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洪雅瓦屋山道教与蜀中少数民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张泽洪 参加讨论

     提 要:四川洪雅瓦屋山是张陵五斗米道平冈治教区,当地的青衣羌人是蜀中最早皈依道教的少数民族。本文探讨洪雅瓦屋山道教的源流,围绕五斗米道与青衣羌人关系,对五斗米道传教史有新的阐释,认为洪雅瓦屋山是道教发祥地。
     张泽洪, 1955年生,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
     主题词: 瓦屋山 张陵 五斗米道 平冈治
     四川眉山地区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是古代蜀中著名的道教仙山。瓦屋山以海拔2830米的气势,矗立在川西盆地。时至今日,作为四川境内唯一的国家森林公园,其清幽典雅的神仙境界,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瓦屋山是张陵在蜀中创教的据点,具有悠久的道教历史源流,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神韵。本文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展现瓦屋山道教文化的古朴风貌。
                       一、瓦屋山地区的青衣羌人皈依道教
     洪雅瓦屋山地处青衣江流域,秦汉时期的主要居民是羌人。这支羌人因生息在青衣江上游,人们称之为青衣羌。源自芦山的青衣江,因羌人归附汉朝,又称为平羌水。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在青衣江流域设立西部都尉。当时西部都尉有两个:一个治所在旄牛,专门治理青衣羌等少数民族;一个治所在青衣,专门治理当地的汉人。东汉延光元年(122年),改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羌人曾建立青衣羌国,顺帝阳嘉二年(133年),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书请求内附。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为治理青衣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开始设立洪雅镇。北周在军事要地设立军镇,洪雅镇就属于这种军镇,此为洪雅命名之始。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始改洪雅镇为洪雅县。洪雅处于西南民族走廊地带,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纵贯境内,是各族文化交汇之地,有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遗存。根据近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青衣江流域汉晋时期的墓葬和遗址甚多,东汉大型墓前石刻的数量,更是居四川全省之冠。
     东汉顺帝(126-144年)时,张陵入蜀传教,开始建立道教教团的创业活动。张陵为青衣羌多姿多彩的文化所吸引,他率弟子奔赴青衣江流域,建立起平冈治教区,青衣羌人很快受大道的感化,成为奉道的五斗米道道民,洪雅瓦屋山道教源流从此产生。从张陵蜀中传教的历史可以看出,青衣羌是最早皈依五斗米道的少数民族,平冈治是张陵早期传道建成的道治。因此,洪雅瓦屋山道教源远流长,实为巴蜀道教发祥地。
     张陵之所以选择巴蜀传道,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蜀中自秦汉以来,就盛行黄老之学,这里民风淳朴自然,老百姓容易接受教化。当时巴蜀在中原人眼光里,被视为西南夷居住之地,这里少数民族的祭祀巫风兴盛,有利于创建道教的经法制度。东汉的巴蜀地处西南一隅,远离东汉统治者的中心,在巴蜀创建道教教团,不容易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正因为如此,张陵审时度势,进入蜀中传播道教。
     张陵在洪雅瓦屋山传道,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立于洪雅县易俗乡的《张道陵碑》。作为五斗米道的一通重要碑文,此碑在宋代就引起金石学家的注意,南宋洪适将碑文收录入编撰的《隶续》,并著录为《米巫祭酒张普题字》。《隶续》卷三《米巫祭酒张普题字》载:
