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数典问祖丨当隐士随便藏起来就没事儿啦?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种方 参加讨论

    
    
    文/种方

    隐逸到底安不安全?
    有的时候,一般程度的隐逸,似乎也并不能保证安全,比如介子推。刘向《新序》记载:介子推帮助晋文公重耳取得晋国之后,不想参与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隐居到山里。晋文公亲自带人去山里寻找介子推,要给他封侯拜相,介子推却坚决不出山。晋文公一怒之下放火烧山,要让介子推不得不出来,结果介子推太有骨气,直到被烧死,也没出山一步。然而《左传》的记载却有所不同,据说介子推坚决不出,晋文公没有办法,干脆就地把这座山当做介子推的封地,名义上赐给他了。
    
    介子推与晋文公(资料图 图源网络)
    晋文公究竟烧没烧山,牵扯到一系列复杂问题,这里就不仔细讨论了,下面继续来说隐逸是不是安全的问题。如果让庄子来说,那确实是不够安全的。
    《庄子·大宗师》中有这样一段话:“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把船藏在山沟里,把高山藏在深水里,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半夜里仍然来了个大力士,悄悄把船和山都背走了,原主人还毫不知情地睡着觉呢。
    我们藏东西,肯定会把它藏在一个更大的东西里,然而就如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仍然有被抢走的危险。所以不管藏什么东西,藏到别人能到的地方都是不行的,所以说“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道理是不错,可惜庄子在这里并没有详细说明怎么能“游于物之所不得循”。
    陶渊明诗句里的“壑舟”
    虽然大道难寻,好在“藏舟于壑”不靠谱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先学习学习的。可惜的是,后人将这个典故简化为“藏舟”或者“壑舟”,在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世事变化多端,忽略了追寻“游于物之所不得循”的部分。如陶渊明的这一首诗: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主旨在于感叹光阴易逝,而自己为了生存又疲于奔命,一刻不停歇。陶渊明仅仅用一首诗的篇幅,就成功回忆了从少年到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观。少年时,即使并没有发生令人快乐的事情,也每天开开心心的,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是所谓的“少年壮志不言愁”。年岁渐长,心态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华年不在的晚年,越发感到生存的时间如“壑舟”一样,时时刻刻都处在被偷去的威胁中。
    
    陶渊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下一句的“未知止泊处”,巧妙地再次呼应了前一句的“壑舟”典故。而且不仅是华年不在值得忧虑,更重要的是,功业未成,这一生就要碌碌无为地过完了,怎能不加倍忧虑?全诗虽然平铺直叙,但是全由真挚的人生经验而发,苍凉之情极易产生共鸣。
    孟浩然诗句中的“藏舟”
    再如孟浩然的诗歌《寻陈逸人故居》: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既然称作“陈逸人”,可见孟浩然所寻访到对象,应该是一位隐士。然而这位陈逸人已经不在了,只有旧时荒宅隐藏在深山密林中。“荒芜三径休”来自于陶渊明的“三径就荒”,其中第二句的“岱宗游”,古代认为人死后魂魄会飞到泰山接受审判,因此在这里就指去世。洗砚池中的水还没有散尽墨色,秋天却悄悄地来了。这首诗中使用藏舟的典故,是想要表现世事多变,故人不在的意思。仔细想来用法也和上首诗接近,形容就像力士负舟一样,生命也轻易地被偷去了。
    
    世事多变(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佛教诗词中的“壑舟”
    这两首诗都是意境深远的好诗,使用“壑舟”的典故,也都抓住了须臾变化的特点,但毕竟丢掉了游于物外的深层含义,显得不够深刻。值得一提的是,壑舟这个典故在佛教诗词中也常常出现,而且在这类诗词中,反而更容易带出超脱的意思来,如宋代释正觉有一首《颂古》:
    夜壑藏舟,澄源著棹。龙鱼未知水为命,折箸不妨聊一搅。
    玄沙师,小塘老,函盖箭锋,探竿影草。潜缩也老龟巢莲,游戏也华鳞弄藻。
    诗中有一系列复杂的佛教典故,篇幅所限,就不像上文那样仔细分析了。全诗本身就是在表达追求超脱、陶冶精神的意思,“壑舟”放在这里,显然更符合《庄子》的本义。(编辑:怀霜)
    专栏简介:
    《左传》有“数典忘祖”之责,后人以史为鉴,可无慎乎?小典故中藏着大天地,“数典问祖”,让祖先开口说话。
    作者简介:
    
    种方,北京大学哲学系《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以经学研究为主。主要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存元人著作(汉文部分)总目提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儒藏》工程;国学网、首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院共同开发的《中华易学全书》。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作者种方,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