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白露节气养生法宝 清淡食补清肺气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美食天下 newdu 参加讨论

    天气一冷一热容易使人患上感冒,鼻炎复发,流鼻涕打喷嚏。人们由于忽视了季节间的温差变化,平时也没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所以就容易患病。在秋天开始有凉风、气温逐渐下降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尤其是婴幼儿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
    
    资料图
    睡觉要盖好肚脐
    秋天一来,不适合再穿露脐装了,晚上睡觉也要把肚脐盖好。由于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如果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
    注意脚的保暖
    脚的保暖工作也不能忽视。因为脚上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的理念。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
    常搓耳朵 补养肾气
    养生专家建议,从白露起,市民应注意补养肾气,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秋天重在养肺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据《黄帝内经》:“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
    户外运动的选择 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市民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重视心理养生 笑口常开
    另外,市民应注意心理养生。由于肺对应于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陈太日说,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