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中国画与道家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杨明标的博客 杨一家 参加讨论

    
    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这特有的布白方式,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绘画的一个重要标志。画面的白与黑,二者是对立统一的,黑是有墨处,就是画面中可以直观发觉的景物;白是无墨处,但不是就没有东西,可以是水,可以是云,可以是天空等。中国画落款部分一大片都是空白的,观者马上可以联想是天空。倪云林的画总是大面积留白,藉以表现太湖一带平远的湖水,虽无笔墨,但能让人感到湖水的广阔无垠。中国画讲究笔墨的浓淡变化,虚实处理及有画处和无画处的辩证关系。《老子十一章》言:“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以看出有与无、虚与实的辩证关系。虚无蕴含着无限的实用。中国画强调补白,因为无画之处是灵气往来生命流动的地方,补白的位置处理可以扩展画面空间的表现效果,也是一个增加画面层次的手段。一张画之中虚实、黑白,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融合,使整张画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给人以无限遐想。因此,中国画的留白之美是黑与白、阴写阳、虚与实的互补关系中显现的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美。虽视之无形,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留白是画中形象含蓄的延续,它不着一墨,趣韵自生。它以空幻朦胧的形象体现一种天趣妙境,此为空灵之妙、神韵之妙、含蓄之妙。此之境,启人想象,令人咀嚼,起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能给人以想象。中国画的这些艺术特点是在传统的道家哲学影响下自觉形成的。
    三、求主客观统一,讲究体道合一之境。
    中国画讲“观于象外,得之环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环中”、“心源”和老子追求的宇宙本体“一”是相同的。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第三十九章》)。当达到体道合一的境界时,画家才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才能做到眼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落笔无非天然生机。李日华讲:“必然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灵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生诡奇。”国画的最高境界必然是超然物外的,不役于物象而重心智所悟,遗形而求神。庄子在《达生篇》中讲梓庆作鐻的故事,梓庆削术为鐻,观者以为鬼斧神工。鲁侯讶之,问其技巧。梓庆说:“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当画家涤清胸中渣滓、名利、忘怀得失,宠辱不惊,不仅技巧之巧拙意于脑后,甚至忘却四肢形骸,以天合天,才能真正做到眼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下笔无非天然之生机,真画即能显现。唐符载曾有一段文字记载张璪画松的情状:“公天纵之姿,炎有所诣,暴请霜素,愿撝奇踪。主人奋裾,鸣呼相和。是时座客声闻,士凡二十四人在其左右,皆岑立注视而观之。员外居中,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飙戾天。摧挫斡掣,撝霍瞥列,毫飞墨喷,挫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及其终也,则松鳞皴,石巉岩,水湛湛,云窈眇。投笔而起,为之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元化,而万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
    这里张璪作画不为物役,能体道合一,以天合天,放弃机巧,回归到自然虚静之境,精神与天地相往还,而达到艺术之高境界。《庄子·田子方》记载一则故事“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辑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位“儃儃然”者完全是处于情态自由的状态,他绝对是—位忘怀得失、无功利观念的艺术家。石涛在《画语录尘章》中讲:“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我则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心不劳,心不劳则有画矣。”在石涛看来,画不是劳心苦志的产物。“物随物蔽,尘随尘交”则是一种无求无待的状态。刘勰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又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石涛所说“山川脱胎之余也,余脱胎于山川也。”这也是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客观万物相交融,渗透到最后合二为一的全部运动过程,石涛认为:“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可从心,画从心则障自远矣!”他在《一画章第一》中说: “太古无法,大朴不散;大朴一散,而法立矣。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此“一画”之理便是石涛之“道”,是他的创作心境,是他的绘画体验境界,也是其创作的本体精神。他又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一个艺术家若被业障、法障、理障所蒙敝,心灵就被刑戮着,便不能创造出“天籁” “自然”之作品。一个画家若能透彻了解“无法而法”,便能“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摩,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的化境。这是“以天合天”的体道合一的宇宙观在绘画理论上的妙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