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道家的生态智慧:辅万物之自然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铁冠道人 参加讨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是帮助的意思。万物之自然,是万物受之于天的本性,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以辅万物之自然”,意思就是帮助万物按照自己的趋势去发展。不敢为,是不敢破坏自然规律,不会与万物为敌。
    一、因顺与辅物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司马谈指出,道家之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循的意思,就是把握事物的规律,遵从事物的规律去做事情。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人们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在夏天播种的话,那么冬天就难以收获。小孩子也是如此,二三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候,就很难学会说话了。道家人物把握了这些规律,遵从规律做事情,所以能够“事少而功多”。
    无为思想与老子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有所不同
    无为思想,体现了道家“因”顺万物的智慧,但是“因”作为一种处世成功的战略思想,和老子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还是有所不同的。《吕氏春秋》云: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 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 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 而至,有舟也。秦、越,远途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 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
    《吕氏春秋》认为,大禹治水是因水之力,因为水是往大海流的,所以导之东流;汤武革命,是因民之欲,顺乎人心,所以能够成功。《吕氏春秋》的作者因此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因则功,专则拙。”这里因具有顺势而为的意思,顺势的“势”,既可以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也可以是人心的一种动向。“贵因”作为一种战略思维,既可以为天下谋利,也可以为自己谋利。是无公私之分的,善人用之则善,恶人用之也可以为恶。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则不同,辅是帮助,万物之自然是万物之本性,这是不掺杂个人意志的。有点类似于儒家的“参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是无为的,无欲的,他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是尊重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是利用万物的本性。所以老子在后面加了四个字——“而不敢为”。
    二、辅万物之自然的东方智慧
    东方人是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人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人们不应去干扰他、破坏他,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自然的智慧,是我们所不能窥测的,人们在自然面前,既不是屈膝畏惧,膜拜自然;也不是妄自尊大,役使自然。而是与之和谐共处。
    东方人是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医和西医体现出东西方智慧的不同
    大禹治水,是疏导,而不是围堵。这个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医治病也是如此,比如有病毒侵犯人体。西医是想办法搞清楚病毒的结构,找到对应的药物,杀菌消毒。中医是看人体对病毒做出何种应激反应,然后帮助人体把毒素排出体外。病人要发汗,那就服用桂枝、麻黄发汗;病人得病之后不能大便,那就服用大黄、芒硝来帮助病人把病毒排出。这个就是东方人的智慧,他不去研究病毒是什么,而是关注人体对病毒会如何反应。郭生白老先生说: “西方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现了青霉素,举世为之欢呼,以为杀灭病菌的药造出来了,人类有救了!然而,杀菌、抗菌不过五十年,结果是病菌越杀越强,传染病越来越多。什么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理念—— 一个是按照生命运动规律来对待生命,改变自我或者说完善自己来适应自然;一个是战胜自然、改变自然,以适应自我,这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道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特有的东方智慧
    其实这里就体现了道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智慧。“中医引种天花病毒进入自身,改变自我适应自然,到“牛痘接种”四百年,使天花病在世界绝迹;青霉素进入人体制菌五十年,用药量增大了上百倍,而传染病却逐年增多、副作用逐年加剧。这其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同是一个应变性,顺之与违之有如此不用的结果。”人们研究的抗病毒药物越多,但是病毒也会变异,变得越来越多。抗生素用的越多,但是传染病却仍然不会减少,副作用却逐年加剧。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王弼《老子指略》中的一段话:
    竭圣智以治巧伪,未若见质素以静民欲;兴仁义以敦薄俗,未若抱朴以全笃实;多巧利以兴事用,未若寡私欲以息华竞。故绝司察,濳聪明,去劝进,翦华誉,弃巧用,贱宝货,唯在使民爱欲不生,不在攻其为邪也。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祟本以息末之谓也……夫镇之以素朴,则无为而自正;攻之以圣智,则民穷而巧殷。故素朴可抱,而圣智可弃。夫察司之简,则避之亦简,竭其聪明,则逃之亦察。简则害朴寡,密则巧伪深矣。夫能为至察探幽之术者,匪唯圣智哉?其为害也,岂可记乎?故百倍之利,未渠多也。
    再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但是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却日益严重。原子弹的发明,轰动一时,但是如今人类又生活在原子弹的威胁之中。医学的发展发明了许多新药,但是病毒的种类也层出不穷。近代又有基因技术的出现,转基因食品上了人们的餐桌。但是可以断言,认为的改变生物的基因,其必定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有的甚至是在我们的预料之外的。人们每天都面对新问题,然后想出新的解决方案,造化无穷,每天也一定会有新的的问题出现,并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的减少,甚至反而是增多。所谓王弼说:“故百倍之利,未渠多也。”
    而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不能“辅万物之自然”,而欲与造化争权。这在中国古代是被认为不祥的。一切的这些,皆因欲望之重,不能复归于根本。而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未能做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家的智慧,为人类解决当今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文/ 铁冠道人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