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然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之“端”是开始的意思,“午”是“五”的谐音,“端午”就是农历初五之意。鲁迅曾经说过:“中国的文化根柢全在道教。”这句话的褒贬暂且不论,但这句话确实表明了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端午节的起源和很多习俗同样也与道教关系密切。 ,端午节的起源和很多习俗同样也与道教关系密切。(资料图) 对世人而言五腊则是一个关卡 目前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屈原、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等等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起源于道教的地腊节。夏商时期,夏至与冬至是一年中的两大节日,商历以五月夏至为一年的开始,五月初五为腊祭之日。后历法日益精确,五月初五与夏至日成了两个节日,但五月初五腊祭之俗却延续了下来。“腊”是猎取野兽祭祀鬼神之意,道教有五腊,《云笈七签》云:“正月初一(春节)为天腊,五月初五(端午节)为地腊,七月初七(乞巧节)为道德腊,十月一日(寒衣节)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为王侯腊,是为五腊良辰也。”五腊对道门中人而言是良日,《赤松子章历》中言:“五腊日者,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请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斋戒沐浴,朝真行道。”对但世人而言五腊则是一个关卡,五腊日乃是五帝齐聚,考订世人福报之时,《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五腊日是“五帝攒会之日……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故五腊日世人都要谨言慎行。五腊考定内容各不相同,五腊之地腊节是为祭祀地上的神祇及先祖,《岁书》言五月初五日,“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官易爵,祭祀先祖。”五帝于五月初五日根据人之善恶定生人之官爵,肉体之康健,故此日要祭祀先祖百神,有罪悔罪,无罪加勉。 故此日要祭祀先祖百神,有罪悔罪,无罪加勉。(资料图) 五并非一个吉利的数字 先秦时代,五并非一个吉利的数字,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因为农历五月正是五毒出没之时,五毒是指五种动物: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这些动物的出现往往会带来疾病。同时五还是阳数,五月逢五,是谓极阳,不符合中国阴阳和谐的传统,阳气极盛是为不吉。民间甚至认为当日出生的人也是不祥之人,《风俗通》中言:“俗话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大名鼎鼎的孟尝君就出生在五月初五日,他的父亲因此非常讨厌他,甚至告诫妻子不要养活这个孩子。孟尝君长大后问及原因,他父亲告诉他:“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可见当时人们对五月初五日的忌讳。端午出生的孩子,未满周岁之前,要去外婆家过端午,称为“躲午”。为了顺利度过五月,人们在五月初五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驱邪除疾。饮雄黄酒、插菖蒲、艾草、贴天师符、祭祀张天师、钟馗都是端午时驱邪的重要方法,追究其源起,都与道教关系密切。 端午之时五毒俱出 雄黄乃是道教炼丹与避邪的重要原料,葛洪在《抱朴子》中多次介绍雄黄的炼丹之法及如何利用雄黄祛病驱鬼,《抱朴子·黄白》言:“做铁筒长九村,径五寸,捣雄黄三斤,蚓蝼壤等分,作合以为泥,涂裹使径三寸,匮口四寸,加丹砂水儿合,覆马通火上……如小豆,服一丸,日三服,尽一斤,三虫伏尸,百病皆去。……以青羊血、丹鸡血涂一丸,悬都门上,一里不疫;……以白犬血涂一丸,投社庙舍中,其鬼神即见,可以役使。”《抱朴子》中还言雄黄不仅能够使蛇虫畏惧不敢近身,而且还可以清虫蛇之毒。后来道士给百姓看病之时,也会以雄黄为药,端午之时,五毒俱出,百姓遂饮雄黄酒或以雄黄涂在额头、耳后、脚踝等处以彼虫蛇。 艾叶兼有药用与巫用的功能。(资料图) 菖蒲与艾草是端午节必不可少之物。菖蒲与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这五种植物可与五毒相克,而菖蒲位列五端之首,且菖蒲叶子形似剑形,故亦称其为“蒲剑”。剑乃道教的辟邪之物,蒲剑在世人心目中也具有了这一功能,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言:“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艾草也具有却病辟邪之用,但通常与菖蒲合用,称为蒲剑艾虎,端午时将菖蒲、艾草插于门上,就是取蒲剑艾虎之意。民间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虎在道教中也有著重要的位置。虎不仅是四向神之一,而且还是天门的守护神,屈原《招魂》曰:“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意识是说天有九重,每一重都有虎豹镇守,专门啄害地狱上天的人。道教中的神往往召虎以供驱使,驱除邪祟,如道教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天师骑虎背举剑祭五雷符、消除五毒的画像就是道教崇虎的反映,宋代,这一画像在端午节很受欢迎。艾叶兼有药用与巫用的功能,将艾叶与虎结合的艾虎其驱邪功能自然更胜一筹,佩戴艾虎就成了端午的习俗之一。艾虎是用艾枝艾叶编成,或者是在缝好的老虎上黏贴艾叶。宋陈元靓《岁时杂记》记载:“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祭祀钟馗 端午节祭祀钟馗的习俗起源于唐代。关于钟馗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由驱鬼法器“终葵”衍化而来,一说是由方相氏转化而来。方相氏就是驱邪大傩上的主持人。及至唐代,钟馗的形象固定下来。据说钟馗乃陕西终南人,才华横溢,可惜因貌丑而科举不第,羞愤之下,自撞石阶而亡,唐太祖听说后,很是为他可惜,赐红袍以状元职葬之。后唐玄宗游骊山归来,生了重病,一日梦中见一大鬼捉住小鬼,将它吃掉,唐玄宗问他是何人,钟馗将生世告之,梦醒之后,唐明皇的病也好了,遂赐钟馗封号“赐福镇宅圣君”,并做钟馗像传示天下,钟馗遂成了专司捉鬼的神仙,而其驱邪捉鬼的职能,使得自唐代起,人们在端午又增加了挂钟馗像、祭祀钟馗的习俗,《清嘉录》中记载:五月时人们在“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驱邪魅。” 挂符图辟邪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后汉书·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及以后则开始流行天师符。天师是指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擅长降妖捉鬼,后世道士在黄表纸上画上张天师或钟馗的画像,或者是五毒符咒,并盖上朱印,称为天师符。端午前,道观画天师符以赠人或出售,《清嘉录》记载:“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五月初一,人们就在家中贴上道院所赠天师符,直至六月初一,才焚烧符纸,恭送天师。 可见端午的风俗是以驱邪避疾为主(资料图) 可见端午的风俗是以驱邪避疾为主,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入了爱国、孝道等内容。(编辑:孟淅)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解人颐,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