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袭明居士 【驻云飞•曲十六】 过府穿州,路见不平报人雠。腾身屋上走,暗里取人首,只说是豪气贯斗牛,谁知道行同盗寇。真修行,惟知自补咎。劝学人你把这侠客事务一笔勾。 竹林侠士(资料图) 侠义精神不是修道的道德基准 中国侠义文化,以《水浒传》为代表。其讴歌的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成为底层社会对忠奸、是非、善恶评判与执行方式的一种向往。 侠义行为,也是一种侠客行为。一般是指武士、侠士们,凭借个人或小团体的武力征服力量,去纠正时下的一些社会不良不公现象,是一种个体行为的公平制度表达形式。 梁山好汉影视剧形象(资料图) 这种行为大多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作一种义举,有公众影响和大快人心的效果。这些人物往往是民众公认身怀绝技、侠肝义胆的江湖侠义人物肖像。代表了底层社会、弱势群体对正义力量的呐喊,体现的是一种民间文学,对崇尚江湖义气的社会向往。 侠义文化虽是历史文化演绎出的一种粗莽或草莽行为,但其侠义文化的影响之深远,从古至今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中,会成为一种弘扬传统美德的精神支柱。 就侠而言,它不能代表义。侠与义的结合,也是源于这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刺杀贪官、除暴安良的武士行为的正能量表达。在很多民间歌颂的那些侠义人物故事中,这些行侠仗义者,大多是一种两肋插刀的形象,由个人对善恶的判断而采取的过激行为。这就决定了侠义之义,大多数不过是江湖兄弟所讲的一种义气,不能用社会国家的公平正义,与法制道义去等量齐观。 江湖义气不代表民族正义(资料图) 我们往往把江湖义气理解为民族正义之气,或者错误地以为是一种行善之举,或一种类似于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侠义行为在《驻云飞》看来,即便能够“腾身屋上走,暗里取人首”的燕子李三般义士,也不过是“只说是豪气贯斗牛,谁知道行同盗寇。”的个人狭隘行为,不是一个修道者所持有的公正社会道德基准。 修道者应当顺应天道 道教建立的“义”与“利”,“善”与“恶”的标准,也是合乎于道教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则。拿《水浒传》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案例去看,武松是在施恩父子的照顾与礼遇的前提下,遵循其侠义的原则而报恩,出手醉打蒋门神的。这在道教文化来讲,其行为终究是一种“行同盗寇”误区,是一种黑吃黑的不分对错和被人利用的盲目助人。 这种侠义行为,在道家道教文化看来,也是“只说是豪气贯斗牛,谁知道行同盗寇。”的“盗寇”思维。 道法自然(资料图) 道家经典《阴符经》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之制在气。”道教认为,私的极致也是一种透明与共的公。天道的法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准则,天道是无私无欲的,它尽管无欲,也是阳中有阴,阳中有阴,是“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 道教对这些社会现象都是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的。故修道者的个人行为,不得有自私自利和恩害之心的存在。所谓小善即为恶,所谓善不投报,才是真善至善。这也是《阴符经》要告诉世人的“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的天道自然法则。 规范修道行为(资料图) 所以,道教修真对规范修行者的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一种富有哲理的,按照天道的标准去践行的生活艺术。都是修道者从道教文化的高度,而建立起的独特行为。 道教文化认为,行侠仗义的侠义行为,有违修道原则。一个真正的道者,当也是一个“吾日三省吾身”的,能够不断磨砺与自我完善人格的修行过程。修道者当时刻奉行“自补咎”的敬天原则,舍弃那些“过府穿州”的,带有浓烈私欲的,导致仇上加仇的侠义之举。当用天道的和谐去顺应社会,和用混俗和光的践行,去走完修行的旅程。 (编辑:玄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