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出生地处州青田一带,有多处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声誉的洞天福地,诸如括苍洞天、元鹤洞天、石门洞天、南田福地等。刘基求学、成才、生活于此,自然会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刘基 资料图 括苍洞天 位于今仙居县城南20公里处,列道教第十洞天,世传古代有不少贬谪官员或真人道士乐居洞中修道。唐、宋帝王十分看重括苍洞天。笃信道教的宋真宗有感括苍洞天的灵验,曾诏改县名“永安”为“仙居”,沿用至今,诗云“千年古仙居,乃为道教生”。 少年刘基读书习举业时,时常于闲暇时间与同伴前往括苍洞天的紫虚观游玩。刘基诗文中多次提到“紫虚观”,如《题紫虚观道士晚翠楼》中“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鸾到此每停骖”的诗句即然。关于括苍洞天的地理位置与道宫仙迹,刘基在《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中交待甚详:“缙云之山,桐溪出焉,东南流入于好溪。其南曰少微山,是为括苍洞天,有观紫虚。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括之间,无与为比。自唐宋以来,神仙钟离、吕洞宾皆尝来游,而章思廉、徐泰定即其观之道士也。……观之南有山曰眉岩,章先生(思廉)羽化之后,葬其观舄之所也。”而“神仙宅”即是道士梁惟适与王有大为享祀章思廉所筑建命名。 福地洞天 元鹤洞天 即太鹤山,亦称青田山。位于今青田县鹤城镇北隅,因古有白鹤栖息而得名。世传唐显庆年间道士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丹成得道,跨鹤升天而去。故太鹤山又名丹山,被列为道教胜地第三十洞天,名曰“元鹤洞天”,亦称“青田山洞”。博览典籍、熟谙乡邦文献且颇有思乡怀旧情节的刘基自然对家乡青田近郊的“元鹤洞天”十分熟悉 福地洞天 石门洞天 位于今青田县城西北31公里的瓯江南岸。系道教名山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洞口旗、鼓两峰壁立,对峙如门,古人叹为“有门无门,是为佛门;似洞非洞,适成仙洞”。横过石门渡,经问津亭入内,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群峰环立,树木葱茏,飞瀑高悬,清流潺潺,古刹俨然。这种有“世外桃源”之誉的“洞天仙境”自然为求学于石门书院的少年刘基所倾慕。流传至今的“石门飞瀑”、“刘基读书处”、“刘文成公祠”、“国师床”、“藏书石”等一处处人文景观遗迹无不萦绕着刘基的身影。 南田福地 青田之南田系刘基家族世居之地,风景秀美,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沃野平川。南田山的地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看来名副其实。 刘基故里 道教洞天福地的灵气对少年刘基的成长,及后渴慕自然、向往道家世外桃源式生活愿景的成年刘基产生影响自不待言。也正是少年刘基生长问学的南田、石门洞等道教洞天福地,为后学塑造神化刘基的故事传说埋下了伏笔。比如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八记载的刘基“石门得书”的“志异”传说便发生于青田山中: 刘青田读书青田山中,忽见石崖豁开。公亟趋之,闻有呵之者,曰:“此中毒恶,不可入也。”公入不顾。其中别有天日,见石室方丈,周回皆刻云龙神鬼之文,后壁正中一方,白如莹玉,刻二神人相向手捧金字牌,云:“卯金刀,持石敲。”公喜,引巨石撞裂之,得石函,中藏书四卷,怀出,壁合如故。归读之,不能通其辞。乃多游深山古刹,访求异人。至一山室中,见老道士冯几读书,公知其非凡人也,再拜恳请,道士举手中书,厚二寸许,授公,约旬日能背记乃可受教,不然无益也。公一夕记其半,道士叹曰:“大才也。”遂令公出壁中书,道士览之,笑曰:“此书本十二卷,以应十二月,分上中下,以应三才。此四卷,特其粗者,应人事耳。”乃闭门讲论,凡七昼夜,遂穷其旨。 尽管此处刘基“石室得书并得高道授教”的异事传说显系杜撰,但传记发生的场景在青田山,足以说明刘基与青田的道教遗迹关系密切。 刘基故里 刘基“遇仙道得奇书”的传闻还见于《火龙神器阵法授受序》: 予少窃读儒书,精研将略,退则……邀游湖海内,参诸玄道。一日游天台上清玉平洞天,遇一道士,黄冠玄服,碧眼苍髯,吟步松下。予前揖之,飘飘然真神仙风度也……一日游武夷升真元化洞天,顾予而言曰:“我昔年十二应甲子科,后参玄道,无意于功名久矣,我师秘授一书,吾不忍没,今观吾子气宇不凡,经世才也,愿以授于子。……予再拜展现,乃《火攻阵法》一书,越之仙相送,叮咛与别,行未百步,回首瞻望,但见云烟缥缈,林木掩映,不知其所止矣,时至正七年三月八日也。 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刘基是否得仙道相赠《火攻阵法》一书,但是该志异传说的发生地天台山确系道教福地。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著称,汉代高道葛玄炼丹于此,唐代高道司马承祯修炼于此,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由南宋张伯端创建于此,引文提到的“天台上清玉平洞天”(即今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洞天。武夷山与天台山一脉相连,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北宋道教名篇《云笈七籤》列武夷山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称“第十六洞天”,名曰“升真元化之洞”。引文称刘基于至正七年(1347)“游武夷升真元化洞天”也实有可能。(编辑:行云) 本文由腾讯道学独家整理发布,原文来自哲学在线。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张宏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