     熹平二年三月一日,天卒鬼兵胡九□□,仙历道成,玄施延命,道正一元,布于伯气,定召祭酒张普,盟生赵广、王盛、黄长、杨奉等,诣受微经十二卷,祭酒约施天师道,法无极才。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记载:洪雅碑记有“汉灵帝时《张道陵碑》”,注文说“在洪雅县易俗乡,上有熹平二年三月一日等字”。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十一《洪雅县》述《张道陵碑》,亦沿袭《舆地纪胜》之说。《舆地纪胜》记事多采民间传说,书中记载的《张道陵碑》,就是《米巫祭酒张普题字》。这说明《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文,当地民间俗称为《张道陵碑》,这正好是张陵在洪雅影响力的反映。这通碑文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是张陵五斗米道仅存的唯一碑文,是张陵在洪雅传道的重要证据。洪适《隶续》注文说此碑“字画放纵,欹斜略无典则,乃群小所书”。洪适对碑文的考释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碑文的书法乃一般民众所为,因此字画放纵无典则,不似汉代文人书法那般典雅。这正符合张陵蜀中传道的实况,张陵主要在下层民众中传道,那些奉道的洪雅五斗米道信徒,在封建士大夫眼中自然属于“群小”。注文还称碑文是“诸张妖党相传授之约”,明确判定它是三张五斗米道传道的盟誓。这通碑文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是五斗米道在洪雅活动的客观记录,是张陵五斗米道道法制度的真实反映。
     碑文中的祭酒张普,是平冈治的道官。张陵时期的五斗米道,已经初步建立起道官制度。张陵在二十四治中,每一个道治设有治头大祭酒,或称为主者职治祭酒、主者祭酒。作为中央教区的阳平治,还曾设立左右监神治头祭酒。治头大祭酒下辖若干祭酒,这些祭酒直接管理道民。平冈治祭酒张普与诸盟生立碑盟誓,相约要传播天师道。从此情况推测,张普或许是平冈治的治头大祭酒。
     张陵时期的道教有多种名称,因其收取信米五斗的特征而称五斗米道,因天师张陵而尊称为天师道,因传播正一盟威之道而称为正一道。在张陵祖孙三代传教时期,民间多称为五斗米道,这是民间对此派道教的俗称。授是五斗米道祭酒向道民传道的主要方式,所以祭酒张普约施天师道的内容,应该指早期正一道的授。按照早期正一道授的要义,只有得法的传授才可以称“仙历道成”,只有得法的保佑才可以长生延命。张陵开创的早期正一道,确有向四夷授的规定。《正一法文太上外仪》有四夷受科本格式的范文:
     四夷云:某东西南北四方荒外,或某州郡县山川界内,夷狄羌戎姓名,今居某处,改姓某,易名,某年岁月日时生。叩搏奉辞:先因丑恶,生出边荒,不识礼法,不知义方,秽之中,善根未绝。某年月日时,为某事,随某事得来中国,闻见道科,弥增喜跃。含愿活,凭真乞生,依法赍信,奉辞以闻。伏愿明师特垂矜副,谨辞①。
     碑文中的胡九称天卒鬼兵,说明他是一个奉道的道民。在张陵五斗米道时期,“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②碑文大略反映出这样的历史事实:胡九因皈依道教而授此人此事在当地或许有特殊的意义,因此祭酒张普与诸盟生立碑纪念。此碑立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此时已是五斗米道在洪雅的发展时期。至东汉末年大乱之时,洪雅五斗米道的势力更为壮大,这从《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可以看出,碑文说:“季世不祥,米巫凶虐,续蠢青羌,奸狡并起,陷附者众。”此碑建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上旬,立在芦山县城南七里的石马坝樊敏墓前,是旌表巴郡太守樊敏政绩功德的墓碑,此隶书墓碑就在樊敏墓前二石马的东侧。樊敏碑在宋代开始受到芦山县令的重视和保护,因此原碑今得以幸存于世。樊敏碑文揭示了这样的历史事实:洪雅、芦山五斗米道势力强盛,皈依五斗米道的青衣羌人,乘东汉末年之乱世而起,用武力扩张五斗米道的地盘,使更多的人皈依了五斗米道。大约在同一历史时期,张鲁率领五斗米道信徒,趁汉末天下大乱之际,从巴地起兵攻占汉中,控制了巴郡、汉中地区,建立了五斗米道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洪雅的青衣羌五斗米道信徒的起兵,可以视为对张鲁汉中政权的响应。
                                二、道教平冈治与少数民族
     张陵在蜀中的创教活动,汉安元年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后世的许多道经中,张陵的创教活动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称张陵的道法经书得自太上老君传授。至于太上老君授经的时间,各道书都说是汉安元年。《老君音诵戒经》托老君之口说:“吾汉安元年以道授陵,立为天师之位,佐国扶命。”③按照道经的神秘说法,五斗米道的主要经法制度,几乎都在这一年确立。
     首先是张天师称号的命名,开始于汉安元年。《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说:“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为人之师。”④唐朝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说得更清楚:“汉末,天师张道陵精思西蜀,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⑤汉安元年(142年)五月一日,成为张陵天师称号的命名日,因此张天师就具有神圣的意义,不同于道教其他的天师,这显然是宗教神学的说法。
