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符咒——中国道家的修灵哲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newdu 参加讨论

    
    “符咒”是中国道教用以传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谓“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的合称。一般地说,“符”指的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 ,道门中人声称它具备了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门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召驱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解释
    符咒法术经籍在《道藏》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这些著述内容复杂,事例也不尽一致;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携带了诸多的易学信息则是可以肯定的。所谓“法术”首先是指以符和箓为本的道术秘法。由于符箓在体式上已有象征的特点,这就很自然会引入易学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箓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蕴含着易学的旨趣。作为与符箓相辅助的一种重要法术,咒语融摄易学象数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语与符箓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种理念通过符字书写与勾画就成为符箓,而当这种符箓以特殊音频念颂的时候也就成为咒语。
    道教思想
    以符、咒、诀、步四大功能为主体,都以想象的鬼神世界为前提,面对鬼神世界而施行的;主要靠存想和气法。存想,又名存思,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炼中、法术中、斋醮科仪中,都运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为全程法术、科仪的关键。
    符咒
    符咒是中国道家灵修的哲学,也是心灵最高艺术升华。古云:『若知书符穷、惹得鬼神惊。不知书符穷、惹得鬼神笑。』
    
    道教咒语
    落幡咒
    幡悬宝号普利无边诸神卫护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云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
    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茔明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降我光辉上投朱景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热恼三涂中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一洒甘露水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魂神生大罗三洒慈悲水
    润及於一切
    玄灵咒
    玄灵节荣永保长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扫秽除愆炼化九道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节节受新清虚掩映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吉日良辰金童玉女为我执巾
    玄台紫盖冠带其身使我长生天地同根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
    玉皇光降律令敕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身随香云旛
    定慧青莲花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
    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微微开幽暗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千灵重元和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今臣关告迳达九天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常存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家)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净天地咒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