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大鱼海棠: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凝玄子 参加讨论

    文/凝玄子
    近期一部票房颇高的其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的电影——《大鱼海棠》,引发了两个极端面向的评价。负面评价中,有说女主人公——海底世界的椿,为了人类世界的鲲,而使自己的族群险些陷入毁灭。于是,观众们或许会质疑,一部灵感源于道家代表人物的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到底是否合道呢?
    
    《大鱼海棠》电影海报(资料图)
    观众们质疑的关键点,大抵不出这位女主人公行使了“自私”的行为: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为了追寻自己心之所系,而背叛家族,打破了家族世代所掌管的自然规律,让整个海底世界遭受灭顶之灾。
    “自私”与“无私”不过相因而成
    《道德经》“天下皆知章第二”里提到:“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美,斯恶已;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意思就是说,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人们的妄情分别,本来是不存在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推论,无私之所以为无私,斯自私已。那么,椿真的是自私么?让我们从这部电影的创意来源——《庄子•逍遥游》里去寻找答案。
    
    “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资料图)
    《逍遥游》有一句著名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不清楚这句话的内涵时,我们大多会说,椿犯了“相濡以沫”的毛病,应该和鲲“相忘于江湖”才是正确的做法。可是电影里为何整出个“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呢?如此颠倒庄子的逻辑,肯定是错了。
    “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的大前提,乃是“人丧道所以亲爱”,故其本意是指以无道的“匮乏”对“匮乏”(不足而相爱)的不可取,并不是要我们就此断除与世人及世间的合理互连。所以,合道之时,是完全可以将这个逻辑倒过来,成就“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的。这样的“相濡以沫”,其实是一份“清净的关系”,一份足以让双方以及双方的族群都趋向健康与圆满的连接。它与庄子的精神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是吻合而非背离的。
    
    
    《大鱼海棠》电影片头(资料图)
    《大鱼海棠》片头指出: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而椿和鲲这一双人儿(或鱼儿)打破界限(椿的世界里其实对人类世界是有偏见的,而鲲却不带任何偏见地去救被困的椿而使得椿冲破了族群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概念限制)的这一份清净的爱,兼顾了必然并存的两面性:“无私”和“自私”、“小我”与“大我”。它的结果,是促使了“水陆连通”。所以,这样的行为不仅算不得“自私”,而且反而蕴含着太极阴阳鱼的深刻内涵:阴阳交济。
    
    太极阴阳鱼:大鱼和海棠这一对鱼儿(资料图)
    《易经》里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指的其实都是一份基于“交互”下的“均衡”,一份相互之间的能量流动。一味追求所谓的无私,真正会造成的结果便是没有交互、缺乏流动的“失衡”:只有“阳”而没有“阴”,只有“无私”没有“自私”,只有“消耗”而没有“养育”……这样的模式下,自然无法构成“一阴一阳谓之道”。“道”都无法成立,我们就会无路可走了。
    所以说,以看似“无私”的方式“何其伟大”地亏空自己,反而是会影响整个宇宙的能量平衡的。长长的时间以来,我们总是去声讨为什么很多“好人”反而没有“坏人”过得好,却从来没有思量过“好人”是否放任了理应平衡的能量。比如善恶二者本来可以势均力敌,相互制衡,可是我们以“好人”、“无私”之名一退,恶者的势力范围自然变大,我们这类“好人”,我们这种“无私”又该被赞颂还是被惩罚呢?
    如果说,椿在处理个人的因果上,是一份基于“小我”的“自私”,那么,她返回去牺牲自己以拯救族人的行为,难道不是一份基于“大我”的“无私”?这二者,只是一前一后地发生着,哪里有真正意义上的是非对错呢。(编辑:妙眼)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凝玄子,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