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玉蟾祖师一篇美文 文辞不下《滕王阁序》风情不减《琵琶行》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张雷 参加讨论

    文/张雷
    我喜欢背诵美文名篇。这可能是应试教育带给我的“毛病”,也可能是文艺装逼癌。我认为江西人,不可不读《滕王阁序》,不然遇到他省来客装逼范,就只能甘拜下风了。作为九江人,不可不会《琵琶行》,虽然白居易在文里贬低浔阳和山歌,念在他是个爱掉眼泪的天涯沦落人,我们大九江当然要包容,毕竟浔阳江水里还有他的一捧泪。
    
    武宁山水(资料图)
    然后问题就来了,作为山水武宁,有没有一篇美文可以描山画水,而且文辞不下《滕王阁序》、风情不减《琵琶行》呢?
    当然有!!!
    那就是南宋美文——《涌翠亭记》。作者正是白玉蟾,又名葛长庚,号为神霄散吏,道教南五祖之一。
    白玉蟾其人
    在读正文之前,先来认识一下作者。白玉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是南宋时期的一名道士,海南人,生卒年待考,推测和朱熹老夫子是同时代人。
    
    白玉蟾祖师画像(资料图)
    白玉蟾本名葛长庚,“白”是他继父的姓氏。白玉蟾十二岁就能写出《织机诗》这样深奥的诗句,书画也有天赋。出家为道士后游历天下,创建了道教内丹派,成为南宗第五代传人。这些资料读来不明觉厉,但是人们看了也不留心。我也泛泛一眼,不甚了解。某年去海南旅游,有一必到景点玉蟾宫,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坐着游览车上山下山,走了一重又一重宫殿,人说这是白玉蟾的道场。我这样俗眼凡胎,见了这样大的排场,才知道厉害。想到白玉蟾曾经在武宁盘桓,对武宁山水大加赞叹,写下文章,才反应过来是个大事。
    白玉蟾传世有一千多首诗文,著有《玉隆集》《道德宝章》等文集,诗词歌赋、书画论道无不精通。百度百科里说他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他的笔名外号也多,海琼子、武夷散人等等。
    在《涌翠亭记》中,他自称是“神霄散吏”。这个名字有趣,让我想起朱敦儒的一首词“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可以支配风雨,随心留云借月,神霄散吏如果做成这样,可谓是逍遥风雅又任性疏狂。
    千古美文《涌翠亭记》
    在《武宁县志》中记载的《涌翠亭记》,文字与我在网络上查询的几版都有所不同,查漏补缺,增减之后,得出我比较中意的版本,或有谬误,请读者诸君指点。
    先看首句。骚翁逸人,品藻山水,平章风月,皆曰:江南山水窟,江西风月窝。可见白玉蟾不俗。他游历天下名山大川,自然有见识。东南形胜,佳山秀水,他心里是有底的。他说的骚翁异人,我相信他指的是自己。品藻山水平章风月,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给山水形胜列排行榜,比如现在的“中国最美符号评选”,古今略同。
    我最喜欢他把江南和江西分开来评论。历来文人都是把江西并入江南,一笔带过的。甚至大有不把江西放在眼里,以为不如江南。
    白玉蟾别具慧眼。江南山水窟,江西风月窝。山水是实的,风月是虚的,山水是说得出的妙处,风月是说不出的情趣。窟是集中精致而通透,窝是慵懒随意而偏僻,这个形容也是再恰当没有的了。所以他能欣赏得来武宁的美,所以他要写下这一篇传世美文。
    嘉定戊寅,琼山白玉蟾,携剑过玉隆,访富川。道经武城,双凫(fú)凌烟,一龙批月,憩武城之西,望大江之东,扶剑而长呼,顾天而长啸。
    嘉定戊寅,应该是公元1218年,白玉蟾携剑,有趣,别的都不提,单提剑,可见和李白气质相通。白玉蟾路经武宁,精彩的来了——双凫凌烟,一龙披月,这是他对武宁的第一印象。
    
    双凫凌烟(资料图)
    宋代经过武宁,走的是水路。至今在修河一带,双凫凌烟的景象时时可见,不说他人,我见的都多了。每一个晴朗不晴朗的黄昏,修河上,水鸟相亲相近实属平常。
    一龙披月,指的是修江。据我的推断,他来到武宁的时间应该是黄昏。夕阳西下,烟水袅袅,一双野鸭飞起,略过水面。修江东去,蜿蜒百里,在月光下泛着清波,如同玉龙潜行。
    这一句我评为名句,景物寻常却灵动,意象简练,一读之后,合卷难忘。这是我记住的第一个句子。
    白玉蟾第一眼看见武宁山水,就已经钟情。不然他何以扶剑长呼,顾天长啸,作出种种狂态,喜不自胜。
    再往下看,因曰:环武城皆山也。苍崖翠壑,青松白石,寒猿叫树,古涧生风,峭壁数层,断岸千尺,翼然如舞天之鹤,婉然如罩烟之龙者,柳山也!
