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路军 摘要 白玉蟾是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自幼聪慧超群,博览群书,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他完成了南宗的主要制度建设,教理教义亦日趋完备。白玉蟾思想是隋唐至两宋时期道教内丹说发展的总结,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从白玉蟾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进行分析研究。 白玉蟾祖师造像(资料图) 白玉蟾,本姓葛,名长庚,原籍福州闽清县人氏。宋绍熙甲寅(1194年)三月十五日生于琼州。白玉蟾出生时,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后父殁,随母改适白氏,改姓白,名玉蟾,字众甫,号海南翁,一号琼山道人,一号嫔庵,一号武夷散人,一号神雷散吏,一号紫清道人。自幼聪慧超群,博览群书,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圆融于胸,运用自如。他擅长诗词书画,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对两宋之际兴起的全真道(道教主流教派)南宗贡献至伟,让本属不同教派的南宗内丹学与神霄派的雷法融为一体变得合理化、系统化,被认为是内丹雷法的掌门人,是全真道南宗的实际创建者。本文试从白玉蟾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进行分析研究。 一、白玉蟾思想的产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发展的产物 唐代之前,海南教化未开。正如明人钟芳所说“自唐以前,学校之政未立,造士之方多阙”。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的官员数量可观,这些名臣文士大多为饱学之士。这些人到来后,传授儒经、广施教化、言传身教,使海南地区受到中原文化的滋润。由此可见,海南地区的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也是相当密切的。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诞生于此,并对全真道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全真道产生深远影响也不足为奇了。白玉蟾禀性聪慧,少年时即熟悉《诗》《书》《礼》《易》《春秋》《道德经》《阴符经》等古代经典,能诗赋,擅长书画。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谓之“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唐胄修纂的《琼台志》称其“年十二应童子科”。《神仙通鉴》之《白真人事迹三条》说白玉蟾“天资聪敏绝伦,龆龄时背诵九经,十岁自海西来广城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应声咏曰:‘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主司意其狂,弗录,遂拂袖归”。这篇记述关于“应童子科”的年岁与《琼台志》的描述略有出入,但都显示了少年的白玉蟾横溢的才华和飘逸的个性追求。他的《少年行》一诗写道:“寸心铁石壮,一面水霜寒。落得寸进尺鬼神哭,出言风雨翻。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干。怒立大鹏背,醉冲九虎关。飘然乘云气,俯首视世寰。散发抱素月,天人咸仰观。” 因初试科举落选,考场失败让白玉蟾厌弃功名,从此便潜心向道,终成一代宗师。 二、白玉蟾思想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全真道是道教其中的一个派别。全真道于宋元间兴起,也称全真教和全真派,是世界道教的主流宗派,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开宗于王重阳。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和“苦己利人”为宗旨,并逐渐包容合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宋元之际,是道教内丹学(道术)最为兴盛的时期。其间诸说蜂起,丹学辈出,对内丹的理论及诀法大加阐发宏扬,并形成了以南北二宗为主体的内丹派。在南方,张伯端首创的教派提出内丹学说,以修炼内丹为主,主张修炼精气神。后世称之为全真道南宗,以区别于北宗的全真道。南宗以张伯端为祖师,由张伯端传石泰,而薛道光,而陈楠,四传而至白玉蟾,被称为南宗五祖。五祖之中,自陈楠、白玉蟾开始,不仅精通丹法,而且兼传神霄派雷法。白玉蟾顺应时代的潮流与社会的需要,大力倡导教派之间的对话,促进南宗内丹与神霄派雷法的体用合一,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白玉蟾作为南宋时代活跃的道家,他对道教理论及教派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白玉蟾对道教文化的贡献,标志着海南文化由他启航并传播于南宋山川大地,对海南文化的成长和繁盛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奠下了海南人的精神风貌。 1、“三教合一” 《道法九要》书影(资料图) 道教本就是传统文化合力打造的一个共同体,道家思想是道教最主要的思想渊源,白玉蟾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太炎曾说过,道家思想“本诸墨氏,源远流长”,点破了道教与墨家学说的关系,也说明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对外采取了开放和融通的态度,在唐宋盛行的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推动下,道教在教理教义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相互汲取,从而使道教各派无不被打上三教合一的烙印。