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新吾 李志勇 李新民 所谓“闾山临水夫人信仰元素”,相对于“梅山教神系”而言,是指其神系中具有“闾山、临水夫人”教派特征、可明确指称是属于“闾山教派”、“临水夫人”系统的神灵。 教派特征 据福建学者叶明生研究所示:“临水夫人”即陈靖姑,为闽北闾山教道坛之主要女神。其根基在福建建阳县,肇起于唐宋间,明代借助释、道、巫和官方各派势力有意无意促成,以其为主神的信仰发展成道教净明宗闾山派中一支重要流派,其姓名衍生出陈进姑、陈静姑、陈四姑、陈十四等数种,和陈大奶、奶娘、广福娘、夫人妈、大奶夫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临水陈娘娘、三皇君、陈十四娘娘、陈太后等诸多尊称,其教派也衍生出“闾山法教”(闽中、闽东)、“三奶教”(浙南、台湾)、“奶娘教”(闽北)、“夫人教”(闽西客家各县)、“王姥教”(龙岩)、“妹子教”(永安)、“师教”(寿宁)及“武教”、“法教”、“王母教”等诸多名号。其教派的主要特征有四: 其一,在妆饰方面,此教派之法身多扎头红(红法巾)、戴神额(虎头或神像皮额)、或系法镜(扎于额上,曰‘水星镜’)、扎神裙(落地裙或短裙)。间或有腰扎红布,脚扎红绑腿者,此为武科;文科方面亦有戴九龙巾及穿海青(青衫)者。其法身保持了古代巫法师妆扮形象,亦象征陈夫人神身之妆扮。 师棍上的木雕陈靖姑像(资料图) 其二,在法器方面,主要法器有龙角(锡角、木角、或有牛角或螺角)、南蛇(麻蛇)、师刀(或称铃刀)、法铃(手铃,两铃中有短链可把握)、法钟(三叉法铃)、神鞭(俗称马鞭,三十六节小竹鞭)、雷令(五雷牌)、天蓬尺、法把(度牒)等,部分道坛有师棍。其他尚有与文教相同的一些朝笏、戒尺、手炉、净孟、七星宝剑等。 其三,其道法范畴,注重于清事类祈福禳灾、求雨驱蝗、驱瘟逐疫、赶鬼出煞、保命延生、救产护婴等方面醮仪及家庭法事。在特殊情况下有为非正常死亡者作“破殇”之拔亡超度道场。严格意义上的夫人教“武教”是不做幽事(丧事)道场的。 道场科法具有明显的巫术巫法性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四,道场科法具有明显的巫术巫法性质,其独立性科仪有十保、过关、遣霞、喊愿、赎魂、打暗、小劫、明山、神罗、海洋、三司、金板、油锅、刀梯、吊九楼等科目。主要表现于与民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催生保产、儿童麻痘、社区瘟疫、祈雨驱蝗、求嗣祈寿、驱妖斩鬼、禳灾纳福等一系列法事活动中。 从目前情况来看,上述四点主要教派特征,可以说是中国南方所有脱胎于巫法体系的师公、司公、筛翁、端公、梯玛、毕摩“教门”所共同的特征,差异当然也有,但只是大同中的小异。本文所说的“梅山教”,其主体就是师公法派,根据这些教派特征来辨析“梅山教神系”中的“临水夫人”信仰元素,要说清其源流,得搜集有更多的田野资料,也需要更多的篇幅。 这些神祇,基本上都是个性鲜明,来历清楚。(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此教派的主要神祇,主神为闾山法主许九郎(又称闾山九郎、即许真君),法主却是陈靖姑及其义兄(或弟)陈海清。此外,重要的还有陈法清、林九娘、李三娘(圣主三娘)、张赵二郎、张五郎(张世魁)、横山七郎、赵侯三郎等,更古老的则还有盘古王、长沙王等。这些神祇,基本上都是个性鲜明,来历清楚。他们所形成的神祇系统,可称之为“临水夫人系统”,也可以称之为“闾山法派系统”。为了行文方便,本文称之为“闾山临水夫人神系”以作为辨认依据。将他们与前述的“梅山教神系”略加比对,我们就可以发现,至少“梅山教神系”“三曹六院”中的“二参王母泰山神”、“八参淮南六案神”和“六曹六院”中的“第一兵曹淮南院”、“第四苍曹建南院”,应来源于“闾山临水夫人神系”,至少是与之大有渊源。(编辑:孟淅)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文/ 李志勇、李新民、李新吾,原文名《梅山教神系中的闾山临水夫人信仰元素检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