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五脏神法 有趣的是,直到今天,能使大脑充分发挥机能的最好手段仍是气功静坐法。日本川田爱义博士长期从事脑的机能与身体相互关系的研究,他认为瑜伽、静坐等功夫是一种自远古到现代,名称和方法一直变化发展的意识控制法,在他称之为“超觉静思”。他指出:“自古以来,超觉静思具有的重大作用,是杰出人物的精神支柱。他们端正姿势,调整呼吸,闭目安神,内视自己,控制感觉,把意识集中于一点,进入万念皆空的境界。这就是超觉静思。”并高度评价了这种方法:“超觉静思是与人类的文明同生并存,它是解答人们如何生存的钥匙,是人类控制自己最强大的武器。如果狭隘地把它仅仅看做是一种宗教行为,那似乎就太可惜了。集中精力本来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但是,超觉静思这个最理想的精神控制法却使我们具有这种能力,从而能够最有效地使用大脑。”(《健脑五法》) 心为中部之要,即黄庭。《内景经》说:“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道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府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即以心为中部藏府神真的主宰。按心藏血液,周流全身,故为五脏之主。心能养血,血输脉内,循环不息,故身不枯竭。心适寒热,调温消暑,保卫身体。心和荣卫,以调五藏六府。《心部章》说:“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 心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心神有八位,实乃南方丹灵之气所化,故修炼当平坐南向,“冥目,叩齿三通,阴诵天帝君素语内咒:赤庭绛宫,上有高真。三炁归心,是我母心。腾我净躬,径奏以闻。心固神静,九灵闭关。金真内映,紫烟结云。太微绿字,书名神仙。飞行上清,朝谒帝尊。毕,口引南方丹灵之精赤炁,因闭炁三息,咽津三过,使充布心腑之中,结成八神,赤衣冠,状如火星,下布心内,神面相向坐,顺时吐息。” 下部八景之真,则以脾神为主。《内景经》说:“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躭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胙寿有余,是谓脾建在中宫。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门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外方内圆神在中。通理血脉五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所谓“八威”,即指下部八景神真;“天舍”,即指脾宫下黄庭。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脾主运化,它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全身;脾统血,有统镊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脾主后天,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的功能,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脾为中央土,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方”,它是生化之源。《内景经》以脾为下黄庭,为人体之根本,这是符合祖国医学理论的。 ![]() 脾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脾神有十二位,实乃中央高皇之气所化,故修炼当平坐本命方,“冥目,叩齿十二通,阴诵太微天帝君素语内咒:黄元中帝,本命之神。一气待脾,使我得真。宝藏生华,结络紫晨。变景炼容,保命长延。后物而倾,千神来臣。老君玄簶,书名神仙。长生久视,与天长存。毕,口引中央高皇之精黄炁,因闭炁一息,咽津十二过,使充布脾腑之中,结成十二神,黄衮冕,状如土星,下布脾内,神面相向坐,顺时吐息。” 五脏六腑二十四真,总以三宫为枢纽。存思黄庭,炼养丹田,则以思神守真、积精累气为要诀。