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仔细看您家里收藏的一些宝贝,包括墙上挂的这些老照片,发现大都与戏剧有关。 答:我从事国画、油画、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和戏剧研究已有数十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先做剪纸,后来开始绘制戏曲脸谱。在我看来,脸谱与剪纸相互之间是姊妹关系,脸谱也可以用剪纸形式表现。有年我去泰国的时候,听人讲解中国戏曲脸谱的形成发展。在世界化装史中,根据形成发展,中国的戏曲脸谱独树一帜,我的脸谱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收藏。1982年,我的彩绘脸谱作品曾代表天津,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览。中国戏曲脸谱很有讲究,随着戏曲等艺术的发展,现在的戏曲脸谱不光是别具特色的化装艺术,而且走下舞台,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从小舞台走向大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 问:我在北京很少见到剪纸,我的同学也是和我一样的感觉,平日里很少谈论起这种民间艺术。但让我惊讶的是,同样是国际大都市,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却在天津长盛不衰,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殿祺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答:天津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二十九贴倒有,年三十儿坐一宿。”意思是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家家户户都贴上剪纸、对联、年画,福禄寿禧都来了;到大年三十,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便开始守夜了。天津是中国大城市里年味最足的一个城市,全国没有哪一个大城市像天津这样,原因就是天津始终保持着年文化市场,那就是天后宫年文化市场。天后宫、估衣街、旧城里和三岔河口一带是天津最早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地域和民俗文化积淀得最深厚之处。传统的年货市场一直设在这里,宫北大街、天后宫和宫南大街现在建起了古文化街,是国内外宾客的必游之处,这里的剪纸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再就是,津门是大商埠,春节过年追求红火,买卖求发达,生活求吉利,应景的装饰最为讲究。为此,窗花历来为天津百姓所钟爱,寻常家庭逢年过节、结婚必用不必说,卖家在橱窗内悬贴吊钱儿的习俗也流传至今。今年春节你一定来看看,我陪你到处逛逛,感受下。 问:太好了,真的很期待。听您这么讲,好像除了过年,平时购买剪纸的人也不少,他们是什么样的消费者? 答:一是收藏者,就像有人收藏油画一样,也有剪纸爱好者收藏剪纸作品,这类作品都是手工制作,价格较高,当然也都非常精美,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二是旅游者,外地游客来天津都会买些当地特产带回去,相比较年画、泥人张、风筝等民间艺术品,剪纸更便于携带,而且相对便宜。 有的外国朋友会买很多剪纸作品带回自己的国家,我听说转手卖给自己的朋友都能把自己的机票钱给赚回来。新兴的天津剪纸契合新时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需求,注重盼富、图利、求吉和祈安的内容。新剪纸增加十二生肖的画面,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应时节,当年生肖剪纸花样不买不行,所以非常畅销。 黄殿祺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如果不是有这个机会拜访您,我真的不了解天津的剪纸市场这么热闹,我倒是知道比较有名的杨柳青年画,但给我的印象比较乡土,剪纸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吗? 答:也不全是这样。近几年来,过年贴年画的越来越少,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变了,过去住的是四合院、大杂院、小平房,家里贴张年画很好看。加之屋里要经常烧煤、生炉子,墙黑了、天花板黑了,每年都要糊墙,再贴上年画,一年一换很方便。现在普遍住上楼房,装修得很现代,很多人愿意挂国画和油画,而不愿贴年画。 其次,年画已经不再是“过年”的特殊产物了,它更多的是被作为艺术品、礼品等来收藏,其价格并不低,正宗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贵的会卖到三四千元,便宜的至少也得几十上百元,这与几块钱就能买到的剪纸不能同日而语。尽管房子的结构改变了,但门、窗总是要有的,在明净的玻璃窗上贴张精致的剪纸,显得很温暖;年轻人结婚,布置新房的时候在墙上贴大红“囍”字的剪纸,很喜庆也很便宜。 基于这些因素,人们越来越喜欢剪纸,从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单古文化街就有近十家专卖店,整个天津市至少有上百家专卖店。而且剪纸已走进了大超市、大商场。我的一名徒弟就在深圳的沃尔玛超市开了剪纸专柜,销量同样是一年比一年好。 问:天津的剪纸历史有多长? 答: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剪纸是最接地气的,1500年的历史没有断过。剪刀剪的,刻刀刻的,手撕的,还有剪刻结合的。 天津剪纸有着悠久历史,在清代光绪年间,天津西门外一带有几十家剪纸、刻纸作坊,这些作坊以刻纸为主,大都是比较粗的“大路货”,主要销往天津附近的村镇及津浦路沿线的城镇、村庄。只有王玉堂的作品比较精细,而且他善于创新,经常有新花样出现,他常出入于大户人家剪纸,受到富人阶层的欢迎。后来他的弟子伊德元继承和发展传统剪纸技艺,以刻为主,以剪为辅,把剪纸艺术与皮影、彩绘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有的创新风格和艺术特点。在内容上,创作了许多以传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使剪纸从民间手工工艺发展成为艺术创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