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承安4年刘守真于保定府仙世,消息传至圈里,百姓无不悲痛万分,为念其恩,颂其医德,当地百姓便在药王庙内增塑了刘守真神像,日夜供奉。明正德二年刘守真被敕封为“刘守真君”,以扬其圣名。圈里百姓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和名医刘守珍,便将药王庙改建称为酄里药王庙,官府亦出资扩建,重修山门,庙内增设钟鼓二楼和东西配殿,大殿内又增塑十大名医陪奉,并请道士常住,早晚诵经,日日朝香。新修的药王庙殿宇恢宏,气势雄伟,成为方圆百里香火鼎盛的一大道观。 ![]() 新修的药王庙殿宇恢宏,气势雄伟,成为方圆百里香火鼎盛的一大道观。 到清嘉庆年间,年久失修的药王庙,由大成衙署责成当地乡绅筹资再度修缮,千年道观重现新颜,香火再度兴盛。民国初年废庙兴学之风大盛,古老的药王庙遭到较大破坏,钟鼓楼被拆除,配殿改成了学堂,部分神像被毁。然而由于几位颇有威望的老修行坚守庙堂,并经常行医施药,使得药王庙香火依然兴盛多年。1929年大水,张学良将军乘船行至圈里附近时突发疾病,因船上无医,经打听得知药王庙有道医,急至庙里医治,并夜宿药王庙,与庙内高道攀谈许久,感悟颇多。翌日病情大好,随即告别道长,起行至天津。时隔不久张将军特派人送来“医道同辉”匾额一块,以表感谢。 ![]() 感觉药王庙有神灵护佑,不可损毁,遂指挥官紧急叫停了炮轰,药王殿得以保存! 1936年仲秋,药王庙内最后一位道长苑福春,在一个月圆之夜安静离世。走前他曾对圈里村族人说:“中国要有大的灾难了,你们要多行善事,药王爷,刘爷也会保佑你们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20日日寇攻打王口,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在药王庙东西两侧形成对垒,由于药王庙地势较高,日军几次想占领制高点,未果,遂决定炸掉大庙,然而多发炮弹飞来,竟无一命中大殿,甚至有两枚成为哑弹掉在了大殿西墙山下!日军惊讶不已,一片哗然!感觉药王庙有神灵护佑,不可损毁,遂指挥官紧急叫停了炮轰,药王殿得以保存!(编辑:如风) ![]() 自药王庙复建后,多年未见的四月初药王庙会再次恢复。 进入40年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药王庙再也难以维护,损毁严重。1957年静海县修建大礼堂因缺乏木材,遂将药王庙药王殿主体拆除,梁柱挪用。至此古老的药王庙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较完整的药王殿地基遗址。1994年,广大信众自发集资,成立筹建委员会,修建药王庙的热情高涨。在王口镇、静海县和天津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宗教部门的关心支持下,1994年8月,天津市政府正式批准恢复重建药王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进行依法管理。静海县王口镇迸庄、圈里村及其周边的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青县、霸县的信众积极集资捐款,在原址上复建药王殿,重新塑造药王爷、刘真君及十大道医神像,药王庙的香火再次兴起。 自药王庙复建后,多年未见的四月初药王庙会再次恢复。庙会期间,香火旺盛,客商云集,货摊罗列,人山人海。静海、文安、大城的民间花会百余道齐集演出,鼓乐喧天,热闹非凡,首尾相连3公里有余,堪称津西一景。2015年1月9日,天津市宗教局敖立功副局长带领业务处人员到药王庙视察,将其确定为恢复天津道教工作的试点场所。2015年1月28日,天津市静海县人民政府为药王庙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正式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揭开了药王庙发展的新篇章。(编辑:如风) ![]()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津西药王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