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古代被誉为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古代哲人的著作中富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庄子》就是这样.于丹《庄子心得》这部著作出版后之所以引起轰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一点是作者以大众化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文笔使大思想家庄子从古老的哲学著作中走到急需哲学食粮指点迷津的在现代化节奏中生活着的人们. 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般地重新认知我国古典哲学思想,深深体会到,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加需要朴素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伟大哲学思想的启发和引领.从心理学研究视角来看,《庄子》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 关键词:庄子;逍遥;心理学思想;积极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1)11- 0116- 03 1 积极心理教育的哲学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于上世纪 90 的年代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场重要的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E·P·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科学,”并认为这应该是其本质特征.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有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心理学渊源和哲学基础.就其哲学基础方面加以分析研究,旨在从《庄子》的哲学思想宝库中挖掘出一些对积极心理教育发展有用的哲学思想,因为有一点可以坚信,庄子之所以伟大,庄子思想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其中肯定有许多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的积极思想.挖掘出这些思想,对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将会给予巨大帮助. 积极心理教育思想根源比较复杂,从其观点中就可以看到实证主义哲学等不少哲学的影响.但总体讲,我们认为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两方面,即东方哲学和建构主义哲学.就东方哲学而言,我国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庄的哲学著作《庄子》中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庄子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思想十分深邃,言语风格无拘无束.他是战国时期的人物,终生生活于战乱纷争却为治国而求贤若渴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庄子隐居不仕,终其一生写出了其代表作《庄子》. 《庄子》在历代都被奉为经典.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传世作品应有五十余篇,但目前所见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是七篇“,外篇”十五篇,还有十一篇是“杂篇”.《庄子》通篇内容中对人的思想境界、人生哲学、认识自我、生活道路、顺乎自然、秉持本性、生活中的心态与状态以及“大道合乎自然”等众多自然与社会、思想与心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不乏十分丰富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 2 《庄子》中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 2.1 关于人生境界 庄子认为人的境界有大小.如于丹所言,他的许多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1],在《逍遥游》篇中,其核心命题便是境界的大小问题“.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2]庄子认为,真正的境界不仅仅存在于眼界,还存在于人们的心智之中,它更多的时候表现为生活里面许多实用的规则.宽阔的眼界决定了人的宏大境界,这种境界会使人跳出狭隘的自我,以更加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面对同样的事物之所以会联想到不同的用途与价值,庄子认为这就是境界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维角度和方式不同所致.人们常常因境界也即视野太窄而消极地去看待和评价事物;只有大境界和宽视野者才更能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和真正的价值.因此,如于丹所言,“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有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3] 如于丹所评价的那样,庄子不愧是一个伟大智者,它给人以智慧,教给人的是境界和眼光.拥有它们,我们就会把握住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永远不要一味地羡慕他人,而应该拓展一下视野回想一下自身的特质和优势是什么?自己的哪方面是不可替代的?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世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以宽广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自己与他人,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就会不必在意眼前的困难与挫折而会“风物长宜放眼量”,充满信心地根据自己的特质与情况去努力奋斗;你就不会单纯地羡慕他人而自叹不如;你的人生境界就会越来越高,你的人生价值会在宽广的境界里得以实现,……而这些,正是人生幸福的追求,也正是积极心理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2.2 关于超越自我 最初看到“超越自我”这几个字,是在三十多年前,它是源自我国围棋名将陈祖德的同名自传体著作.那时的陈祖德真是在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凭着强毅力而超越了自我,战胜和巨大困难与疾病,有作为于工作和生活.其实,人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谈到这个词,而在庄子的思想中也涉及到了这一点.庄子《逍遥游》中谈到过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是当时的天下明君,许由则是一个传说中的高明隐士.此则故事充分反映了尧“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态以及博的大人生境界和情怀.这就是真正的超越自我. 可见,超越自我的境界来源于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态.这种心态与心智归根结底却源自习惯化了的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悟.