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服饰中“五福”有何寓意 在我国民间服饰品中,“五福”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形式之一,密切联系着社会思想、生产关系、民间艺术、生活民俗等方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生活方式孕育着不同的文化,造就着不同的民族,而民间服饰从产生到发展都受到民族心理、民族信仰和民俗习惯的影响。我国汉族民间常常通过造型形态与装饰图案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着特有的求美、喜庆等方面的吉祥象征意义,体现着不同的人文与社会的意涵。其文化寓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 中国传统服饰 民间信仰的精神寄托 民间信仰往往反映的是基层民众的心理需求和呼声。 首先,从“五福”文化的内容出发,“福、禄、寿、喜、财”符合世俗的要求,是民间信仰的一种形式,反映了民间追求吉祥文化、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心理,这既是最朴素的生活观念,又是最原生态的民间创作观念。从根本上说,这一观念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源于民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由此敬畏自然界,将自然界作为描绘形象,使之具体化、图像化、符号化甚至图腾化,将影响生存和生活的不可控制因素转化成对神或者灵魂形象的敬畏和乞求,以满足民间理想化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民间对美好事物的朴素热爱也使一些动植物、自然界现象成为民间创作的表现题材。 其次,以“五福”文化中最基本的“福”的含义为落脚点。福,从示部。从示部的汉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这一点在甲骨文中的“福”字可以得到印证。“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活动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后来,“福”又特指祭祀用的酒肉,“福”与祭祀和神灵崇拜密切相关。 祈求美好生活的载体 民间服饰及图案内涵与织绣意义的表达,没有简单的说教和直白的提醒,而是寓教于乐,寓情于景,用一种无声的艺术语言传递给人们,并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女人们围坐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在一件坎肩或一个绣片上花上整整半年的时光而不去计算成本,这不仅仅是一个手工制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用心灵表达爱与希望的过程。 传统仪式文化的符号语言 “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中国人自古就祈福盼福、崇福尚福,对“福文化”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五福”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华夏文明传承着数不尽的“五福文化”,主要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注(如驱邪避灾),对美满事物的向往(如祈福纳吉),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如功名利禄)等等。“五福文化”表现形式,有以传统吉祥物为代表表现的物体吉祥,和以各种祈愿吉祥习俗为代表的行为吉祥。民间服饰以及服饰品上的传统五福纹样属于物体吉祥范畴,民间服饰的搭配和讲究则属于行为吉祥。 (改编自《民间服饰中的“五福”意象及民俗寓意》,原载《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