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历史上溯年代久远,自炎黄启教,老子留经,再到汉代张天师立信创教,道教从无到有,再到形成完成的教团组织,历经了一段非常漫长的时期。其在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道教内涵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不合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及其与中土文化的大融合,道教的处境越显尴尬。此时出现了一位敢于创新改革的道人,其名陆修静。他针对当时道教的时弊,大胆提出了改革道教的倡议,从而为道教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天师道部分符篆(资料图:图源网络) 陆修静是谁? 陆修静是刘宋时期天师道的一大宗师,他是早期《道藏》的编辑者,同时也是道教斋戒与仪范的制定者。在陆修静的修道理念中,他认为修行应该以戒律为本,在尊奉老君信仰的前提下,教徒要时常礼拜诵经,并通过斋醮之法为世人百姓祈福消灾。也正是因为陆修静祖师对道教改革的卓越贡献,才使得天师道摒除了组织杂乱的民间信仰特色,从而正式走上一条利世济民的宗教之路。 陆修静(资料图:图源网络) 陆修静为什么要改革天师道? 1、天有异象 陆修静作有《陆先生道门科略》,其开篇就提出“太上老君以下古委怼,淳浇朴散,三五失统,人鬼错乱,六天故气,称官上号,构合百精及五伤之鬼,败军死将,乱军死兵。”大意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天地之间的正气、德气逐渐丧失,人们不再以淳朴爱人之心为根本,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出现了错乱颠倒的现象。因为人间祭祀典制趋于混乱,导致神鬼乱行,并且扰乱了人间秩序。 凡遇异事,必有异象。天地以自然为基,自然以人序为表化,当天地之间出现异常之事,说明人间必有不常之法。陆修静作为道教一大天师,以自身修行感知到世道将乱,所以才提出要改革天师道的想法。 天有异象(资料图:图源网络) 2、教民乱制 上有异象,下有异常。其时,教内人士的一些做法也不和规矩,遂使人乱了信仰,导致道民与俗人无异,所以此时更需要去做拨乱反正的工作。 《道门科略》中提到:“若非五腊吉日而祠先人,非春秋社日而祭社灶,皆犯淫祠。”陆修静祖师指出,当时人们祭祀之事完全乱了礼制,所以才会“积疾困病,莫不生全”。 天师创教时,曾设立祭酒制和道官制来管辖道民,并且为每一个入道的弟子设立道籍。为了方便管理,每年设立三会日为道民到本师治所缴纳命信和增删道籍的日子。只有道籍准确,道官才能考校其功过,然后藉此上报天曹,启请天神保佑其家宅平安。但在当时,教内组织渐趋于混乱,各种科律几近废除,道民不但三会日不参加集会,甚至也不上报道籍和缴纳命信。更有一些道官不能以身作者,“佩箓惟多,受治惟多,受治惟大,争先竞胜”,逐渐开始向浮夸腐败的风气转化。 以上种种迹象说明,祖天师所推行的祭酒、道官制度和当下民风有脱节之嫌,所以为了清正教内风气,陆修静撰文《陆先生道门科略》,提出对天师道进行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