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李可(Friederike Assandri) 田茂泉译 前文谈到,诠释学可以为中国思想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近年来,西方学者已在这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这种解读的尝试,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 劳悦强和耿幽静力图证明“中国诠释学”能为道教文本研究提供新视野。 一方面是劳悦强和耿幽静所做的工作,即对中国传统上的道教文本的诠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以明证诠释学尤其是“中国诠释学”能够为道教文本的研究开辟有益的新视野。 耿悦强(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耿幽静和劳悦强就对《道藏》中所载《清静经》的两个注本的注释风格作了诠释学分析。具体而言,耿幽静讨论了王蚧所撰《太上老君说常清净妙经纂图解注》的图象式注释法,劳悦强则对无名氏(Mr.Anonymous)《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的口语化诠释进行了研究。 王玢和无名氏的两个注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诠释进路:王玢采用了图象方式对《清静经》进行注解,无名氏则是即兴演讲式的口语化注释。 耿氏在《多重意义的诠释学:对<清静经>图示的解释与评论》一文中,认为王玢在其《太上老君说常清净妙经纂图解注》中,除了运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外,还采用了宋代以来出现的给文本配图(如“太极图”)进行疏解的方法。劳悦强《道教的模仿式布道:佛法修行的解释学线索》一文,则对无名氏所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进行了诠释学分析,指出无名氏所采用的注疏方式是一种即兴演讲式的——与其说作者是在撰写一本供人阅读的注疏性文本,毋宁说他是在做一场面向众多听众的口语化布道;进一步地,劳氏认为无名氏在其注本中谈到的许多所谓“历史”故事,事实上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而是从佛教故事中改编过来的。而且,这些“历史”故事的内容,与佛教故事一样,带有很强的劝导他人皈依(道教)的意味。 李可用“营销隐喻”以解决因文本的社会历史背景缺乏而导致的“视域融合”无法达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诠释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新的解读策略,以解决文本之上下文缺失的困境。李可《中世纪早期道教文本:阅读策略与视域融合》一文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她在文章中独辟蹊径,大胆引人了“营销隐喻”(marketing metaphor)这一概念,对道藏本《护命妙经》,即《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这一约出自六朝至唐初的简短文本作了诠释学探究,以解决因文本的社会历史背景缺乏而导致的“视域融合”无法达成的困境。 李可(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李可在文中谈到,由于很多道教文本自称是“神授”或“天启”,所以往往缺乏社会历史背景的具体限定,进而导致与文本相关的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具可靠来源性的文献信息等皆无从查考。是以,作者尝试引入市场营销学中的“营销隐喻”概念对《护命妙经》进行解读。 在市场营销学中,“营销隐喻”概念意味着将市场行为的研究视角从市场活动的起始阶段,即商品的产出环节,转向作为市场活动之终端的顾客需求环节。李可认为这一概念也可用于对《护命妙经》的诠释,即将研究视角从传统上对《护命妙经》与作者的关系的探讨,转向对《护命妙经》与其受众即阅读者之关系的分析。该文指出,《护命妙经》约成书于道教内部派系争竞与佛道二教论战异常激烈六朝至唐初时期;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护命妙经》包含一定的“市场营销”意蕴。 综而论之,以上三篇与“道教与诠释学”有关的论文,其主要目的在于尝试将中世纪产生的道教经典文本或其注疏文本放到诠释学的研究视域中,以开辟诠释学研究的新领地;同时,也试图通过将诠释学运用于道教研究,探索道教研究的新的视域、方法和手段。一言以蔽之,本篇文字试图阐明这样一个主题——即道教研究和诠释学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而恰恰是这一点,使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的问世。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道教与诠释学:德国学者谈道教经典之解读》一文整理、节选发布,作者李可,选自《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