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养生就是养阳气 警惕损伤阳气十恶习(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医公众号 佚名 参加讨论

    六、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现代人的性生活比以前明显增多,这和是商业社会有关,因为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电脑、电视、书籍、杂志无处不在宣传男女之事,《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现在到处是可欲,目见耳闻使人体的肾阳长期浮越在外,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表现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七、工作烦劳,阳气外张
    现代人工作繁忙、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烦恼也增多。《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人体阳气依靠物质和精神的刺激长期在外工作,不知及时收藏休息,一方面会导致阳气的亏虚,另外,阳气太疲劳导致无力入阴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经衰弱,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
    八、物欲难止,壮火食气
    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是发展和消费,两者都在不断增加人的欲望,欲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壮火。《内经》提到“壮火食气”,故欲望也会消耗人体正气。《老子》告诫我们要少欲知足,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其实就是减少我们的欲望,从而节省阳气,不让其过早的消亡。《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得百岁而动作不衰。”少欲才是健康长生之道。
    九、滥用西药,抗生伐正
    当前国内道医医疗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性属寒湿,口服主要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而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管,还会伤及心阳,引起水气凌心证;激素则使人的肾阳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显,其实是肾阳的透支,损害到人体的远期健康;还有其他的化学药物若去除糖衣或胶囊后都呈苦味,苦味伤脾胃阳气。长期服用西药必定脾胃阳虚。
    十、清热养阴,中医流弊
    近五百年中医药的历史是温病学独领风骚,不可否认它的功绩,但它的盛行导致滥用苦寒清热,导致阳虚体质普遍。外感病大部分是感受风寒,有极少部分确实是热邪伤阴证,短期清热有效,但久用必伤阳气;而慢性病主要为阳虚证,或者阳虚为主要矛盾。故陈修园提出“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当代李可老道医也说:“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无一二。”当前滥用清热药的原因一方面为医生的辩证不精,另一方面则是用清热药比较“安全”,误用清热养阴药产生的副作用具有隐秘性,短期不会被发现,长期使用则大伤阳气。
    治病用药是治果,养生防病是治因,治病者事倍功半,防病者才能长治久安。扶阳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临床辨证用药上,更要体现在养生防病上,要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扶阳是大道,《中庸》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们普及扶阳的理念,是为了使大家远离损阳伤阳的行为思想,而获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