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方舟 小暑是每年夏季里的第五个节气。暑者,热也,小暑意味着还不是像大暑一样,特别的热,但也不好过了,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气温有时候已经可达到35度以上了,故民间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之说——“上蒸下煮”这个词用得非常形象,这么热的天气,为什么不说“上烘下烤”,而是“蒸煮”呢,烘烤靠的是单纯的火力,而蒸煮则是水火共同作用。小暑时节,南方的雨季刚刚过去,空气湿度还是比较大的,江淮流域梅雨季节或许还有个尾巴没完,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则刚刚开始。因此,小暑这个季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湿度也不低,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暑必挟湿”。 小暑时节(资料图) 暑邪的致病特点 暑邪的第一个特点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这个特点很明显,但很容易被忽略。很明显是因为这时节气候炎热,感受分明,但小暑时节往往也临近三伏天,近年中医养生大热之后,每年此时总会有类似“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喝生姜红枣汤,做艾灸,用生姜花椒泡脚,坚持一个夏天,不吃水果,不喝冷水,不吹空调,把一年的寒气逼出去”的帖子。本来冬病夏治,借天地阳气治病是很讲究的一件事儿,但夸张炒作的宣传之下,人人反倒恨不能“火上加火”。须知,古人从来讲究的首先是平衡,身体有了寒热偏颇才需要进行调整,如果没有明显的寒热偏颇,则根据气候之偏颇进行养生,故而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使用寒凉药物要避开天气寒冷的季节,使用热性药物也要避开天气炎热的季节)的说法。 暑天炎热,养生要领是要避暑热。饮食、药物保养当以甘寒清凉之品为主,排毒祛寒一说实际上并未如宣传一般夸张,真正体内有寒气者,这个季节他们往往觉得“舒服”而非“炎热”,他们甚至愿意主动寻找艾灸、喝姜枣茶等热性的治疗方式让自己“更舒服”——但我们常人,如果你已经觉得很热了,都上火了,那切不可被夸张的宣传说晕了脑袋而进行不必要的医疗保健——首先,请先感受您身边的气候特点,以及自己身体在这种气候环境下,是怎么样的状态。 小暑(资料图) 暑邪的第二个特征是“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这个特点看着简单,但其中实有大学问。我们知道,人体生命过程需要阳气充足才能运行正常。阳气不足,则为虚寒,人体会觉得虚弱、怕冷等;阳气太盛——比如夏天天气太热的时候——则为实热,人会觉得怕热、口干、烦躁、大汗出甚至发热。但是,人体是有一定自我调节功能的,比如阳气不足,那么自然会把体表腠理、毛孔闭起来,避免阳气外泄,再严重点,还会把四肢温度降低,保证脏腑阳气。同样的阳气太旺的时候则会把毛孔打开,大汗出,使得阳热之气代谢出去。这就是阳气运行的“升、降、出、入”规律。 所以,什么叫“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呢?说的就是阳气自我调节作用——暑邪会增加体内的阳气,因此自然而然阳气就会往外、往上、往出走,即为“升散”,把多余的阳气“升散”散发出去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有津液才能成为汗,才能把热气代谢出去,因此“伤津耗气”就是一个维持阳气正常外出的成本消耗。我们知道,人体虽以阳气为主,但阴液、津液、阴血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暑热伤津太过,或者伤津之后没有继续补充,那么很容易导致无汗可流,暑热没法外泄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中暑”了。如果太过严重,津液为之枯竭,甚至也可能出现脱水而亡的情况。因此,夏天要注意避暑,同样也要注意补充水分,不可盲目的为“吸收阳气”而多晒太阳,损及津液。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夏天只要能够及时的出汗,并补充水分,让阳热之气能够及时的代谢出去、阴液也不至于受损严重,人体是不至于中暑的。但麻烦之处就在于暑邪的第三个特点——“暑必挟湿”。 要注意补充津液(资料图) 与其他病邪不同的是,湿邪的特点是“湿性缠绵,阻滞气机”,讲白了,湿邪的麻烦之处在于,他会把阳气出入的通道给我们堵上——如果有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炎热而通风的地方,人其实是不会太难受的,出出汗,吹点儿风,一会儿就舒服了。真正难受的是在炎热而不通风的地方,闷热潮湿,汗出不来,人憋得慌。