到了白玉蟾发展南宗的过程中,注意吸收禅宗的心性修炼理论和方法,将佛教禅宗的学理与老庄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结合,将道教的“元神”说在理论上加以深化,其思想中也充分体现出三教合一的思想。他在《道法九要•序》中指出:“三教异门,源同一也。”这篇序言第一句话即指出了儒、释、道三教割不断的思想关联。在白玉蟾看来,儒、释、道三教尽管各立教门,但究其本源却是同一的,这就是说三教的文化源头是一致的。因此,弘道传教应该将三教的思想资源融会贯通。实际上,白玉蟾在阐述道教理论时就是这样做的。他在《橐籥枢机说》一文中写道:“禅宗号曰‘安身立命处’,道家号曰‘金丹’,其实一也。”把禅宗的“安身立命”与道家的“金丹”看作“一”,这体现了交融“道”“禅”的思路。此外,白玉蟾在升堂讲道时往往旁征博引,借鉴佛教禅学的文字禅、棒喝禅等,来引领信众。查《无武升堂》《常州青醮升堂》《庐士升堂》《平江鹤会升堂》,多引述佛教经典。从这些升堂活动的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白玉蟾对于佛教义理的谙熟。 2、“道融于心,心融于道” 在建构南宗道法基本理论时,白玉蟾也注意借鉴佛教的教理教义,尤其是禅宗的思想更为其所取资。他在《谢张紫阳书》一文中指出:“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他反对通过登山涉水、弃子抛妻、断荤戒酒来学道。他认为“辟谷清斋,都是胡为,位道远矣。”白玉蟾所谓“道融于心”指的就是“道”与“心”化为一体,他阐述道心相融,实际上是要强调发挥心能、从性地上下功夫的重要意义。他的论述与慧能所言“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的思维方式颇为相似。白玉蟾强调“道”的至高无上地位,认为“道”是不受任何事物的钳制、不为任何事物所化的永恒本体:“此道之在天下,不容以物物,不容以化化。”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这种理论与禅宗南宗“心即理”的理论惊人地相似。如神会的弟子照曾说:“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但白玉蟾关于心道关系的论述更为深刻具体:“道此道以脉此心,心此心而髓此道。吾亦不知孰为道,孰为心也。但见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似物非物,似象非象,以耳听之则眼闻,以眼视之则耳见。吾恐此而名之曰阴阳之髓,混沌之精,虚空之根,太极之蒂也。”在这里,修炼者的“心”与本体的“道”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而在常态下耳目等感官的分工作用亦在这恍惚杳冥中消融,但有那“似物非物,似象非象”的体验。“道”和“心”至大至广,难以言语描述:“道之大,不可得而形容,若形容,此道则空寂虚无、妙湛渊默也。心之广,不可得而比喻,若比喻,此心则清静灵明、冲和温粹也。”通过心性修炼,修炼主体获得高度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达到“清静灵明、冲和温粹”的状态,方能与大道为一,体悟那“空寂虚无、妙湛渊默”的大道。 3、宗派之间荣存互补 道教的一大特色是宗派、教门众多,各宗派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产生的客观条件也有差异,所以各宗教派别所呈现出的个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修习方术不同,但各派之间不仅少有排斥贬低,相反,互相汲取确实更为突出。这种思想在南宋以后特别明显。如南宋时期的神霄派、清微派以及当时的龙虎宗都十分重视内丹修炼,强调修炼过程中与其他派别的借鉴融合。白玉蟾作为借助服食外丹、修炼内丹等途径达到成仙得道目的丹鼎派道人的同时,他也学习符箓派的修炼方法,推动了道教内部各派特点的进一步融合。白玉蟾所代表的南宗也成为全真教的重要派别,与其他宗派一直和谐并存,进而相互影响发展。 4、道法教义 在建构南宗道法基本理论时,白玉蟾也注意借鉴佛教的教理教义,尤其是禅宗的思想更为其所取资。白玉蟾的“元神”说,与中国中医传统中的元气、原气理论相得益彰。白玉蟾创立金丹派南宗,积极吸收各道派的精华,完善南宗在法道教规、教仪、戒律等一套活动制度和规范。如他所节录的《祈雨简便科仪》,虽然是承接董仲舒、张天师祈雨科仪的做法,却使行斋做仪各分其职,设醮行符也有一定的规则。他的《道法九要》,讲的是道士们学道行法的要则,分为立身、求师、守分、持戒、明道、行法、守一、济度、继袭等九要,这九大纲要,对道徒在宗教礼仪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道者应该履行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伦理教化在道教中的影响,是南宗组织的基本纲领。 5、爱国思乡 家在琼州万里遥(资料图) 白玉蟾生活的时代背景,正值辽金步步进逼,赵宋政权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动荡年代。白玉蟾虽然是道教中人,却心怀天下,为朝廷腐败和社会凋敝的状况而忧虑。有他两首诗可以佐证。一首写道:“三分天下七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边疆”,这是对国土沦亡的焦虑。其《祈雨歌》中“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则是对民不聊生的呐喊。“家在琼州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云水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华阳吟》)白玉蟾终生为道教事业奋斗,但始终不忘生他养他的故土家乡。