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茶中有干货:壶中日月流转 悟茶道入定玄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姚华 参加讨论

    文/姚华
    何为定汤?
    十几年前忙忙活活的泡了一壶茶,只差“最后一公里”时,急匆匆躁呼呼地端起刚出壶的茶汤一饮而尽,不知何味。一次忙于接电话,汤在公道杯里停了一阵儿,滑口顺心喝的舒服,酥酥的,才体感到茶汤不同于茶水。究竟后发现,汤不过是自己个儿在公道中安静地待了一会儿,与水相溶,撮合,协调直至糯滑的汤圆似得才欢快地滚入人们口中,熨帖着心,更神奇的是只是安静的待了一会儿,温度竟与科学实验的适宜于入口的温度接近。
    那什么是泡茶道中的定汤呢?就是将泡壶(或盖碗)中泡好的茶水低斟入公道(茶海),依据当时的情境判断茶水在公道中停留的时间而分斟入杯。外在的作用是沉淀和适度;内在的作用是平衡和蓄势。泡茶者人为的因素与茶的融合,茶遇水后各种物质的自生相溶,泡茶者品饮者自己发散念头的消解融化,综合后形成稳定平和顺滑的汤感,茶的含蓄内敛品味出生命只在当下。我们将不定的茶水与定的茶汤奉给品饮者,都有明显不同的感觉。后者平滑易入口无障碍直奔心田。没有了毛毛躁躁的急促,而是高山流水后的深潭静语。不突出水不宣扬茶而是茶水相和的中汤。
    
    公道杯(资料图:图源网络)
    耐得住常人无法忍受的东西就叫能耐
    正在冲泡的是铁罗汉。是岩茶中最为“省口”的主儿。
    开汤第二泡时茶与水在公道中相互叮咛共同酝酿入定,这时我们看到的汤面出现一块一块的膜在茶气的冲动中变化着各种图案 ,剪纸?剪影?雕塑?幻化着,自然形成不用点茶自成“茶百戏”。中焙火里裹着花香果香,让品饮者得用特有的“三口气”法将铁罗汉汤的气自口吸入,从咽喉经鼻孔呼出,连续三次,即可鉴别岩茶铁罗汉上品的活气;再吸香气沁心脾入丹田接地气直冲云霄天地和合后那是生气;香气茶气回环往复贯通宇宙后静气回生。这是大气。气韵相生的铁罗汉显露出气馥郁,胜似兰、桂花而深沉久远,滋味浓醇清活、细腻、协调、丰富、不苦涩,细细咀嚼似有物,徐徐生津,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长而持久,饮后格外神清气爽心踏实。
    
    气味清和兼骨鲠(资料图:图源网络)
    第三汤静置的恰好是入定后的虚静。汤面只有铁罗汉特殊的浓醇在将要失去的焙火香中瞬间夺人,焙火香是最初的感觉但香里裹着太多的迷雾,不但看不透还闻不透,此时三泡的精华已聚合成“浓汤”滚开了团裹的“迷”香后“涧绕留香心洗涤”(铁罗汉母树地慧苑坑对联),一味清醇如乾隆帝“气味清和兼骨鲠”,浓郁珍贵的花香带着花果香有着山峰的豪气和山涧的柔情让品味山水相依,能将汤面香的咄咄逼人迅速化开,五月鲜花似的香气如潮水般激情涌现,奢华张扬地把你引入温暖的蜜香,共同造就糖香焦糖香烤薯香炒板栗香的甜蜜气息中,人柔了,事顺了,心活了。柔顺鲜活只是源于定汤。
    再看手中“若琛杯”里的茶汤此时沉静蕴香,变幻的茶相充满玄机的集群于汤中,如武夷山的九九峰,慧苑坑山场的近300岩茶品种,外相无穷却都生长在武夷一样,茶性此时不但未变而且如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说:“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通过对空间转换的理解,丰富舒适的生活格调已定,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常人无法忍受的东西,这就叫能耐。谁说香没有重量,此刻我们分明是需用双手捧起公道杯,香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世界那一款顶级香水在此也会逊色,这茶汤是大自然融合天地的甘露,怪不得品茶人“舌底鸣泉”生命不枯。 乘着安定的茶味与孔子的“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顺接。
    定汤自在有了作用
    1 沉淀杂质正本清源;
    2 和合各种物质;
    3 安静的等待蓄势待发;
    4 入定实则定心,出定死去活来。出入自在;
    5 适口养生,身心灵圆融。“德圆而神,德方而知”;
    6 酝酿。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相互作用交汇的契机;
    7 天地安康内外平衡心常在。
    合了老子“天地相和,以降甘露”。(编辑:赵青)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作者:姚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