为良医,达神者则为神医。”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 “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道医学以道德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气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 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世医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气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对人体内的气机进行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气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疾病的认识,病因机理的分析,世医只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气的方式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气”的领域之中。 世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道医非常重视整体,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道医学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气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运用道家五术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运用“万物皆有气”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气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而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人,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都是进人道医学的基础。吾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师传和实践所得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余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数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肤浅的感受,虽然所知晓的道医学内容也只是一鳞半爪。但是有感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医林的繁荣昌盛,所以不揣冒昧,拾笔作些介绍,以管见呈之于杏林同仁,也希望有缘者因此而得遇明师口传心授,步人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转载自豆丁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