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儒道人文智慧的辉光——《论语》、《孟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詹石窗 参加讨论

     “……她告诉我,《论语》、《孟子》、《庄子》已列入今年高考考试范围,因此,约我就这三部古代经典写一篇通俗文章。开头,我有点为难,因为自己对这些典籍虽然有所学习,但真要将其知识系统与思想精华进行准确而通俗的介绍是不容易的,所以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答应。
     在这五天时间里,虽然有不少事务缠身,但我尽量排除干扰,认真思考着如何写出一篇让广大读者能够看懂的通俗文章来。经过一番琢磨,总算有些感想……”——詹石窗
     本文作者:
     哲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
     前些天,我在前往漳州校区的途中,突然接到编辑年月女士的电话,她告诉我,《论语》、《孟子》、《庄子》已列入今年高考考试范围,因此,约我就这三部古代经典写一篇通俗文章。开头,我有点为难,因为自己对这些典籍虽然有所学习,但真要将其知识系统与思想精华进行准确而通俗的介绍是不容易的,所以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答应。小年急中生智,给我“带上高帽”,她说:“您是博士生导师,又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研究古代道家与儒家经典数十年,如果您能够拨冗撰文在《海燕》发表,那不仅可以让高考学子和广大爱好者有所收获,而且是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小年如此诚恳,我想不能再推托了。所谓恭敬不如从命,我答应在五天之内写出拙稿来。
     不瞒诸位,在这五天时间里,虽然有不少事务缠身,但我尽量排除干扰,认真思考着如何写出一篇让广大读者能够看懂的通俗文章来。经过一番琢磨,总算有些感想,现在就结合相关的知识,就这三部经典著作略作介绍。
     《论语》: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源头
     作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论语》是一本记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时人、弟子之间应答的书。《史记》等书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到了二十六岁时,才当了一两回小官,负责管理仓库和畜生之类;但孔子博学,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将其子弟送来当门徒。中年时孔子做了三个月司寇,以后则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工作,《论语》正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和社会活动的言行记录。
     一般认为,《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今天我们看到的二十篇《论语》通行本是经过东汉经学家郑玄等人仔细校勘过的。历代注释《论语》的著作很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北宋刑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以及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论语》内容丰富,但归结起来,其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在孔子心目中,“仁”的含义就是“爱人”。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论语·颜渊》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论语·雍也》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来讲就是:自己欲立、欲达的事情,也使别人立和达;自己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自己的事情,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拓展到政治方面,就形成了以“德政”为根本的政治理念。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强调从政者要有德性,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就像北斗星一样,恒守一处,而众星环绕,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学说的基调。
     怎样实施仁学呢?孔子认为应该由“礼”入手。《论语·颜渊》引述孔子的话说:“克己复礼为仁。”鉴于春秋时代社会秩序的破坏,孔子力图通过“礼”的文化建设来调整、改善社会关系。他倡导“中”与“和”的圣功修养方法,“中”就是以正确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情感的发源处涵养德性,不断提升人生道德境界;“和”就是使情感活动维持“中节”的程度,从而协调身心关系,既让人的正常情感得以宽松地抒发,但又不使之过度。从个人内心的修养出发,孔子进一步提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形成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著名论断。孔子讲的“君子”是儒家人格完善的理想典型。作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君子在社会中是友好相处的典范,但这并非意味着“和稀泥”,而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原则的。孔子的仁礼之论蕴含着尊重个性与群体协调的思想,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宁心静气地面对问题和做出理性判断,包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与政治哲理。
     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教育上就是以“六艺”为基本教材,引导学生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并且增强体质。《论语·述而》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所讲的“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号称“六艺”。相对而言,六艺中的礼、射、御可视为修身法门,而乐、书、数则可以看作修性法门,这些科目的学习具有提升人文素质的意义,它们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和善性良知,故而具备道德涵养、知识增长与身心健康的综合功能。