    上段他说住在武宁县城西面,这一段就知道他住在哪里了,石渡,柳山脚下,修河岸边。
    环武城皆山也。这是套用的《醉翁亭记》,包括引出柳山,都是套的欧阳修。武宁县城周边皆是山,但其中特别苍翠出群者,是柳山。这就是写文章人的手法。好比选美,莺莺燕燕一堆都是绿叶,主人公自然是艳压群芳,特别出挑。
    如同张开翅膀一飞冲天的仙鹤,又如同身披青烟盘旋的龙,这就是柳山。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也形容山体绵延。罩烟之龙的比喻,真不知何处想来,让我不禁疑问白玉蟾到底在武宁待了多久,才能观察到柳山的种种形貌,写得如此贴切细致。
    
    白雾笼罩(资料图)
    我家在石门,经常路过柳山。在晴朗的清晨,柳山上常常是罩着白雾的,如同轻烟一般,太阳出来就化了。最记得某年深秋去罗溪拍节目,起得很早,到柳山对面的盘山公路上,看见一股白烟如同一条白蛇一般,盘绕在柳山上,堪称奇景。不知当年白玉蟾是否曾经看过这种景象呢?
    白苹红蓼,紫竹苍沙,鱼浮碧波,鸥卧素月,琉璃万顷,舳舻千梭,窈然如霞姬之帔,湛然如湘娥之縠者,修江也!修河如练,像一条飘带,这是人们对修河最为认可也是最常见的形容。可是他们都没有像白玉蟾这样,添加这么多想象和情感,霞姬是白玉蟾想象出来的仙子,可以参照《大话西游》的紫霞仙子。湘娥则是指湘妃,历史上著名的水神。在白玉蟾的眼中,修河不是一条普通的飘带,而是美人仙子的披挂,美人仙子怎么会有凡品?自然是风姿绰约,如仙如幻。
    山之下而江,江之上而亭,亭曰:涌翠,盖取东坡“山为翠浪涌”之句。观其风物,披其景象,如章贡之郁孤台,如浔阳之琵琶亭者,涌翠亭也。这一段是县志上没有记录的,其实非常重要。我以前一直以为涌翠亭在山腰处,或小山峰顶部,都是错的。这里明明白白写了在柳山脚下,修河之上,应该是凌空水面而建的。取名涌翠,是借鉴苏东坡的诗句。“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这是苏东坡用来形容郁孤台的诗句,不仅风物略同,亭子的建筑风格也与赣州的郁孤台、九江的琵琶亭相似。
    飞翚(huī)际天,倒影蘸(zhàn)水;天光水色,上下如镜;烟柳云丝,高低如幕。绿窗漏蟾,朱檐咬雨;华椽(chuán)跃凤,鳞瓦铺鸳;四榻无尘,一间如画。玉栏截胜,银海凝清;鸥鹭不惊,龟鱼自乐;亭外物也。适其酒量,任其诗怀者,亭中人也!