经中描述人身脏府器官的状况及其作用,每与祖国医经相通。其言身有诸神,彼此相扶相助,故当存守其神,炼精炼气,则又为仙家方术。故融医学与仙道为一体,以为养生延年之术,这就是《黄庭经》内炼学说的最大特色。正因这一鲜明的特征,使得《黄庭经》不仅被道教中人看重,且为儒生医家、各派养生家嘱目,以致发展衍变,形成一门黄庭之学。 在另一部《上清大洞真经》所述道法,亦以存思身神为要。《上清大洞真经》朱自英序曰:“人之生也,禀气于太极,而动静法乎天地;肇灵于一元,而阖辟体乎阴阳。故上清三十九帝皇,回真下映,入兆身中三十九户,于是各由其所贯之户,着经一章。其辞幽奥,以用领括百神,招真辟非,所谓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这里所说的“三十九户”即为人身最重要的一些器官、穴窍等,其中首先就是五脏。 ![]() 肝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五脏之神,分属五方、五星。其肝神有九位,实乃东方青阳之气所化,故修炼当平坐东向,“冥心,叩齿九通,阴诵太帝君素语内咒:苍元浩灵,少阳先生。九炁还肝,使我魂宁。幽府结华,藏内鲜明。练容固髓,返白为青。神化内发,景登紫庭。敢有犯试,摧以流铃。上帝玉簶,名上太清。毕,口引东方青阳之精青炁,因闭炁九息,咽炁九过,使布满肝腑之中,结成九神,青衣冠,状如木星,下布肝内,神面相向坐,顺时吐息。” ![]() 肺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肺神有七位,实乃西方金魂之气所化,故修炼当平坐西向,“冥目,叩齿七通,阴诵南极上元君素语内咒:素元洞虚,天真神庐。七炁守肺,与神同居。保鍊五藏,含华内敷。澄诚明石,游御玄虚。玉字金简,九帝真书。使我飞仙,死名已除。游洞三清,适意所如。毕,口引西方金魂之精白炁,因闭炁七息,咽津七过,使充布肺腑之中,结成七神,素衣冠,状如金星,下布肺内,神面相向坐,顺时吐息。” ![]() 肾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肾神有五位,实乃北方玄曜之气所化,故修炼当平坐北向,“冥目,叩齿五通,阴诵后圣帝君素语内咒:玄元北极,太上之机。五炁卫肾,龟玉参差。宝华结络,胃管朗开。著名玉札,年同二仪。上皇太帝,峙然不迷。役使六甲,以致八威。骖龙驾浮,超然升飞。吐纳神芝,歴劫不衰。毕,口引北方玄曜之精黑炁,因闭炁五息,咽津五过,使充布肾腑之中,结成五神,黑衣冠,状如水星,上入绛宫,左三右二,分入两膀胱,穿尾闾穴,上充布两肾间,神面相向坐,顺时吐息。” 以上所述养护五脏神法,包括冥目、内视、存想、叩齿、心咒、吐纳、炼气诸法。其所谓五脏之神,究其实质,无非是天地间元气与人体内真气而已;其存思内修的根本,就是养护元气以固命本。 ![]() 三十九户神 采自《上清大洞真经》(资料图) 在存思五脏神的基础上,继而分别存守三十九户,“逐一分明,各有神真,严固守之,存三十九君,各降真炁,来灌兆身三十九户,咽津三十九过。次振左手三过,法振流金火铃。次振右手三过,法掷豁落七元。次仰头摇颈九过,法承天。次鼓脚一过,法履地。次摇身二七过,以欢万神。次拭目三过,以明三光。次捻鼻七过,以通明梁。次按眉后两穴三过,以塞邪源。次轮耳三周,以开天牕。次咽津九过,以味玉律。以用前修导一身都毕,万神皆欢。”这里将内视、存想、吐纳、炼气、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结合一起,是一套动静兼济、内外双修的养生法。《登真隐诀》卷中亦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 化身五五图 采自《性命圭旨》(资料图) 这类存神的方法,受到历代道士的重视,陶弘景《真诰》卷五称:“《大洞真经》,读之万过便仙。此仙道之至经。”《三洞珠囊》《云笈七籤》等唐宋道书皆大段征引此经,可见其影响之巨。宋元内丹学的出现,亦吸取了存神灵化的功法,将其纳入炼神还虚阶段。如《性命圭旨》曰:“常留神于天谷,复归如婴儿。不识不知,唯深唯寂,阳光无漏,则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再生,则生生而无尽;化之又化,则化化而无穷。”其书中所附《化身五五图》,更是直接脱胎于《大洞真经》。这些各具特色的存思、存神方法,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清静心地,以心契神。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