    《论语》一书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自秦汉以来到清朝,它一直是文人士子的人生教科书,从政的官员也几乎都从中汲取管理智慧,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据《宋史》以及一些杂记性文献记载,赵普出身比较贫苦,年轻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了宰相以后,他发奋弥补,每逢面临重大问题不能解决时,就先把问题搁下来,回家读书。据说当他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办法就有了,因为他曾经向宋太宗说自己平生所知不出《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以至于后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流行。查阅《四库全书》,有不少著作都讲述了这个故事,例如周琦的《東溪日談録》、周召的《双桥随笔》、王士祯的《居易录》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可见人们对此是很欣赏的。
    赵普的故事只是古代政治家崇尚《论语》的一个小例证。如果放开眼界,查考更多的古代文献,就可以发现《论语》对于社会生活的渗透是相当广泛的。该书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言辞化为成语,长久地影响着每一个说汉语的人。不仅如此,《论语》还远播世界,尤其是我国周边的许多国家,至今仍将《论语》中的一些重要思想作为社会秩序原理,从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孟子》:阐发儒家仁政思想的代表
    在儒家经典中,《孟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作者孟轲(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系鲁国孟孙氏之后裔。孟子自幼丧父,且家庭贫困。他能够有大成就,这首先应该归功于母亲的教导。刘向《列女传》记载,孟母知书达礼,为了教育儿子成材,相当注重选择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史称孟子“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先是居于坟场附近,所以小孟轲就模仿着建造坟墓;继而迁居闹市,小孟轲又学商贩做买卖;最后迁居于城东的学宫附近,小孟轲从此受到礼乐熏陶,学业大有长进。孟母细心教子,这是孟子成材的家庭原因。
    孟子的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到过梁国、齐国、宋国等许多地方,力图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但却未能得到诸侯采纳,于是孟子退居讲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正如《论语》一样,《孟子》一书在秦汉以来受到学人高度重视,诠释之作蜂起,主要的注本有东汉赵岐《孟子注疏》十四卷,南宋朱熹《孟子集注》七卷,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三十卷等,另有今人杨伯峻作的《孟子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系学习《孟子》的较好版本。
     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传人。孟子侧重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仁学”。孟子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采用先进耕作技术,不夺农时,增加生产;在农闲时进行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民风。他认为人人有仁心,人人都能成为尧舜,由此推导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可能性。在孟子看来,施行仁政的最重要精神就在于保护人民,他在《梁惠王上》篇中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在各种“保民”措施中,又以养民与教民为根本。“养民”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教民”主要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开启老百姓的智力。
    孟子的“仁政”主张,既有“民本”思想基础,也有人性论基础。首先,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他在《尽心下》篇中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为如果得不到人民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地位就都将落空。其次,孟子的“仁政”也与其性善论有密切关系。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天赋本性,那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把这些属于天赋的人性视为仁义礼智的四个发端,简称为“四端”,认为积极地扩充“四端”,可以保持本性的善良。不过,孟子也看到,尽管人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人性的发展是有差别的。只有坚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善端,才能够成为君子;反之,就会成为小人。