    这一段形容华彩斑斓,炫目至极。
    翚,是指野鸡的羽毛,引申为如同鸟羽一般高高翘起的飞檐。涌翠亭的飞檐似乎与天相连,倒影映在水中,如同蘸水一般,浸而不染。这一句的精彩在于“蘸”字,形容倒影在水中,却不湿不晕的情形,再贴切不过。
    天空和水面,像上下的两面镜子;柳如烟、云如丝,在两面镜子中互相穿插,如同高低的幕布。这六个形容都是在描写涌翠亭凌水而建,水面和天空的倒影呈现出来的景致。
    绿窗、朱檐,这是色彩,鲜明夺目。漏和咬,这些动词别出心裁。蟾是指月光,窗户里漏出了月光,檐角咬住(衔住)雨线,这些感官上的捕捉细致而特别形象。雨天看雨从檐角落下,月夜静待月光从窗户中漏出,景物的描写最重要不是在华丽,而是让人从物的形容中,细细体会作者传递出的,亭中人的处境心情和情趣。
    接下来是四时风景和胜景佳处的摹写。春天怎么样,夏天怎么样,秋日怎么样,冬日怎么样,清晨朝霞出来怎么样,黄昏夕阳西下怎么样……《岳阳楼记》就是这种写法。
    若夫风开柳眼,露浥桃腮,黄鹂呼春,青鸟送雨,海棠嫩紫,芍药嫣红,宜其春也。碧荷铸钱,绿柳缲丝,龙孙脱壳,鸠妇唤晴,雨酿黄梅,日蒸绿李,宜其夏也。槐阴未断,雁信初来,秋英无言,晓露欲结,蓐(rù)收避席,青女办装,宜其秋也。桂子风高,芦花月老,溪毛碧瘦,石骨苍寒,千崖见梅,一雪欲腊,宜其冬也。
    柳眼桃腮,已觉春心动,这是化用的李清照诗意。夏季的景物里,最使我心动的是“鸠妇唤晴”一句。古人在季节变迁的感悟中,最重视的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动物或植物作为讯号,比如梅花、桃花、荷花、桂花,或者杜鹃、老鸦、大雁、猿,特别是杜鹃的出场次数最多。在春夏的变换里,白玉蟾抓住了一个江西的山间最有特色的一种动物——斑鸠,本地人一律呼为野鸡。
    我的住所背靠无名山岩,每到初夏晚间,经常听到“纠纠纠纠”机关枪一样的鸣叫,我不解其意。一次外公来做客,我指给他听,他一听就笑了,说这是野鸡抱窝,要出野鸡崽,在唤子呢。后来发现一般野鸡唤崽的夜晚,第二天都是晴天。鸠妇唤晴,就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景象。
    
    鸠妇唤晴(资料图)
    四季的变换,四时的风物,白玉蟾的用词典雅至极。桂子风高,芦花月老,清雅至极,如同一幅白描画图。溪毛碧瘦,石骨苍寒,又俨然是国画山水。千崖见梅,一雪欲腊,千与一之间的对比,见梅是实情,欲腊是虚指,顿挫有力,使人叹服笔力之强健。
    还有什么美景呢?复何所宜哉?朝阳东杲(gǎo),万山青红,夕鸟南飞,群木紫翠,桐花落尽,柏子烧残,闲中日长,静里天大。渔舟唱晚,樵笛惊霞。有时而琴,胸中猿咽,指下泉悲;有时而棋,剥啄玉声,纵横星点;有时而书,春蛇入草,暮鸦归庐;有时而画,溪山改观,草木生春。以此清兴,以此幽景,收入酒生涯,拥归诗世界,盖有得于斯亭,而不知有身世矣!
    所以这样的文章也只有白玉蟾可以写,其他人断然不敢作这样的语气。琴棋书画皆精,酒为生涯,诗有世界,哪怕是东坡苏老,也不是这样放纵口气。李白倒有这样的豪兴,却是不耐烦作这样精细的文章。
    说到精细,南宋就是精细生活的鼻祖,经济高度发达,享乐主义空前泛滥,眼睛一闭不管外敌,只管眼前风细细花暖暖。“闲中日长,静里天大”,这样的句子,别的时代是没有的。
    就好比白玉蟾的这篇《涌翠亭记》,和一般的赋体散文,俗话说四六骈文的大相径庭,虽然也工整骈偶,但是四字句特别多,不像《滕王阁序》,骈四俪六,铺排得当,错落有致,朗朗上口,气势延绵,如山河图卷,孔雀开屏,舒展大方。四字句一多,就像碎花拼布,如同星星缀锦,精致有余,开阔不足。像极了南宋陶瓷的风格,以纹路胜,如冰裂纹,金丝铁线纹,聚沫攒珠,特别讲究幽微的情趣。这是文化与技艺到达一定高度的结果,审美的丰富精微。
    想起《红楼梦》里贾政骂贾宝玉“学了些精致的淘气”,就有点这个意思了。说句题外话,白玉蟾有一个超级大粉丝,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是康熙的宠臣,江宁织造,也是个文学家,主编过《全唐诗》。他曾经多次在作品里留下“柳山居士”“柳山瞽叟”的号,还写过《游仙诗》:“笔傲人间白玉蟾,千年一往迹长淹。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签。”不知道曹雪芹可曾受家风熏陶?