     五斗米道所行的正一盟威之道,蜀中二十四治教区的组织形式,也在汉安元年创立。《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说:“道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于蜀郡临邛县渠停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与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布玄元始气治民。”⑥道教认为得玄元始气的是种民,而只有道治的道民才是种民。《老君音诵戒经》托老君之口说:“吾本授二十四治,上应二十八宿,下应阴阳二十四气,授精进祭酒,化领民户。道陵演出道法,初在蜀土一州之教,板署男女道官,因山川土地郡县,按吾治官靖庐亭宅,与吾共同领化户民,劝恶为善。”⑦对道教二十四治的象征意义,佛教人士的说法略有不同。唐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僧事并表》说:“后汉顺帝中,有沛人张陵客游蜀土,闻故老相传云:昔汉高祖应二十四治祭二十四山,遂王有天下。陵不度德,遂构此谋。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治观之兴,始乎此也。”⑧
     五斗米道向道民收取信米五斗的教规,也在汉安元年开始实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阳平治》以天师张陵之口说:“吾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从汉始皇帝王神气受道,以五斗米为信,欲令可仙之士皆得升度。”⑨洪雅地区的青衣羌人,自然遵行信米五斗的教规,从统治者“米巫凶虐”的诬称,可知他们是交纳信米的五斗米道道民。
     汉安元年是汉顺帝的年号,汉顺帝刘保在位时,一共有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五个年号。按照道书神秘的说法,汉顺帝第四次改元的汉安元年,成了道教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金石萃编》收录《仙集留题》的东汉题词,内容是“汉安元年四月八日会仙友”,此题词刻写在简州(今四川简阳)逍遥山石室,题字隐约透露出五斗米道的信息,可以和道经中张陵汉安元年得道之说相印证。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在汉安元年,张陵在蜀中的创教活动确乎有了进展,才会有蜀中大会仙友的盛会。对张陵入蜀传教的时代,《三国志》、《后汉书》都记载为东汉顺帝时期,此石刻题字为史书之说提供了佐证。
     张陵蜀中传教的主要业绩,是建立起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用道治的方式组织起奉道的民众。以张陵创立道教的热情,必定亲自前往瓦屋山地区传道,犍为境内平冈治的设立,洪雅易俗乡《张道陵碑》的传世,都可以诠释张陵瓦屋山的传教活动。促使张陵前往洪雅瓦屋山的动因,是他用大道教化“四夷”的志向,更有青衣羌人淳朴民风的吸引。张陵以宗教家济世度人的情怀,用救度青衣羌人的实际行动,奠定了在少数民族中传道的格局。张陵教化“四夷”的思想,为后代道门人士遵行,因而在历代道教经典中,都有关于吸纳少数民族入道的教义。南北朝道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天师教》说:“观视百姓夷胡秦,不见人种但尸民。”同经之《大道家令戒》亦云:
     胡人叩头数万,贞镜照天,头剔须,愿信真人。于是真道兴焉。非但为胡不为秦,秦人不得真道○10。
    文中“夷”、“胡”皆指少数民族,“秦”则指汉人。北周道经《无上秘要》卷七《二十四职品》载:大都功要主管“秦胡氐羌蛮夷戎狄楚越”○11。《无上秘要》卷五十载:斋醮科仪的“出官”仪格,要出“东九夷胡老君,南八蛮越老君,西六戎氐老君,北五狄羌老君,中央三秦伧老君”○12。唐宋时期科仪经书的“出官”仪格,都有请出“四夷”神将吏兵的内容,说明在道教的神仙世界中,包括少数民族的神。唐代道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主张对“夷狄”、“蛮戎”,要使之“心修正道,渐入仙宗”○13。杜光庭《广成集》亦说:“夷蛮戎狄,皆知慈育之深。”○14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主张使道法“至戎蛮夷夏正化不及、日月不照之地”○15。《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有“治化中国,旁摄四夷”之说○16。《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六十六说:“凡人世四夷八蛮、九州十道、六戎五狄”之人,都在道教的救度范围○17。明代张宇初《岘泉集》,亦立有“道化四夷品”○18。道经中所谓的“四夷”,是沿袭儒家的说法,泛指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合称为“四夷”○19。上述道经的记载,说明道教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承袭张陵救度青衣羌人的传统,重视在少数民族中传播大道。
