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生命之图语|修真图悟真(二):仙风如何修得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吴丹丰 参加讨论

    文/吴丹丰
    仙风是走出来的
    
    野云闲画|造舟玉霄下,抚琴云棚间,人间乱如麻,坐忘悟真篇(图源:吴丹丰)
    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我们来看修真图文字第一段,第一句的后一段,“八万四千毛孔”。
    这一句讲,“易骨”功夫到了,下一部是毛孔的练习,野云称为仙风练习,炼习八万四千毛孔所在人体皮部。“修真图”前二句提纲挈领,就讲内丹的基础功夫,可谓苦口婆心。每日站桩半小时,坚持一月左右,可感受到身体周围有气场包围,一动如在水中游泳,这时就可进入毛孔的练习。
    
    野云闲画|人间春色好,不如踏青草,披发自由走,身贫心逍遥。(图源:吴丹丰)
    仙风是走出来的,真道人,道袍大褂一穿,行步一走,自有一种威仪和逍遥,就是世人说的仙风道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年紫阳祖师从浙江被流放于四川,是千里之行,没有脚下功夫上可不了蜀道,现在人出行都是高铁飞机什么的,脚下功夫太少,身体骨力不行,光打坐是要出问题的。
    行走前先要站桩一会,走时要静心,诚意,念不外驰,心无旁骛,眼观足下之地,不要四处看花观马,耳听若有微小风雨,不要听声乐于外。
    走路时候,外面呼吸带动气血在运动,手足肌肉在运功,空气风吹皮肤在动,里面是真意、真气、在动,内外配合。内在之真阳,被真意点起火,被外在风之带动,如风箱鼓荡吹动,全身如火烧身,这个练习好了,人体如有了外层盔甲的防护,夏不热,冬不寒,感冒不易得了,且可燃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
    以后习内丹,不仅有风来也能抵御的住,更可以借风力助真火,很多道观都建在悬崖风地的,借风力炼功也是一因。炼功本最怕风,尤其功后身体发热时,这个炼好了,等于打了着风的预防针,贫道学生在日本禅堂学习,冬天禅堂的门窗也都打开,并有丹田运气之法,有道家古风,想是唐代传过去的,那时佛家天台宗、禅宗吸收了道家很多修炼之法。国内不少打坐的,往往炼成弱不禁风,是古风失传了。故《易筋经》说,学佛学道要修“易筋”“ 易骨”的基础一段功夫。
    
    野云闲画丨宇宙在乎手,一手天地中,功深如气浴,一羽不能加。(图源:吴丹丰)
    此功夫深者可与地球磁场、大气相呼应,外表皮肤一羽不能加,真气如蒸汽一般,内洗骨髓、外浴毛孔。紫阳祖师说的“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
    行脚时要静心,诚意,念不外驰,心无旁骛,眼观足下之地,耳听微小之处,不要四处看花观马。
    功夫到了,定的住了,心气合一,可以稍随意,触目皆道,眼底随缘,对外景即不拒绝,也不着念。
    走时候要先慢慢走,在中速度走,然后快速度走。收功前,中速度走,最后一段慢走,如汽车发动起步和停车要有个过程。走到快时步如飞,手要配合, 甩手而走,站如松,走如风。风力越大,丹田火活力也越大。
    “易骨”、“ 易筋”基本二部功夫下去,就可进入内丹养生正式课堂了,不过虽然过了河,这筏可不能丢。如果说内丹之学是通向大道的河,道骨仙风训练就是河中的筏,要一生坚持。要每天站桩个半小时,走个半小时候,每天走到道家宝库中有得而归。修炼就是简单而坚持,“简易,变易、不易”。
    
    道在生活中|任法融道长为一云提字(图源:吴丹丰)
    要明白“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有一颗出尘了道之心,才能有道者事竞成。
    
    春满玉霄峰下道家公社(图源:吴丹丰)
    炼功意念心法和注意事项
    行功前要静心诚意,先站立默对长空,空一切念。
    站立几分钟,待气机起后再练习走。
    行走时意念放大,如在云端,身如宝树。
    行走时可意念全身在水中游泳。
    过饥,过饱,醉酒,房事后,皆不可练习。
    子午时候练习静功为佳,不可练习行走。
    大雨、打雷、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可练习。
    (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 文/吴丹丰,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