正如于丹所言:“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4]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按照于丹的理解,真正的大境界,用庄子的话说,叫做“旁礴万物”,它可以凌驾万物以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而且庄子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心游万仞”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就应该是“旁礴万物”境界的真实写照.当然,庄子最终的落点不是给你讲故事,而是给你谈人生“.人生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经历和悟性最终决定了你的眼界.”[5]如于丹所总结的那样“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态度来改变的.”这是对神奇足球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很好诠释,也说明了积极心理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对于人的工作与生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2.3 关于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人生一大难题,古往今来的许多仁人志士无不承认这一点.早在 3000 多年前,古希腊就有石刻上铭文“认识你自己”,[6]西方古希腊文明的曙光中重视研究人类自身价值的思想得以流露.大约在公元前 600 多年,古希腊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梭伦就提出了“毋过”思想,告诫人类要有“自知之明”.[7]相关言论在当时古希腊哲学思想中还有许多.在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庄子在此方面也有很高深的见解.在此,我们不去考证古希腊石刻与庄子的生活的年代是否大体一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重视认识自己方面,东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中却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足以说明正确认识自我在人类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 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8]而在《庄子》中,同样充满了关于“认识自己”的追问.庄子有时在梦中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有时又不断提出种种追问,到底天下什么才是最美的呢?“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9],庄子的寓言故事则明确地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10]因此,用心丈量自己的每一步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广阔的世界和深邃的内心,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学会不断涵养自己的内心,你就会逐渐做到真正正确地认识自己乃至修身养性,从而达到一个十分完美的境地. 2.4 路在脚下 著名作家柳青曾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还有许多名家学者也都纷纷对人生的道路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庄子也不例外.他借用寓言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无论人生的境遇如何,世上总有路可走,这路就在你脚下.在《人世间》、《德充符》等篇中都论述了同样的观点.这就要求人们不管自身的条件如何,内心世界要有一种人格力量,这种力量由智慧、善施、美德、毅力、自信等众多积极人格所构成,可以悄无声息地把人们吸引在他身边,这种吸引力也可称为“和缓的凝聚力”.①]把自身的积极个性和特质挖掘出来,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你就会发现,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竟如此美丽. 2.5 坚持与顺应 坚持内心秉性,主动顺应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达到通达的人生境界.这是《庄子》告诉我们的精辟观点.在《知北游》篇中,庄子曾提出“外化而内不化”的观点,意即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宁静不变.也如于丹所理解的那样,“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11]于丹对此进一步地加以理解,“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 现为处变不惊.”[12] 由此我想,庄子这种坚持与顺应的观点,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理论指导价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说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心理学则认为因为丰富多彩的个性缘由,世界上也找不到个性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正因为个性不一,才使人性丰富而多彩.同理,不管他人秉持什么做人原则,你自身必须要有原则地做人、处世,坚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与心态,放弃不积极、不健康的观念,你才能面对复杂生活而临危不乱.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顺应时代变化而不是处处想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由此看来,坚持与顺应应该是辩证统一的. 2.6 积极心态与积极状态 积极心态既是积极心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时代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急需要努力加以重视和培养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庄子》中对此也有过论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如何培养积极心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课题. 《庄子》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3]这体现出了庄子对人生时光如流水般迅速的感叹.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光中才能够使生命的效率得以提高呢?那就是“达生”.达,即旷达“.山多歧而树多枝,有所失必有所取,有所不为才会大有作为”,真正的旷达即“在生活中不去追求不必要的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会使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根据庄子言论,我们认为,积极心态应该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各自心理上所形成的习惯化了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对待主客观事物的积极视角、乐观看法和良好感受.乐观、积极、希望和爱心应是其主要特征.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纵观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看慌不择路的人们和快速飞奔的车流,浮躁心态不仅已经涌现在川流不息的街头,而且已经在现代人身上不言自明.