     张鲁汉中政权时期,五斗米道形成庞大教团,使早期道教趋于极盛。南北朝道经《赤松子章历·收除虎灾章》说:
     重请九夷、八蛮、六戎、五狄、三秦君,各随方位,春夏秋冬,与某家宅之将军二十四吏兵士三十万人,勤加营护一切众生,并令扫荡○20。
     六朝道经《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唐代道经《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阅醮仪》等经典,动辄就召出数十万少数民族神兵。这种宗教式的想象造构,或许就出于对早期道教兴盛局面的向往憧憬。在早期正一道的阅仪经典中,要随品请出法中五方四夷少数民族老君的兵马,如太上正一大斩河邪,要出“中五十领将军,胡、越、氐、羌、伧等老君虎贲将士”○21,其中羌老君的兵马就有五十万人。五方居中的是三秦伧老君,此象征居于中原的汉民族,而居东南西北四方的四夷,则象征居于周边的各少数民族。
     五斗米道二十四治的治所,在历史上曾经屡有迁徙。教化青衣羌人的平冈治,就是数次迁徙的一个道治。平冈治早期治名灵泉治,始建于芦山之灵泉,此地是青衣羌人活动中心,随着青衣羌人东进,平冈治迁移到洪雅境内。此后平冈治又一度东迁,《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记载:“平冈化,在夹江县西十五里,本名平羌山。”最后,平冈治迁徙至新津,《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四治》平冈治注:“山在蜀州新津县,去成都一百里,昔蜀郡人李阿于此山学道得仙。”○22从平冈治治所的迁徙东移,反映出五斗米道传教中心逐渐转移的趋势。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在三张五斗米道以后,道治的组织形式已逐渐为宫观代替。但二十四治旧址的多数宫观,仍然保持着旺盛的香火,甚至人们还沿袭二十四治的名称。唐代文献称为二十四化,是因为避唐高宗李治讳而改。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居蜀中时,曾游历二十四治的一些道观,有感而写下怀念张陵创教业绩的诗文。
                               三、瓦屋山是养生修道的仙山
     洪雅瓦屋山的得名,是因为其形状象瓦屋。瓦屋山在二十四治教区内,以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气场,成为道教养生修道的仙山。西汉刘向撰《列仙传》,记载夏商周三代至西汉成帝时期七十位仙人的事迹,这些早期修道的列仙,都是独自深入名山,养生修炼成就仙道。《列仙传》的修仙事迹,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对神仙思想的追求。西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仙”字为“长生仙去”,其字形表示人在山上。道教养生修炼要远离尘世,洪雅瓦屋山清幽的环境,就是适于养生修仙之地。东晋葛洪《抱扑子内篇·金丹》说:“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道教认为名山有正神主持,可以帮助炼成仙药。道教的修炼方术、金丹大道,创始于张陵传道时期,道经记载张陵在龙虎山、青城山都曾炼制金丹,瓦屋山水美、山奇、林幽、景异,正是他修炼仙道的好去处。
     据《舆地纪胜》记载:洪雅境内修道的仙人有葛由、鬼谷子、李阿、尹真人、瞿君、葛仙翁、句度、皇甫坦、陶道人、回道人、尔朱真人、落魄仙、黄观福。葛由是一位修仙的羌人,相传周威王时葛由在蜀中出现,蜀中王侯追随他上绥山,最终都求得仙道。因此民间有谚云:“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绥山在峨眉山西南,属青衣羌活动范围,《列仙传》葛由的传记,似乎有所根据。洪雅境内以瓦屋山为中心,形成多处修仙养生的灵境。其中之一是隐蒙山:晋代处士庞居正,字隐蒙,曾选择此山隐修得道,当地人称之为隐蒙山。其中之二是主簿山:传说李家道的李阿为洪雅主簿,在洪雅东南二十里山中养生修道,炼制金丹,人们称之为金釜山,又以官职称为主簿山。宋张端义《贵耳集》说:“谢道人,嘉州洪雅人。”唐宋元明时期,洪雅瓦屋山道教不绝如缕。直至清末民国年间,洪雅瓦屋山还有道教宫观遗址三十余处,其中最著名的太清宫,奉祀香火的道士有十余人。
     在张陵入蜀传教的后期,开始向巴郡拓展五斗米道势力,进入巴郡阆中云台山,致力于在人中发展信徒,张陵最后即羽化于云台山○23。《华阳国志·汉中志》说:“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五斗米道的平冈治虽然从青衣羌地区东移,但张陵传播的道教思想,却在洪雅瓦屋山深入人心。瓦屋山地区民间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到蜀中寻找青羊之肆,最后老子在瓦屋山升化。因此,人们将瓦屋山称为君山、老君山。这种民间的老子传说,实际是民众道教信仰的反映。因为老子是道教的教祖,道经声称张陵的道法,得自太上老君的传授。
