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南岳九仙之徐灵期 修真南岳记述山川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湖南道教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禹王碑,坐落于衡阳市衡山县,最早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南岳九仙之一的徐灵期,最早发现了禹王碑下的石坛,命名为“流水萦”,成为了流传后世的文化贡献。
    
    禹王碑拓片
    师承葛巢甫 文学造诣颇深
    在南岳九仙中,对南岳文化贡献最大的就是徐灵期。徐灵期是南朝刘宋时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在晋安帝隆安五年(402)拜葛巢甫为师,学《灵宝经》。葛巢甫是道家经篆派葛洪(晋代人,三国时著名道家葛玄之孙,号抱扑子)的堂孙。葛洪的仙道思想内容颇为广阔庞杂,既讲道学,又善儒学;既讲药学,又讲丹鼎(古代化学)。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就概括了这几方面,葛玄、葛洪、郑隐(葛洪弟子)、葛巢甫到后来的徐灵期、陆修静(上清派第七代宗师)等人,文学素养都很深,陆修静(406-477)将道家当时经约1288卷整理为三类,即:以《上清经》为中心的洞真部、以《灵宝经》为中心的洞玄部和以《三皇经》为中心的洞神部。这种三洞的分类,为后世纂修《道藏》作了基础。
    修真上清宫 记述南岳山川
    
    南岳衡山 云海苍茫
    徐灵期文学素养同样深厚,他在道家本身的学说上虽没有什么创见性的作品,仅是一个经箓派信徒,但文学上却有传世之作,这就是他在南岳修持时所著的《衡岳记》。徐灵期修真于上清宫,据陈田夫《总胜集》载,他“采访山洞岩谷,作《衡岳记》,叙其洞府灵异。言紫盖,云密二峰,皆高五千余丈,而云密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最早发现的人为徐灵期(现禹碑文字已经破译,证实为战国时越王朱句的碑)。
    徐灵期的《衡岳记》据说北京图书馆曾有孤本,但现已不存。从许多历史资料对该书的一些引述,它的确是记述南岳山川的最早一本专志。它第一个提出了衡山有七十二峰,所谓“衡山周回八百里,上如车盖及横轭之形,山有七十二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在答灵期以前罗含的《湘中记》把衡山湘水与河南方城的衡山澧水,淅川丹水混淆,说芙蓉峰左有澧水,右有丹水,概念混淆。《水经注》则只提衡山有紫盖、石廪、岣赕嵝诸峰的历史物产和形胜都有大略记述。因此,他对南岳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徐灵期于元徽元年(473)9月9日逝世,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赐号为明真洞徽真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