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岁月山中老,乾坤此际悬:陈文烛与武当山的二三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温明,温至锴 参加讨论

    明朝267年间,嘉靖皇帝在位后继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又大修武当,也极大提高了武当山的知名度,各路文人学士纷至沓来,这这中间就有湖北沔阳(今天仙桃)人陈文烛。
    
    明朝进士陈文烛(资料图:图源网络)
    陈文烛何许人也?
    陈文烛(1525-?)字玉叔,号五岳山人,明朝进士,湖北沔阳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淮安知府。累迁南京大理寺卿,万历二年正月升为四川提学副使,五年十一月升为山东左参政,丁忧归。十一年二月复除起任为四川左参政,十二月升为福建按察使,官至南京大理寺卿。
    从以上履历可以看出,陈文烛的仕途较为畅达,用王世贞的话说就是“玉叔(陈文烛的字)早贵”。
    他在宦游期间从事了很多文化活动,列举如下:
    隆庆四年(1570年),他到淮安任知府,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他与吴承恩等游龙兴寺,作纪事诗。隆庆六年,陈文烛把在淮安期间写的诗歌定稿为《淮上诗》4卷。
    万历元年(1573年),陈文烛编纂《淮安府志》20卷,这应该是集体创作,他作为地方长官领衔而已,这与明朝倡导修地方志的时代背景和陈本人的文史素养是分不开的。
    
    《淮安府志》(资料图:图源网络)
    万历三年到四川任提学副使,作《峨眉山游记》。万历七年在成都时作《都江堰论》。
    万历八年,在奔父丧后(古人称丁忧),又任职漕运官员,巡视到淮扬一带,作《瓜州大观楼记》,瓜州就是北宋时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地方。
    万历十八年,他任南京大理寺卿。明朝实行的是两都制,北京有的官员和职务,南京都有,因为是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他侄儿朱允炆手里夺取了皇位,然后迁都北平。比较而言,同样的职位南京比北京方面的权力小些。他作了《茅山干元观记》,茅山那可是西汉时三茅兄弟修仙得道的地方。
    万历十九年,他作了《下关三宿岩记》。
    万历二十一年,陈文烛游览金陵天界寺,赋诗一首。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陈文烛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走进官场,依然有浓厚的文人习气,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精神产品。
    前人评价,陈文烛的诗歌清婉典饬,意境蕴藉。散文叙次有序,典雅有则,甚见功力。据记载,他著有《二酉园诗集》12卷,文集27卷。
    
    《二酉园诗集》(资料图:图源网络)
    祖孙三代都与武当山有缘
    陈文烛在《游太和山记》中写道:当年他的祖父承德公在嘉靖年间登临武当山,他祖父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传到几十里外,游人目睹他的风采,夸奖道“真是堂堂大丈夫啊!”在陈文烛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的祖父常津津乐道地给他讲述这段经历。由此可知,陈文烛的祖父性格开朗,一表人才,肺活量大,有才情,多多少少有点自恋。
    1536年3月,陈文烛的父亲按察公在春天,这是踏春的好季节,他父亲怀着虔诚的心再次登金顶祈求玄天上帝赐给他一个好儿子,并且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4月8日,他父亲游武当回到沔阳家里,陈文烛出生了,一家人欢喜万分,就给陈文烛起了个小名,叫武当,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感觉这个名字有些怪异。陈文烛成年后,便有一个志向要云游万里,他曾经感叹说:“名山大川在天地之间,能够少了我的拐杖和鞋子吗?太和山只是一个开头罢了。”
    
    陈文烛故居旧址(资料图:图源网络)
    隆庆四年六月份,这是个夏天,陈文烛由大理寺卿到江苏淮安任职,他回家看望父母经过襄阳,太和山离襄阳也不远,他就有意上武当山看一看。这一次,他在武当山盘桓了十多天,他在紫霄宫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紫霄宫有一个须发皆白的李道长,向他询问他父亲按察公的起居,并拿出他父亲给李道长写的诗歌,墨迹还是新的,陈文烛屏住呼吸,看见他父亲的诗是这样写的:“已入无声境,仍逢不老仙。彤栖翠微上,神想大初前。丹鼎君初就,红尘我尚牵。何时婚嫁毕,来此问真签。”睹物伤情,陈文烛与李道长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情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