     至今在瓦屋山还有这样的风俗:瓦屋山中建有一些笋棚,里面备有米、盐、柴、灶,供过往的猎人、采药者及路人取用,过往者也总是根据自己需要,适可而止地予以补充。这显然是五斗米道义舍的遗风。《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记载五斗米道:“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则病之。”洪雅瓦屋山的义舍民俗,可以看出五斗米道制度的深远影响。
     瓦屋山地区的民居,在建造房屋时必雕刻一条木鱼,悬挂于屋檐下作为辟邪装饰物,这种图腾饰物风俗的渊源,来自五斗米道对水的崇拜。《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载五斗米道的请祷之法说:
     书病者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五斗米道的天地水三官信仰,是道民常行的请祷之法。五斗米道对水的信仰,衍生出对鱼的崇拜。《华阳国志》卷八说:
     咸宁三年春,刺史浚诛犍为民陈瑞。瑞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瑞自称天师,徒众以千百数。
    陈瑞手下有祭酒领导信众,并有道民活动的传舍,显然属于蜀中天师道的流派。瓦屋山地区民居悬挂木鱼的习俗,或许是陈瑞天师道鱼崇拜的遗风。洪雅民间相传瓦屋山夜有神灯,道教青城山同样有神灯的传说,认为是仙道的灵异显现所致。
     洪雅所在的犍为郡,其秀丽神奇的山水,自古以来为文士所称道。李章嘉《望亭记》说“犍为江山为西蜀最”。任熙明《万寿寺碑》说:“犍为邈在西南之隅,江山秀丽,草木敷荣,号两蜀佳处。”○24瓦屋山作为道教的仙山,在古代诗歌中不乏咏诵的诗篇。北宋苏轼《寄黎眉州》诗曰: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苏轼当时四十岁左右知密州,他在密州所属的胶西县,写诗遥寄任眉州知州的黎婷,此诗将瓦屋山和峨眉山对举,诗人梦回萦绕的家乡山水,就是瓦屋山、峨眉山的胜景。南宋陆游《赋荔枝》诗曰:“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柯裂地来。”陆游在代理嘉州政事期间,曾登临岷江边的荔枝楼,望见远处的瓦屋山耸立云间,而平羌江水奔腾而来,有感而写下寄情山水的诗句。黄然《题涪翁亭》诗曰: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
    此诗与苏轼诗相呼应,诗中将乌尤与洪雅对举,意在烘托洪雅如画的景色。
     发源自瓦屋山的花溪,与青衣江水汇合,冬季在此地可眺望瓦屋山雪岭,范忠宣诗曰:“云堆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李焘有诗曰:“瓦屋如庑平,金仙辟光景。”两首诗描写瓦屋山仙景,有异曲同工之妙。眉州历来被称为多士之邦,李焘是眉州丹棱县人,这位南宋著名的文士、历史学家,为瓦屋山神仙境界所吸引,挥笔写下了咏诵瓦屋山的历史诗篇。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向达认为:五斗米道思想原出于氐羌民族;蒙文通教授撰文指出:五斗米道原行于西南少数民族。本文对瓦屋山道教源流的探析,揭示出瓦屋山道教与青衣羌人的密切关系,证明前辈学者所说不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瓦屋山民间还有早期正一道符箓的流传,瓦屋山溶洞中还有仙人养生修道床灶的遗存,它昭示出瓦屋山是道教发祥地,是道教养生修道的名山胜景。
    ①《道藏》第32册第207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②《三国志》卷8《张鲁传》。
    ③④⑥⑦⑨⑩《道藏》第18册第210页、第236页、第236页、第216页、第238页、第236页。
    ⑤《道藏》第24册第815页。
    ⑧《广弘明集》卷12。
    ○11○12《道藏》第25册第335页、第183页。
    ○13《道藏》第17册第9页。
    ○14○20《道藏》第11册第241页、第194页。
    ○15《道藏》第30册第934页。
    ○16《道藏》第2册第31页。
    ○17《道藏》第3册第990页。
    ○18《道藏》第33册第342页。
    ○19《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纹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
    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21《太上正一阅仪》,《道藏》第18册第288页。
    ○22《道藏》第22册第208页。
    ○23张泽洪《五斗米道命名的由来》,《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4期。
    ○24《舆地纪胜》卷14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