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也谈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及无用之大用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清虚道人 参加讨论

    文/清虚道人
    清明前几日拜读了邢道长在腾讯道学发表的文章《凭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恰是大仁大慈》,读后感慨良多。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历来被人们认定是出世的,老子无为治国的施政纲领也被当做是消极的思想去对待。整篇《老子》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是历来最被争议的段落。邢道长在文章中数次提到,老子此处讲到的“不仁”并非是众人所理解的不仁慈,而是天地无私的表现,因为无私,所以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不会因为私情出现了偏袒和妒忌。“天地视万物为平等,所以圣人也不因王侯百姓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待人”。天地无私,这是邢道长对老子“天地不仁”论调的核心阐释。
    
    万物各法其自然(资料图)
    其实,老子的这句话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大的争议,在于与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中最推崇的是圣人之治产生了语意上的矛盾。儒家以孔圣和亚圣二位先贤的言行作为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即“仁”的思想,当老子提出圣人会把百姓视作刍狗时,长期浸淫在儒教文化中的人们多是不理解老子的根本用心,所以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老子是在否定圣人心怀天下的仁慈之心。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直被主流文化所推崇的。那么老子对于“仁”的否定,是否就是时代的倒退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依邢道长的思路,先来解读“刍狗”的含义,其引用了《淮南子·齐俗训》中“譬若刍狗土龙之始成,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灾而已,夫有孰贵之?”的定义。刍狗是祭祀之用的替代品,人们用之则贵、不用则弃,没有人会对一个草扎的祭祀品付出过多的感情。正是因为无视及无情,所以草芥在被需要的时候可以发挥了其祭祀的作用,同时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又能返回到尘归尘、土归土的本真。这里讲的不是万物平等,而是万物的适性之用,比之阶层更高的人类不会因为它的尊贵而不舍,不会因为它的低贱而唾弃。所以天地以万物做刍狗,是说天地无亲(不对万物产生亲疏远近)、无情(不对万物产生喜好)才能使万物以自我本然的方式去运行,此即是“天生天杀”之理。圣人以百姓做刍狗,君王施政不以个人的喜好为准则,所以才能使百姓按照自我本然的需求去生产劳作。所谓“不仁”,便是不添加私欲,不过分干涉,不有意而为,同时也不苛求回馈,万物各法其自然(自我之本然),这才是道家治国修身思想的真境界。
    
    天地对万物有生化之恩(资料图)
    邢道长引用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以对亲人的敬爱为大,后世孟子把这一理论发挥为更具有社会性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处需要辨明一个要点,儒家理解的“仁”和道家的“仁”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儒家的“仁”,讲求仁爱,具有“亲亲”性质的仁爱是建立在等级、阶层上的“仁”,是由先爱自身及家庭,然后才能推而广之去爱他人的途径,由此也就会造成人们对待不同的事物时一定会产生私心上的偏差。道家以“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为理论的基础,其首先反对的是儒家的“亲亲”,其次又超越了墨家的“兼爱”,而是一种更加抽离的客观属性。成玄英在《道德经义疏》中把“仁”解释为“仁,恩也”及“慈悲”的含义,其对此句的解读为“夫刍狗之为物,但有狗名而无狗实也。况一切万物,虚幻亦然,莫不相与皆空,故无恩报之可责也。”天地对万物有生化之恩,却不具有求得万物回报的主观意识。天地不仁,在于它不恩报、贪恋于不实之物,更不执着于求得万物的恩报,由此便着重强调了天地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无情感性。
    由此引申到下一句“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成玄英认为“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所以圣人同样不会把对百姓的恩报换算成求回报的意识行为。此“不仁”,非是不怜爱,实乃不以仁慈施教化。故老子在《道德经·三十八章》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在指明天地与圣人都是得道之表现,道与德尚存,就不需要彰显仁恩。一旦道、德败坏,就需要显示仁;仁败坏,就需要显示义;义败坏,就需要显示礼。正因为“礼”与“道”的本末位置发生颠倒,处于心灵本真的东西被认为的框架层层包裹起来,人们追求于“礼”上的法度,便容易失去“道”的自然,由此就会加速社会危机的进程。所以与其“仁”,不若返璞归真合其“道”,使人人皆得自然之质朴,才不会产生利益纷争。
    
    开元盛世(资料图)
    由此,自然可以参悟出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治国理想的伟大之处。老子讲“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用做,而是不要施政者随意乱作。历史上以无为之治而使民修养生息的“文景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堪称举世瞩目。邢道长在文章中提到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文明的开化需要的是“为学日益”的有为精神,但在礼乐崩坏的年代中就需要贯彻“为道日损”的无为策略。邢道长借用河上公的注解提出若要修道就需要日渐减损自我欲求,这对个人的修持和家国、文明的延续都具有非常好的参考意义。同时,“为道日损”更进一步是在告诫人们“有为”便是对道的减损,是离自然的淳朴越来越远的行为。只有清静无为,只有柔弱恬淡,才能达到“复归于婴儿”的境界。道家提出的坐忘、守中、守一、存神等等炼养的方法,都是从“为道日损”的观点出发行“无为清静”的修行法则,以求达到“损之又损”,即是对为道之“损”的再否定,不执着于有,不执着于无,更不执着于执,最终才能够“以至于无为”。
    
    春生(资料图)
    再看看他人是如何解读老子这句话的。王弼注解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被认为是民国最后一位神童的江希张注解为“天地不仁爱,或生或杀,听万物的自然”;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把此句理解为“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老会长任法融道长借助于《阴符经》的“天生天杀”之理解为“天地无情感、无意识,对万物无所谓仁慈和偏爱,纯任万物自运自化、自生自灭。《阴符经》云:‘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亦是说天生万物并非因为爱,天杀万物亦非因为恨,而是自然运动变化之规律。”;北京白云观抱阙道人在《<道德真经>白话今译》中对陈鼓应先生的理解加以引申,并提出了独具道教徒思想情感的理解,“天地无所偏爱,视万物如同祭祀时的圣物刍狗一样尊重,任其自然而不妄加干涉。”综合以上各家观点,可发现均都不离“自然”二字,此正是道家一切思想的最基础。自然,并不是指我们当今所理解的自然界,更不是以规律、法则来代称,而是万物的自我本然。万物皆有本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适合于本性的生长和生存的法则,才是自然,才是道家所倡导的和谐。所以老子提倡“无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我们能够返自然,返本真。
    万物法道,道法万物之本然,如此相辅相成的关系才真正造就了道宰万物、万物载道的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的特殊关系。这层特殊关系之所以能够得以延续,必以无为作为唯一的实用准则,才能使万物各得其性。由此,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才能真正被诉说清楚。(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