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信仰的流传 关帝成圣后,神灵显赫,威震万邦,深受群黎之崇拜,君王之敬仰,累加诰封。隋开皇十二年(592)立伽蓝之神,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封忠惠公、崇宁真君,徽宗大观二年(1108)加封武安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义勇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1128)封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恢复原封汉寿亭侯,宪宗成化三年(1467)加封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世宗嘉靖十年(1531)封汉关帝寿亭侯,神宗万历十年(1582)封协天大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同时封关帝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思宗崇祯三年(1630)加封真元显应昭明翊汉大天尊,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高宗乾隆卅三年(1768年)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仁宗嘉庆十九年(1814)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宣宗道光八年(1828)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文宗咸丰二年(1852)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关圣大帝,咸丰四年(1854)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穆宗同治九年(1870)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关圣大帝,德宗光绪五年(1879)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经过一千八百年的演变,关公早已脱离《三国志》里的关羽,而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是儒释道、民间宗教共同神灵,儒教奉关圣帝君为“文衡圣帝”,佛教敬为“盖天古佛”,罗教鸾堂奉其为“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 ![]()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关圣帝君(资料图)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进入十九世纪之后,关圣大帝又接替了玉皇大帝的班,成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这种说法源自清朝末年四川、云南地区的罗教系统的鸾堂,距今也有一百七百多年了。当时在龙华三会的末世观影响下,认为原本的玉皇大帝任务已经完结,在诸天神佛选举下,由关圣帝君接任新一届的玉皇大帝,以拯救世人。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是四川龙女寺在清道光庚子年(1840)扶鸾产生的鸾书《洞冥宝记》。到了民国初年,“关帝当玉皇”的说法,已经随着鸾堂和先天道派的传播,流行于中国大陆各地。1946年在南投鱼池启化堂和基隆代天宫都分别扶鸾产生《玄灵玉帝真经》,说是玉帝已经换人,为了避免百姓依然祭拜卸任的玉皇大帝徒劳无功,因此要扩大宣扬此一新说。到了八十年代,透过台中圣贤堂的大力宣传,“关帝当玉皇”的说法已经广为人知 ![]()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关圣帝君(资料图) 玉皇大帝在道教信仰中,非指某一神名,而是意指神名的权位,如皇帝的名位。台中武庙明正堂扶鸾著作的《瑶池圣志》所列的历代玉帝名号:第1代玉皇大天尊玄玄高上帝——黄老,第2代玉皇大天尊玄元高上帝——紫微帝君,第3 代玉皇大天尊玄明高上帝——大寰教化圣主,第4代玉皇大天尊玄微高上帝——鸿钧老祖,第5代玉皇大天尊玄寰高上帝——星化帝君,第6代玉皇大天尊玄中高上帝——气原天尊,第7代玉皇大天尊玄理高上帝——光华圣主,第8代玉皇大天尊玄天高上帝——大罗祖师,第9代玉皇大天尊玄运高上帝——精一天师,第10代玉皇大天尊玄化高上帝——延衍祖师,第11代玉皇大天尊玄阴高上帝——北华帝君,第12代玉皇大天尊玄阳高上帝——广度真王,第13代玉皇大天尊玄正高上帝——度化天尊,第14代玉皇大天尊玄气高上帝——伏魔世祖,第15代玉皇大天尊玄震高上帝——兴儒天尊,第16代玉皇大天尊玄苍高上帝——救世天王,第17代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妙乐国王,第18代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关圣帝君。不过这种禅让的制度,却是道教设计的。早在南朝陶弘景时就有了鄷都大帝三千一替的说法,入宋时三清至尊也开始了退隐的生活,而由玉皇大帝来主掌三界。 宋代只是一个开端,元代对关公的圣化较宋代更深一层,到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的问世更使得关公成为一种神化的象征,他集当时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思潮于一身,集“忠、义、信、勇”于一身。在明代,王世贞惊呼“故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天下,祠庙几与学宫,浮屠等。”至清代,赵翼更是惊叹“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于天地同不朽”。 ![]() 山西运城关帝庙(资料图) 遍布各地的关帝庙 关帝庙数不胜数,遍及天下,常见之名有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庙、老爷庙。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曰:“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清至民国,北京城里专祀关帝和祭祀关帝为中的庙宇竟有116座。此时,“武圣”关公的祠庙较“文圣”孔子的祠庙竟多一百倍,达到了一种封建社会的极致。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列出关帝所保护的行业达22 个,涉及皮革业、盐业、屠宰业、典当业及教育业等。 关帝信仰跨越时空,流播域外,影响近邻的周边国家。蒙古乌兰巴托、越南河内、韩国汉城、缅甸猛拱、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都曾发现有关帝庙,在美国夏威夷的华人社会里也存在着关帝信仰。从朝到野,从国内到海外,传布甚广。它已超越国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流播域外。成为华人维系圈内社会联系和亲情认证以及公共生活的精神纽带。经过历代的传承,这种意识积淀为手工业者和商人稳固的文化心理。海外华人的关帝信仰正缘于此。以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为例,称为积善堂的关帝庙成了华人行会的事务所,以便灵活地将同乡和祭神结合起来。 (编辑:念远) ![]()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