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中华道学百问丨古代巫祝的起源及职责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华道学百问》 李信军 参加讨论

    文/李信军
    中国古代“巫祝”的起源,是随着殷商时期先民们对天神的崇拜和敬仰而产生的。
    古代先民相信天帝的存在并能影响活在现世的人们,为了能和天帝及神灵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人们的愿望能够传达给神灵,同时神灵的意志也能为人类所知,此时,巫祝便应运而生了。
    
    巫祝场景(图源:李信军)
    巫祝,“巫”是歌舞降神之意(后世道教坛场上的踏罡步斗,咒语驱邪均源于此);“祝”是言辞悦神之意(后世道教的经忏、章表、疏文、符箓等亦出于此)。
    据《周礼·大宗伯》说:“大宗伯(官方称谓,实际就是当时的巫祝)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
    
    巫祝场景2(图源:李信军)
    巫祝的产生和延传,直接影响到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使之出现了一批事神寻仙的方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东汉时期,道教正式成立后,又全盘吸收了这一套理论和方法,并加以规范和系统。这也就是后世称道教有“古巫之遗风”的原因。(编辑:若木)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稿件,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