他自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海琼子”、“琼山老叟”。他的诗词中还有“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衷情凭谁诉,空山草木长。”(《道藏辑要·琼馆白真人集》)诗中的“堕此寂寞乡”与前诗“家在琼州万里遥”,“目断家山空泪流”一样,都反映了他对家乡海南“云水天”的思恋。他诗词中还有诸如“所喜江山无病痛,可怜故旧半消磨”一类叹息,恐怕都与他念故思乡有关。只是没有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样“明明白白我的心”罢了。相传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羽化升仙。这都是传说而已。但白玉蟾爱故乡,常思念,则是无可置疑,值得弘扬的。也许在白玉蟾看来,即使修道为仙,如不关怀人间疾苦,仙又何为!学问不能使其迂腐,修道并未让其忘情。他还将道教修炼金丹成仙的丹学(利己)与神霄派雷法(利他)结合,力主走向社会,运用雷法、丹道的威力“佐国救民”。 三、白玉蟾思想所带来的和合思想 1、白玉蟾思想为道教营造了和谐、融合的发展空间 白玉蟾生活的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与蒙元等政权并存,战乱频繁,文化包括道教文化都遭到严重破坏。在白玉蟾弘扬南宗之前,南宗从信仰到方仪都逐渐在民间乃至上层社会中失去了市场。南北两宗本是同宗同源,仅是炼养方法略有不同和因宋、金统治地域而分南北,得到元统治者的支持,发展较快;而南宗“性命双修”继承中国传统隐逸仙学,大都隐居山林清修,与上层社会极少交往,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无政治地位。南宗也是在个别人中以内丹术密传,未形成教团。白玉蟾应运而起,逐渐形成了以其为代表的南宗思想,在该思想指引下,经过几代人努力,南宗逐渐与北宗融合。元末由陈致虚的努力,两宗统归全真道。全真道从此发展迅速,昌盛无极,成为堪与儒佛二教鼎立的的一家大教。这是道教史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将道教由萧条引向繁荣,实现了道教自身发展的大融合与儒佛两教的和谐并存。 2、对后世的民族交汇与文化融合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南宗发展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资料图) 在白玉蟾思想的指引下,南宗发展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南宋政权最终被蒙元取代,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等政权也被蒙元统一归纳到中央政权之下,实现了历史上的大一统,在此情形下,文化政策也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多种宗教盛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交融,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之前虽然也有民族、宗教、文化间的交流,但彼此间的交流都是局部的、个别的。蒙元统一中国后,中原与边疆地区关系日益密切,南北彼此往来交流频繁,文化更具多样性、开放性、融合性,在中国文化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推进了中华文化多元共存的发展进程,开创了多民族文化全面融合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宗教在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地位。元朝为了适应同质不同民族的需要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加以维护的政策,多种宗教并存,各种庙宇林立,多种形式的宗教活动连年不绝,各种宗教文化都得以流行和发展,声势之盛前所未有,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在这个过程中,白玉蟾的作用不可忽视。北宋末年,战乱兴起,在战火肆虐朝不保夕之际,宗教为百姓提供了精神上的归依,道教也得以迅速发展。南宋以来,宋、金政权南北对峙,钟吕金丹道也就在南北方各自发展,最后形成了道教的北宗和南宗。北宗为全真派,创始人是王重阳。在北方,北宗信者如云。在南方,白玉蟾怀着对道教的炽烈追求和对社会、对民众关怀相结合的济世热情,对南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基于南宗基本上是秘密传播,且师徒单传,徒众甚寡,而且又无祖山、宫观,难以凝聚徒众,形成群众性的宗教社团的状况,白玉蟾首先冲破单传弟子的藩篱,占山结庐,广收门徒,开坛立宗,普传道法,四方学者闻风前来,“从者二百”。他还参照汉代张陵“二十四治”法中“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组织法。取其“靖”字作为修道传教据点的名称,也是拥有一定地域范围的组织单位,具备了教团组织的条件,标志着教派组织的形成,从而扩大了它在民间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全真道南宗的发展。(编辑:忆慈) 作者简介:杨路军,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委宣传部科员,历史学学士,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杨路军,文章原标题为《白玉蟾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关系探析》) 欢迎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