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天=Heaven?道=Way? 道不可道,亦不可不道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宗教》 何勇斌 参加讨论

    英译道教经典得意不忘言
    语言翻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曾提出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意指翻译要准确,译文要通顺明白,最后译出的文章要用词得体、简明优雅,本身就是一篇“美文”。但是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十分困难,所谓“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天演论·译例言》)
    
    通天塔(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此说来,道教经典的英语译介则是“难上加难”。众所周知,道教术语十分繁杂,即使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亦是难尽其意,更不用说要用异域文化背景中的另一种语言来进行翻译了。可是,在道教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准确地将道教经典进行英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其中道教术语的译介又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历史上的翻译家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一、重《道德经》,轻“道术”
    道教经典的英译,大约已经有200 年的历史。早在1812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Morrison)就选译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道教源流”的部分。但是由于道教通常被西方人视为“多神教”,与西方文化传统不符,道教经典的英译一直“受到冷遇”。
    相对而言,只有《道德经》的英译受到重视。因为这部著作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又被视为“哲学著作”。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道教典籍中关于“道术”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英译。只有零星的道教神仙传(《搜神记》中一些介绍道教神仙的篇章),或者是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的一些故事)的翻译。
    一直到19 世纪80 年代前后,才陆续出现对“道术”内容的翻译。比如,1879 年,巴尔福(F.H.Baifour)发表了《太上感应篇》、《心印经》、《大通经》、《赤文洞》的英语译文。此后又发表了《清静经》、《素书》、《胎息经》、《阴符经》等的英语译文。这些译文连同他翻译的《道德经》一道,在1884年作为单行本印行,书名为《道书:伦理的、政治的、思辨的文本》。而1891年出版的理雅各(J.Legge)英译的《道教经籍》,其中除了《道德经》和《庄子》之外,还收入了《太上感应篇》,以及用附录形式出现的他所翻译的《清静经》、《阴符经》、《玉枢经》、《日用经》等较短的道经。
    
    《道德经》是被翻译最多的中国经典之一
    其中原因,固然在于当时中国道教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个主要问题则在于道教术语翻译的难度很大:道教术语通常具有“隐喻”的特点,表示的意义模糊。因此,用处在不同语境下的英语来进行“对应翻译”是十分困难的。
    二、天=Heaven? 道=Way?
    一般对于道教术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一种是“直译”,也就是用意义相近的术语进行翻译,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其实是很难找到这样相近的术语的。因为面对一个概念的时候,不同语境下的人们产生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被称为“一位在中国经典中找到宗教神圣性的解码者”的理雅各,在英译《太上感应篇》中的“天道”时,使用的就是“Heaven”。这在英语里是上帝和天使们居住的“天堂”、“天国”的意思。可以想见,英语世界的人读到这个词汇时的感受,与道教所说的“天道”的概念里所包含的“自然无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再比如,第一位英译《庄子》的巴尔福把“道”译成“Nature”(自然),尽管两者的意义在很多方面是重合的,但是这个英语单词所指的是我们感官所能感受到的自然界,而“道”的意思显然并不限于此;而翟理斯(H. A.Giles)翻译成“Way”(道路)也是如此,因为“道”是道教思想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当然不能简单等同于“道路”。
    
    道与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不仅仅是一个翻译者,更是一个精神实践者
    因此,正如理雅各所说:“这个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在译文中传达意义,而不是试图在英语中寻找对等词。”也就是说,最适合的方法是“音译”,然后再用冗长的注释加以说明。理雅各对“道”的翻译就采用了“Tao”的音译,希望读者通过对《道德经》文本的阅读去领会它的含义,这种翻译的方法如今已经被广为接受。
    与此相联系的,就是在译本中出现长篇导读或绪论,或者是用各种专题性的研究,对所翻译的道教经典的思想加以说明、介绍,而这些内容的篇幅往往超过了被翻译的文本本身。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于重要的术语,只要有可能,都会用西方文化中相似的概念加以“比拟”、诠释,从而使西方读者不至于太过陌生。
    此外,翻译者更加注重对于相关内容的“切身体验”。很多翻译者都会身体力行去体会所翻译的内容,力图得到一种直观、感性的体验,然后选择翻译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一个翻译者,更是一个精神实践者。这其实也就是被理雅各称为“心灵对话”的翻译方法。因为只有这样,翻译者才能进入到文本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心灵对话,才可能真正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关系。尽管语言不同,但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用概念来指称“相同的事物”。
    
    得鱼忘筌(孙徵禄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法国道教学者索安(Anna Seidel)曾说:“要正确翻译道教用来谈论身体- 意识统一体,以及物质、能量、生命力、生命、精神、灵魂等的基本生理和哲学词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说法可能过于极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某种共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不同的文化才可能交流,文字的翻译也才有了基础。《庄子·外物》里曾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但是对于翻译者来说,得意是不能或缺的,不过同时也不能忘言。(供稿编辑整理/白水)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得意不忘言:道教经典的英译》整理发布,作者何勇斌,选自《中国宗教》2014年第1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