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中华最经典的养生十六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newdu 参加讨论

    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寿星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养生十六法的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发宜多梳
    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
    2.面宜多擦
    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
    3.目宜常运
    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限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十次,然后突然张口。弹耳可预防耳聋,增强记忆。
    5.舌宜抵腭
    舌轻抵上腭又称搭鹊桥,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6.齿宜常叩
    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7.津宜数咽
    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8.浊气常呵
    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10.胸宜常护
    胸为心、肺所在,需特别保护,以防外邪侵袭。
    11.腹宜常摩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
    谷道指肛门,平时有意识撮提肛门,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3.肢体宜常摇
    四肢经常活动,平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
    14.足心宜常擦
    以右手心(劳宫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
    15.皮肤宜常干沐浴
    用手掌、于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古代养生家主张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即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