因此,培养如庄子所言的积极心态已成为现代人的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积极心态的心理学机制应该来自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其中“自我意像”才是改变个性的关键,这从从事外科整容的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的体会中就能得到答案②.关于相关研究,最早应追溯到心理学产生时的三大使命,其中第二和第三个使命就已奠定了研究积极心态的必然性.③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对人性光芒的真实写照,也是积极心态产生的最早心理学依据.社会心理学重视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的研究,其中社会态度就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社会态度是积极心态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文化震荡的条件下,塑造积极社会心态已刻不容缓.当然,积极心态主要是积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虽然积极心理学刚刚产生不久,但对人性中积极因素的不断挖掘已成为它既定的研究主题与方向. 于丹把庄子“达生”的观点作如下表述颇有道理:“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14]“有一个坦荡的好心态,就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物做到最好.”[15] 因此,心态决定状态,决定心境.希尔指出:“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并不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他只是学会了不让自己沉溺其中.”学会“达生”,多看事物的积极方面并习惯化地做好如下方面,人就会产生积极旷达的心态.首先要树立积极目标.于丹曰,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决定了你的能力和胆识.”其次要善于不断调整心理.多用积极快乐向上的思想去暗示和激励自己.第三,多做的哲学思考,学会辩证思维.多作生活阅历正反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第四,学会包容和善待他人.多看人所长,客观积极地对待他人.第五,学会自强自立,这是立身之本,也是人积极进取的前提.第六,注重加强自我人生境界的完善. 2.7 关于养生与养德 现代人十分注重养生,并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种养生工程悄然兴起并已深入人心.但注重养生的同时,现代人也应该十分注重养德,当前对这方面却有所忽视.养生与养德应该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庄子对此也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关于“养生”之说,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以“庖丁解牛”为寓意,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庖丁解牛“合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何以至如此境界?用庖丁的话来说即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研究的是“道”而不是具体的技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境界与追求,尽管境界与追求如此高尚,但“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为解,如土娄也.”这里庄子以庖丁解牛为例,比喻做什么事情只要掌握其要领,做起来就会比较顺当.因此,在养生方面要像庖丁解牛一样提高主动性,把握养生的“道”、也即规律性,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动刀甚微,謋然为解”的最高境界.庄子在《庄子·达生》中指出,“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此言意即人饮食应有度,无度则是“过也”.现在看来,这句先哲之言不乏科学道理“.庖丁解牛”这段文字说明界间万物虽然错综复杂,但若善于顺应自然,并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的精神也不会受到损伤,其中有“文惠王言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说的正是此理.养生重要,但养德则属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养生的重要之“道”,只重养生而不重养德,养生也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因此,在养德的境界上,人的思想可以传承,养德的境界要远高于单纯意义上的养生,对于庄子而言,思想的传承要远远胜于单独的养生.在此方面,庄子的观点与儒家所崇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有相似之理,“修身”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庄子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住分分秒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在有限的时光中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注 释: ①凝即凝结,聚即聚集.凝聚力在汉语词典中意即指非常齐心,具有向心力. ②哲学家埃比克特图斯指出:“重要的不在于事情本身怎样,而在于人们认为它怎样.”马克斯威尔·马尔兹以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也作出了类似回答.马克斯威尔·马尔兹,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他通过几十年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现,改变一个人的不良面容,往往能使其个性发生戏剧性的突变.但也有不少病例,在手术后仍然保持自悲情绪, 好象他们还是生着一副丑陋的面孔一样.这使他深受启发, 从中发现了人外在的躯体形象与内在的“自我意象 ”之的特殊关系 ,由此提出了这样一种著名理论,即肉体形象的改变本身并不是改变个性的真正关键,而“自我意象”才是改变个性的关键. ③1879 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为开端,心理学正式从哲学怀抱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产生之初,它就把治疗心理疾病、开发人的潜能和增进人类幸福作为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或称三大使命.其中第二个使命“开发人类潜能”和第三个使命“增进人类幸福”就已经蕴含了研究人的积极心理课题.只是因那时心理学刚刚诞生不久,尚无法明晰这一课题而已.相关内容可见叶浩生主编的《心理学通史》、车文 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任俊著《积极心理学》等著作. 参考文献: 〔1〕〔2〕〔3〕〔4〕〔5〕〔8〕〔9〕〔10〕〔11〕〔12〕〔13〕〔14〕〔15〕 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11,12,14,23,24,31,32,32,60,61,77,78,84. 〔6〕〔7〕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序篇 )[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