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庄子养生论:重养神之道 轻养形之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老庄书院 李远国 参加讨论

    
    庄子的“养神”思想是道教修炼静功的理论基础
    庄子:“养神”重于“养形”
    关于“养神”的思想,是道教修炼静功的理论基础。它是继老子之后,由庄子建立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以明老子之术”。现存《庄子》33篇,反映了庄子及其后学的思想,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故事的形式,来阐发深奥的哲理。无论在哲学还是文学上,都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就炼养领域而言,在《庄子》中总结了先秦时期流行的各种养生方法,提出了“养形之人”与“养神之道”的区别,并通过对养形派的批判,以建立其养神之说。
    从形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认识人体健康与长寿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便产生了。《黄帝内经》认为,上古之人能“终其天年,渡百岁乃去”,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形与神俱”。《管子·内业》指出:“精也者,气之精也。”这些论述中的精、气,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质,是形成人体的“形”的基本原素;神则代表人体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感知、意识、思维等。神是形(精、气)所生,而形靠神而呈现生命的状态。古代养生家正是以这种形、神对立统一的朴素辨证的观点,来作为其养生内炼的理论根据,他们的目的正是希望永远保持形神的不离。但依照对形神关系的不同认识,或重养形;或重养神,这就形成了养形派与养神派的对立。两派兴衰相替,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在人体科学方面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
    在庄子看来,养形派最大的缺陷在于有为,而这是违背清净自然之旨的。他说:“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由此可见,“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也就是说,养形离不开物质,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为了取得养生所需的各种物品,必然劳其形体,由是而造成了精神方面的亏损,而这恰好违背了养生的原则。他抓住生活中一些死于非命的现象,据此批评“养形”之说。并进一步指出通往“保身”、“尽年”的最好途径,“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所谓“弃世”,即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在他看来,人世虚无,何足留恋;生涯空幻,理当遗忘。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通过追求心灵的恬淡,保持精神的安宁,从而摆脱世俗的物累,达到“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境界。[1]
    庄子认为,万物为天地所生,阴阳混合则成体质,气息离散则返归元始。生死往来,非己所能掌握,“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既然人的出生和死亡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养形”是徒劳无益的。既然养形不足取,该怎么办呢?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他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2]
    任其自然,站在无为清净的立场,用养神之道来取替养形之术。所谓养神,最主旨是要求精神高度的集中,达到凝神的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庄子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孔子到楚国去,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伸手必中。孔子十分惊异地问:你粘蝉技术如此高明,有什么绝招?驼背老人回答说:当然有。我练此技已经数年了。刚开始五六个月时,我练到能够在竿头摞两粒弹丸而不掉落,这时捕蝉的失误就很少了。其后,能在竿头摞三粒弹丸而不掉落,捕蝉的失误仅有十分之一。当在竿头摞五粒弹丸而不掉落时,捕蝉就如同囊中拾取,百发百中。即使这样,当我捕蝉之际仍然全神贯注,我的身躯安定如直立之树木,我的手臂如枯枝般不动。这时,“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但我却只知道“蝉翼”之所在,心定无动,不因任何事物而干拢我对蝉翼的专注,这样,怎么会捕不到蝉呢?孔子听后,对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句偻丈人之谓乎!”[3]
    这个故事意在强调精神的纯一内守,凝神不二,“则道无不得”,体现在内炼上即可达到神妙的境地。当然,要做到凝神不分并非易事。事实上,庄子认为只有真人或圣人才能办到,多数人是做不到的。真人或圣人之所以能够办到,这是在于他们“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也是庄子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对此,庄子讲述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梁惠王宰牛,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抵,动作煞是好看。运起刀来,唏哩哗啦,中乎音节。他的解牛姿态,可媲美“桑林”的舞蹈;他的解牛声音,可应对“咸池”的乐章。梁惠王看着不禁赞叹道:好啊!你的技术何以达到如此绝妙地步呢?庖丁回答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4]
    那么,什么是“天理”呢?庄子认为,作为生天生地的“道”是虚静不变的,恬淡寂寞,清静无为是道的本象;休心于恬淡之乡,息智于虚无之境,与阴阳同德,“形全精复,与天为一”,[5]这就是“体道”而依乎天理。对此,庄子用“孔子观于吕梁”,问丈夫蹈水之道的故事,来说明要达到依乎天理的境界,并不是通过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途径,而是长期顺应自然的结果。用广成子的一句话“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生,物壮自壮”来说,[6]正是依乎天理再好不过的注解。庄子说:“为善莫近名,为恶莫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7]这段被后人认作是庄子养生纲要的话,其实质仍然是依乎天理的反映。
    庄子认为,中和是阴阳平衡的条件,阴阳平衡是正常机体的体现,是应该遵循的生理规律。他说:“至阴肃肃,到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8]又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里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 [9]德,即得天地之气阴阳之和;道,即万物生养消息的规律。这是所有生命物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缘督以为经”,保持其中和,不过是“依乎天理”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从养生立场出发,庄子指出情感往往是通向天理境界的障碍。他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10]精神状态的各种波动,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喜怒哀乐超出常度,就会造成种种病变。进而,庄子还分析了引起精神波动的生理根源。他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耳乱,使耳不聪;五臭熏鼻,使鼻拥塞;五味浊口,使舌失味;取舍乱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养生之害。[11]主张对人的感官加以控制,“治其内而不治其外”,让精神超然于虚无恬淡之中,这样就能“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共德全而神不亏”。这种养神的观点,与《黄帝内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主张是一致的。
    在庄子看来,形体是受“神”的支配,养生在大要在于“治神”。只要神清气爽,形体也就免去了物累是非之害。在生死的面前,亦当采取旷达的态度。“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12]即通过忘人情,遣是非,同生死,以保全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的永恒。
    在他看来,神是依据形而存在的,没有了形也就没有了神,所以养神与养形是相依相存。他举了两个人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一个是鲁国的单豹,“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七十岁仍然鹤发童颜,结果被老虎吃掉。一个是张毅,他善于社交,无论高门县薄无不参访,结果“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行持虽异,但都不得尽其天年。“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两者皆不鞭其后者也。”[13]因此,“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而鞭之。”也就是说,神、形必须兼顾,通过养神的手段去追求形、神的统一,即生命的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