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金刚长寿功》第六部:五劳七伤向后瞧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张至顺道长 参加讨论

    功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劳”、“七伤”发生。劳、指过度疲劳。不管是视、卧、坐、立、行;或心、志、思、忧、疲;或肝、心、脾、肺、肾各样过劳。都称为“五劳”。“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是为“七伤“。
    通过前面几部功法部功法,三焦、五脏、手足、头身都已锻炼,功能增强了,恐防还有一些“五劳”、“七伤”潜疾,就用“向后瞧”的方法,以神光把它一一扫除。
    吕祖的《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说:“人之精华,上注于目。”“眼之所至,心亦正至焉;心之所至,气亦至焉。”眼光所到之处,心意也就跟着到了;心意所到之处,气也就跟着到了。“且扫满天云”,五劳七伤就如满天云雾。被神光所产生的一股暖气,渐渐地驱散了;同时,当头部左右转动,慢慢、轻松地转向后瞧时就会无意地使颈椎、胸椎、腰椎气底椎等部位得到运动,原来有些变形、错位的得到复原,沿脊椎的各脏腑相对应的穴位,也在进行光、气梳理,起到治理疾病的效果。
    功法:
    1.夹臂定神
    双拳变掌,掌心向内,五指伸开,中指相对,左右手同时向左右横向拉开至劳宫穴在身躯边为止,稍停。(图1)
    
    图1
    然后,左右手同时向脐部合拢,双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与拇指、小指与小指尖相按。(图2)
    
    图2
    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线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线上三分之一处)稍停。(图3)
    
    图3
    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线直下按至臂直,两壁紧贴身体,稍停。(图4)
    
    图4
    2.神光内照
    全身放松,眼帘微垂,注视鼻尖,意想两目为日月,为探照灯,向身体微微内照。(图5)接着,头向左慢慢转动,内视,至左肩,稍停,继续向后转,目光随头转动,慢慢地巡视,内视左半身和脊椎。(图6)
    
    图5
    
    图6
     头慢慢回转至胸前,内视(图7)投在慢慢向右转动,内视,至肩部,稍停。再继续后转,内视右半身和脊椎骨。(图8)内视身驱及体内五脏六腑时,对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时。
    
    图7
    
    图8
    3.五气归元
    左右后瞧合为一次,反复多次。结束时,头部转回到胸前中线,稍停后,慢慢睁开两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脐部,转掌使掌心向内,气归下丹田。(图9)
    
    图9
    两手分开,握拳,掌心向上,相对于脐部。(图10)
    
    图10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张至顺道长的《金刚长寿功》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