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湿气的存在。空气较为潮湿,则我们出的汗不容易挥发,身体散热的能力降低;体内湿气重,则出现“湿邪郁热”的情况,使得阳热之气运行不畅,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本来,晒了太阳,受了暑热之气,出出汗就好了,现在湿气重,暑热之气被闭到里面出不来,这就又要中暑了。 此外,现代人还有一个不同于古代的致病因素,即寒邪。现代人往往存在空调使用不当的情况。空调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空气温度,使其保持一个适宜生存的温度,但大家贪图凉爽,往往开得过低,温度过低,则为寒,寒性收敛,太低的温度会让毛孔、腠理闭塞,以免阳气外泄,但这样一来往往也把刚刚受的暑热之气闭在里面,发散不出了。不仅仅是空调,大量的生冷瓜果、冷饮、冰品等也会产生寒邪,凝滞气机。 讲到这里,我们基本上讲清楚了暑邪的几个基本特性。应该说,夏天防暑防病,要考虑四个变量:暑热、津液、湿气、寒邪。这四个变量作用在两个关键点上,即阳热之气的多少与升降出入的运行是否通畅。阳气太少不行,太多则伤津耗气;汗出不足则湿气困阻、阳气内闭,汗出太多则津液亏竭;湿气不足也会津液亏虚,但湿气太过则暑热内闭。温度太高则暑热太盛,温度太低则寒邪凝滞气机。暑天养生,就是在这四者之间找平衡。 暑天如何驱邪养生 首先,还是要防暑降温。热邪仍是暑天发病最主要的诸病因素,因此防暑降温就是当季养生的关键。避免在炎热的时候到户外去活动,尽量控制室内温度在合适的温度——这个温度因人而异,一般在27度或28度左右,大概穿一件短袖,不会冷也不会热,似乎还微微有点儿汗出,这样的温度较为合适。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更应该注意对室温的控制,老人、小孩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对外界高温的耐受度差,应尽量利用风扇、空调等现代化手段对生存环境气温进行控制,大环境适宜居住,比吃什么食疗药膳都有用。 雨季(资料图) 防暑降温还要注意降“体内”的温。暑天也不可能不在外面活动,如果外出感受了暑邪,要及时排出这些暑热之气。古人认为,热邪当“分消”,一是出一身汗,从汗而走,二是从小便排出。因此户外回来,不妨先喝一两杯绿茶,让汗出透彻了。也可用新鲜的竹叶卷心一把或是干竹叶15克,煮水代茶喝,有引心火从小便而走之功,能釜底抽薪泄热邪。受暑热之后,小便往往会变得量少而色黄,但及时饮用些清凉的茶饮后,小便会变得清长,此可做为判断标准。 其次,要注意气机的流通,即对湿邪与寒邪的控制。预防寒邪要注意两个点,第一是使用空调要恰到好处。我们知道阳热之气代谢出去就没事了,因此最怕的是刚从外部晒完太阳回来,立刻进到很冷的空调房,这样腠理立刻闭上而大量的阳热之气憋在体内了,非中暑不可。正确的使用空调是,要嘛一开始就使用,譬如一早到办公室即打开空调——注意,温度不要太低——让温度始终在一个适宜的状态,这样一开始就不会接触太多的暑热之气。要嘛,从室外进来时先别开空调,开开风扇通通风,让汗出完,让热气散出去,此时体温自然会下来些,毛孔排完汗了,也开始闭合,此时再开空调,不会把热气闭住。第二,生冷饮食也要注意控制,吹空调会觉得冷这个很明显,但实际上,吃冷饮之后也会体温下降,毛孔闭塞,同样也容易导致暑气内闭。因此受暑热之后,不宜大量饮用冰水、进食冰淇淋等低温食物,相反喝一杯温水或者是热茶,慢慢的喝,反倒有益。 小暑(资料图) 至于湿气方面,道理也与寒气相同,注意控制大环境的湿度,南北通透的房子不妨多开开窗,让空气对流,有点儿自然风最好,或者用用风扇调节下。单身公寓则可以把空调开到除湿档,或者使用除湿器,让屋子里没那么闷热。饮食方面也是,除了生冷较少外,饮水的量也要控制。受暑热后人体会出现一时的津液不足,许多人往往牛饮一大壶下去,结果很快就觉得一肚子都是水了,长此以往,体内湿气过多,自然而然就变得容易中暑了。因此,夏季饮水,一般本着“不可不饮,饮必三口,饮多温水,不渴即止”的原则。南方小口小口品茶的习惯,在这方面颇为可取。 当然,祛湿还需要注意排汗,暑季本是阳气浮长的季节,该热还得热,温度控制太低,则阳气失于应有的运行规律,对整体健康不利。《黄帝内经》有言“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因此夏季运动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整天都在空调房里工作的白领来讲,早晨起来或者下午下班,气温不是很高、日头不是很毒的时候,出去运动一下,出一身汗,晒点太阳,通通阳气,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小暑开始,一年最热的时候就到了,此时保养,调护好暑热、津液、湿气、寒气四个要素。避免高温,但也不可太过寒凉,避免冷热变换太快,避免大量摄入生冷饮食,控制环境湿度,让汗出透彻,热随汗出,及时补充水分即可。(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吕方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