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清代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长兴 参加讨论

    第十论 刚柔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
    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沾、粘、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解析:
    刚与柔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对立关系,是相对矛盾又统一的,并能相互转化。按照阴阳学中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的原理,阴代表柔、阳代表刚,因为阴阳是可以相互转的,所以刚柔也是相互渗透的。练习陈氏太极拳强调先去僵求柔,然后再集柔成刚而后始能刚柔相济。
    
    刚柔并济才是妙手(资料图 源自网络)
    初学太极拳的人有的动作比较僵硬呆板,有的动作柔软无力,这两种现象都不能称之太极拳,真正的太极拳是应该做到“轻而不浮,刚而不僵”每招每式都要做到刚柔相济。衡量刚柔以什么为标准呢?拳论讲:“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尤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这就是说不能偏于柔或偏于刚。只有练到刚柔相济阴阳无差,才是达到太极拳的高级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