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诚夏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叫“字中寻道”。也就是通过训诂的方法,探究每一个字的深意,从而加强对经典的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古人造字是有规律的,概括起来就是同音同意、同形同意。训诂也称小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的。那么我们说香便离不开“香”字。 从古书记载中看“香” 最早的训诂著作,汉代许慎所着《说文解字》写道: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属皆从香。原来香字是禾苗的禾字下面一个甘甜的甘。而“甘”原意是舌头,香最初说的是舌头尝到的美好的滋味。后来或许是笔误或传抄讹传,字形发生变化,下边变成“日”字了。但阴错阳差,错的字也说的通,禾苗里的麦子经过太阳暴晒,也是会有阵阵香气散出的。反正不论香字怎么写,怎么解释,都是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我不是研究香的历史的专家,但我想,香的历史应该是很久远了。最初成书于战国,被称为辞书之祖的《尔雅》,其中第八章《释天》,祭名记载:“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祭山曰庪县,祭川曰浮沈,祭星曰布,祭风曰磔。”这里的燔柴就是古人所说的因“天高不可达,故燔柴以祭之,庶高烟上通也。”可以讲,燔柴为用香之滥觞。 我们看到道观里、坛场上,都是氤氤氲氲,香烟缭绕(资料图) 祭天也好,敬神也好,这些宗教活动无疑都被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完整地继承下来了。故而我们看到道观里、坛场上,都是氤氤氲氲,香烟缭绕。道教用香由来已久。《三国志·吴书》就有道士于吉烧香读经的记载。至今道教法事都会高称香云达信天尊圣号,步虚词中更是有“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街。”之句。黄冠羽士、善信大德借此祈求心愿随香烟而上,直达天庭。至今人们在听到烧香或者香时,首先也会想到宗教。故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感格鬼神。”(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关于香的那些讲究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的浓缩,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又因其宗教的本质,对于香的使用、制作等讲究禁忌颇多,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香”文化在道教中的重要性。 道教对于香的使用、制作等讲究禁忌颇多(资料图) 比如《道法会元·太上混洞赤文女青天律》云:“诸民间设醮不得烧檀香、安息香、乳香,但只以百和香,则上真降鉴,有力烧降真香足矣。违者,三代家亲责罪,己身受殃,法官道士减寿三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女青天律禁燃檀”,尤其是现在我们的拜斗法事情。另外《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降真香,乃祀天帝之灵香也。除此之外,沉速次之。信灵香可以达天帝之灵。所忌者,安息香、乳香、檀香,外夷所合成之香,天律有禁,切宜慎之。”朱臞仙认为檀香乃外域夷狄之香,故不可奉献高真。所谓忌檀,还有记载是因为唐宋时期,王公贵族的墙是用檀香泥涂的,甚至床榻,乃至房梁都用檀香木,后来有些家族由于变故,墙上的檀香泥被无良商贩刮走,房梁床榻被避开,做成檀香,卖给庙里,由于这些香沾染上了浑浊之气,以至于天神下降,称日后不得以檀香敬神云云。当然这是道教的说法,但从侧面也不难想见唐宋盛世之时,用香的普遍和奢侈。 道教的用香和制香 道教用香和制香也有其特点,那就是信仰。制香也罢、烧香也罢,都是为了“感格鬼神”,香云达信。因此香是为信仰服务的,而非相反。道教留存下来了大量香方,其制香、用香的繁缛,无不在方方面面体现了“信仰”二字。 被称为小道藏的《云笈七笺》就专门有烧香法、存思诀等关于烧香存思的记载。其中存思写道:“入靖烧香,常存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陆先生思神诀曰:常存罏左金童、右玉女侍香烟也。李氏仪曰:存香火中有五色烟也”等等。把烧香和修行联系到了一起。 制香也罢、烧香也罢,都是为了“感格鬼神”(资料图) 道士合香,不仅香方特别,对日子也有特殊要求。 合信灵香法就说到:“甲子日攒香品。丙子日碾,戊子日和于一处,庚子日丸成,供于天坛之上,壬子日装入葫芦挂起,至甲日焚一丸,以祀天,其后不许常用,凡遇有急祷之事,焚之可以通神明之德。如出行在路,或遇恶人之难,或在江湖遭风浪之险,危急之中,无火所焚,将香于口内嚼碎,向上喷之,以免其厄。”同样把合香同修行联系到了一起。 所以道教用香,从各个方面来看,无一不是为修行服务的。 更深层的来看,香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道的精神。道教以天人合一为至高追求,对于世间万物更是辩证地去观察,从而提出了阴阳理论,《道德经》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香道从原料采集、制香、烧香、闻香无不贯穿体现了这些追求朴素、内敛和平衡的精神。可以说香就是道,道就寓于香中。(编辑:忆慈)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李诚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