    
    《红楼梦》插图(资料图)
    白玉蟾还有另外的大粉丝,清朝书画家吴荣光,他作了一个“中座壁联”:“闲中日长静里天大;桐间露落柳下风来。”也是深得名句精髓。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景也是一样。如果一味地精微,就走到绝路了,接下来笔锋一变,另辟蹊径。
    山光浩荡,江势澎湃,松声如涛,月华如水,萤火万点,俯仰浮光,禽簧一声,前后应和,飞青舞碧,凝紫流苍。于是而曰:涌翠。芦湾不尽,凫渚无穷,挽回亭前,酌以元酒,招入酒里,咏入新诗。名公钜儒,鳞踞叠副,骚赋如栉(zhì),峻韵如霜。前者唱,后者和,长篇今,短篇古,亦莫罄其趣也。
    气势奔腾澎湃,突然又散作万点萤火,一声鸟鸣,然后数声应和,聚合为一片青碧山色。这是写景最难的变化自如。有时候写景写着写着会进入一个定式,写雄浑就一路雄浑,到了顶无处可去,转起来生硬板扎。写了山就要写水,写了鸟就要写花,呆板无趣至极。
    白玉蟾的意趣灵活多变,好像一幕电影画面,澎湃浩荡的大河,山风里起伏的松涛,如水的月光将镜头转移,万点萤火舞动,水面也映出飞舞的浮光,这画面太美。然后鸟鸣,将画面拉远,拉开,翠浪般的山峰入镜,潮涌浪奔一般。
    如果白玉蟾活在当代,也许会成为一个张艺谋般的电影导演,以他对武宁山水的喜爱,不知道会呈现出中国最美小城的哪一面美景。
    飞青舞碧,凝紫流苍,这是很多武宁人写文喜欢引用的形容,我也常用,没想到出处居然是白玉蟾。用四种颜色来形容山的绿,而且音韵合辙,生动精彩。紫,是形容山色的凝重,以及暮色。《滕王阁序》里有“烟光凝而暮山紫”,白玉蟾化用为凝紫流苍,用动词作为色彩的前缀,整个句子气韵生动,更加凸显出“涌翠”的诗意。
    最是春雪浮空,高下玉树,夜月浸水,表里冰壶,渔歌断处,碧芷浮天。帆影落时,绿芜涨岸,菰蒲箫琴,舟楫往来,其乐自无穷也!作亭者谁?李亚夫也。
    这是我最喜欢诵读的篇章了。光是看文字就已经精神一震,泠泠有风。读起来如嚼冰弄蕊,仿佛置身于雪月冰壶,剔透晶莹之境。夜月浸水,表里冰壶,何处想来?请容我击节赞叹三分钟!
    李亚夫不知是什么人,建亭如此,非有情趣高格调之人不可得!只可惜涌翠亭已不复存在,竟使名篇失色,后来吊古之人无有去处,惜哉!
    一日,桐城谭元振、上清黄日新,与余抱琴而憩其上,风吹鹤袂,人讶水仙,磐礴(bó)数篇,婪酣百盏,月影在地,马仆候门,援笔不思,聊述山水风月之滋味耳!知此味者,然后可以觞咏乎?斯亭主人曰:然。
    这是白玉蟾叙述写此文的经过和状态了。有二三好友,抱琴而来,一同谈风诵月。风吹鹤袂,人讶水仙,他们临风而立,风吹衣袂,神气非常,外人看去,如水神仙子绰约而立,挥洒逍遥之态,自得随意之情,遥想而心向往之。
    
    抚琴图(资料图)
    谈到兴浓时,畅饮美酒,一直到明月升空,夜深欲归。牵着马的仆人已经等在门口,白玉蟾不加思考,一挥而就,写下他对此地山水风月的感受。
    予亦酩酊,明日追思,世事如电沫,人生如云萍,蓬莱在何处?黄鹤杳不来!抱琴攫剑,复起舞于亭之上。神霄散吏书。
    “一切有为法,有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这是佛教经典《金刚经》的偈语。世事如闪电泡沫一样稍纵即逝,人生如浮云飘萍一样分离聚合,道家一直追寻的蓬莱仙境无处可觅,传说中接引众生的黄鹤音信渺茫。这是白玉蟾在涌翠亭中兴尽悲来的感悟。
    但凡登山登楼登临,必有感悟方可成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好,“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也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也好,喜也罢,乐也罢,悲也罢,忧也罢,愤慨也罢,深思也罢,白玉蟾抱琴攫剑,起舞于涌翠亭上。
    自有豪情非虚幻,更舞梅花醉洛阳。昔年李白听蜀僧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音入霜钟”,境界何其类似!