     基于仁政的实施目标,孟子建立了以“尽心”、“养性”、“事天”、“立命”为内容的生命道德哲学。“尽心”就是要使人心从外界认知活动回到内在省思层面上来;“养性”就是要人们培养浩然之气,通过诚其本心而养其正气;“事天”就是要人们处理好天人关系,使人的仁义道德与天地一气相通,达到“万事皆备于我”的天地合一境界;“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生命道德哲学,阐述了养气的方法和人与天和谐一致的路径,体现了养生与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在儒家传承系统中,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素有“亚圣”之称,故而其著作也具有很高地位。宋代朱熹作《四书集注》时把《孟子》作为基本经典予以诠释,教授门徒,从此《孟子》广为流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要熟读《四书》,《孟子》作为《四书》选定的文本之一,当然也是士子们用功学习的儒家范本。作为仁政理论基础的“民本”思想至今在政治决策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庄子》:天人合一的精神畅游
     在孟子大力宣传仁政思想的时候,道家学说也蓬勃发展起来,庄子及其门徒正是推动道家学说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理论活动所留下的重要成果就是《庄子》。
    顾名思义,《庄子》一书缘起于庄子(约前355~前275年),他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司马迁《史记》记载,庄子,名周,字子休,蒙人。庄子生逢乱世,做过漆园吏一类小官,管辖着上千亩的漆园。但因官卑职低,“薪水”太少,庄子不得不再“兼职”编草鞋,以维持生计,有时就不免穷困潦倒。一次家中无米下炊,庄子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对庄子说,等到谷子成熟收获的时候,可以借给你十担八担的。庄子回答说,你没有看见那在即将干涸的小溪中挣扎的鱼儿吗?它恐怕等不到你引来东海之水就“呜呼哀哉”了。言外之意是:你现在只要给我一升水就可以使我活下去,否则就只能在干鱼市场上见到我的身影了。由此可见,庄周是一个性格傲岸的人物。
    庄周的思想,主要反映于《庄子》一书中。今天所见到的《庄子》共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据前人考证和推测,当今传世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在魏晋时期五十二篇古本《庄子》及其各种选注本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庄子》一书并非全为庄周所作,而是庄子及其学派的学术结晶。不过,司马迁则肯定庄子著书十万余言,列举了外、杂篇中的《渔父》、《盗跖》等。近些年来湖北出土了汉代竹简《盗跖》,又加深了庄子不仅作了内篇,而且外篇和杂篇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有可能为其所作的印象。
    作为道家代表作之一,《庄子》必然要论及“道”。不论是内篇,还是外篇、杂篇,有关“道”的性状、功能的描述相当之多。毋庸置疑,《庄子》关于“道”的自然性、永恒性、化生性、利他性、谦下性的看法主要是对老子《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然而,从思想旨向来看,《庄子》与老子《道德经》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如果说《道德经》侧重于从本根意义来陈述“道”的实在与运化,那么《庄子》则侧重于从主体性的角度阐述修道的可能性和具体操作法门。在《庄子》看来,像广成子那样的真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善于修道,最终与道合真,所以才称作真人。
    照《庄子》的看法,修道的基本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一方面,了解道的自然本性和运行规律,另一方面注意与道的节律合拍。《庄子·养生主》有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即表明顺道养生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庖丁说自己最初解牛时眼睛是看见全牛的,但在三年之后就看不到全牛了。这时候解牛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刀起刀落,运用自如,虽然目无全牛,却是胸有整体,之所以达到这样的境地,是因为庖丁解牛已经靠“神遇”了,他完全“依乎天理”,没有丝毫的人为因素,故合于刀艺之道。这虽然是一个技艺故事,但《庄子》的用意却不在技艺上,而是暗示“进乎技”的理趣,所谓“进乎技”并不是告诉人们在技巧上如何精益求精,而是强调超越技术的意义。在《庄子》看来,从整体上把握自然之“道”远比技法操作重要得多,这显示了《庄子》于“技艺”中修道、悟道的思想旨趣。
     根据《庄子》的思路,修道是有境界的。对道的理解不同,境界也是不同的。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庄子·大宗师》说:“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所谓“与天为徒”也就是与天合一。一方面,天与人是“相类”的;另一方面,天与人是相通的。所谓“相类”是说天与人是同质的,都由基本的原质气组成,所以能够达到“游乎天地之一气”;所谓“相通”是说天与人作为整体而存在,人可以突破自我形体的局限,而与宇宙万物相互感通,交互作用。沿着这样的思路,《庄子》认为人的精神可以无限扩张,以至于无限。《庄子·逍遥游》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庄子笔下,巨鲲化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畅通无阻,展示了一个修道者无限的心灵空间,而“梦蝶”的故事则象征人与物无间的精神世界。你看,庄老夫子面对蝴蝶,不知道是自己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化成自己,进入了一种“齐物”的状态,在这里自我中心的格局被破除了,而平等精神却因之而显露出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却又是十分固执的,万物纷扰,五官乱性,世俗人群,随波逐流,自我的本真逐渐迷失,于是成心、偏见占据了心灵。《庄子》认为,修道就是要破除固执之心,找寻迷失的真我。为了回归淳朴,复位本真,《庄子》提出了许多修道的方法,例如“坐忘”、“心斋”等等。按照《庄子·大宗师》的说法,“坐忘”的特点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弃了本体,忘掉了智识,和大道融通为一。至于“心斋”,按照《庄子·人间世》的描述,就是要使心志专一,排除杂念,既不用耳去听,也不用心去思考,而是用“气”去感受。不论是“坐忘”还是“心斋”,其基本精神旨趣都是破除有执,由实入虚,以至于混沌。
     仔细品味《庄子》,我们不能不惊叹其内容的丰富多彩,也不能不被其深邃的思想和畅游的精神境界所吸引。自战国以来,《庄子》建构的精神空间使无数人获得了心灵的安顿,而其磅礴的气势和“率情任真”的风格则让中华文化大观园更加生机勃勃。宁心静气地研读《庄子》吧,人文智慧的源泉将在你的心灵流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