    千年易逝,只留下那个起舞的背影,在时光的片缕飘摇……
    若重建斯亭于斯地,我愿长歌斯篇,慕诗人之姿而舞涌翠之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附录:
    《涌翠亭记》
    骚翁逸人,品藻山水,平章风月,皆曰:江南山水窟,江西风月窝。嘉定戊寅,琼山白玉蟾,携剑过玉隆,访富川。道经武城,双凫(fú)凌烟,一龙批月,憩武城之西,望大江之东,扶剑而长呼,顾天而长啸。因曰:环武城皆山也。苍崖翠壑,青松白石,寒猿叫树,古涧生风,峭壁数层,断岸千尺,翼然如舞天之鹤,婉然如罩烟之龙者,柳山也!白苹红蓼,紫竹苍沙,鱼浮碧波,鸥卧素月,琉璃万顷,舳舻千梭,窈然如霞姬之帔,湛然如湘娥之縠者,修江也!山之下而江,江之上而亭,亭曰:涌翠,盖取东坡“山为翠浪涌”之句。观其风物,披其景象,如章贡之郁孤台,如浔阳之琵琶亭者,涌翠亭也。飞翚(huī)际天,倒影蘸(zhàn)水;天光水色,上下如镜;烟柳云丝,高低如幕。绿窗漏蟾,朱檐咬雨;华椽(chuán)跃凤,鳞瓦铺鸳;四榻无尘,一间如画。玉栏截胜,银海凝清;鸥鹭不惊,龟鱼自乐;亭外物也。适其酒量,任其诗怀者,亭中人也!
    若夫风开柳眼,露浥桃腮,黄鹂呼春,青鸟送雨,海棠嫩紫,芍药嫣红,宜其春也。碧荷铸钱,绿柳缲丝,龙孙脱壳,鸠妇唤晴,雨酿黄梅,日蒸绿李,宜其夏也。槐阴未断,雁信初来,秋英无言,晓露欲结,蓐(rù)收避席,青女办装,宜其秋也。桂子风高,芦花月老,溪毛碧瘦,石骨苍寒,千崖见梅,一雪欲腊,宜其冬也。复何所宜哉?朝阳东杲(gǎo),万山青红,夕鸟南飞,群木紫翠,桐花落尽,柏子烧残,闲中日长,静里天大。渔舟唱晚,樵笛惊霞。有时而琴,胸中猿咽,指下泉悲;有时而棋,剥啄玉声,纵横星点;有时而书,春蛇入草,暮鸦归庐;有时而画,溪山改观,草木生春。以此清兴,以此幽景,收入酒生涯,拥归诗世界,盖有得于斯亭,而不知有身世矣!
    山光浩荡,江势澎湃,松声如涛,月华如水,萤火万点,俯仰浮光,禽簧一声,前后应和,飞青舞碧,凝紫流苍。于是而曰:涌翠。芦湾不尽,凫渚无穷,挽回亭前,酌以元酒,招入酒里,咏入新诗。名公钜儒,鳞踞叠副,骚赋如栉(zhì),峻韵如霜。前者唱,后者和,长篇今,短篇古,亦莫罄其趣也。最是春雪浮空,高下玉树,夜月浸水,表里冰壶,渔歌断处,碧芷浮天。帆影落时,绿芜涨岸,菰蒲箫琴,舟楫往来,其乐自无穷也!作亭者谁?李亚夫也。
    一日,桐城谭元振、上清黄日新,与余抱琴而憩其上,风吹鹤袂,人讶水仙,磐礴(bó)数篇,婪酣百盏,月影在地,马仆候门,援笔不思,聊述山水风月之滋味耳!知此味者,然后可以觞咏乎?斯亭主人曰:然。予亦酩酊,明日追思,世事如电沫,人生如云萍,蓬莱在何处?黄鹤杳不来!抱琴攫剑,复起舞于亭之上。神霄散吏书。(编辑:若水)
    作者简介:张雷, 江西省武宁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酷嗜读书,性不喜拘束,一生爱好天然,好古体诗赋及抒情散文。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张雷,原标题为《读不尽的千古美文——<涌翠亭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