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禹道长 "清静",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同时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方法。老子在《道德经》第45章说:"清静为天下正。"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老子想尔注》注解说:"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第16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种子、一个胚芽,会静悄悄地长成苗木、开出花朵、结成果实;人体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同样需要通过静养得到生息,因此,《道德经》第16章提出要"致虚极,守静笃"。人生若能努力致虚守静,即努力达到虚无寂寥的极致,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层次,抛却世事的纷繁芜杂,让心灵归于宁静,自然就会拥有快乐而安宁的生活,也就拥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一、清静是悟道的高尚境界。 《庄子•在宥》篇中记载:黄帝曾经前往崆峒山向广成子请问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与长生的妙道。广成子教导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也就是说,至道的精髓,是深远浩渺的;至道的终极,是寂然静默的。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专一精神归于清静,形体自然会归向正道,必须要静寂,必须要清心,不要耗散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气,自然就可以长生。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听,内心什么也不去想,精神自会与形体合一,形体也就长生了。谨慎内里不要思虑,不要因外物动心,多用心智必然产生败亡。在这里,广成子告诉黄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长生,而要达到长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静",也就是要让精神归于清静。怎样做才能归于清静呢?就是要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 太上老子在《道德经》第12章告诫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因此,太上老子说:只有保持"清静",才能"为天下正"。清静境界才是众人所应追求的目标,才是大道圆满境界的体现。如此去养生、立身、处世,才会得到成功。而且在《清静经》中,太上说:"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又说:"得悟道者,常清静矣。"说明"清静"之法,是入道、得道和悟道的高尚境界。 二、清静有益心身健康。 生命的健康,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情绪,在道教的修养来说,就是指个人的心性。《云笈七签•卷九十•七部语要》开篇即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说明形体健康取决于精神清静,清静可以使人心和,心和而后才能保全形体;如果精神躁乱,则心思驰荡,而伤害到身体健康;而要保全形体,就必须通过修炼,达到精神的清静。这些道理,都说明培养清静的重要性,以及与生命健康的直接关系。 《道德经》第31章说,"恬淡为上",《庄子•刻意》认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苦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就是说恬淡、寂静、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所以才能道德完备而不会神亏气损。惟其如此,他才没有命运的灾祸,没有外物的牵累,没有人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责难。生时象在水面自由浮游,死时如同睡眠安然休息。没有思虑,没有谋划。光亮而不显耀,诚信而不必事先约定。睡觉时不会做梦,醒来时没有忧愁,终日神清气爽,灵魂从不疲惫。......纯净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动,淡泊而又无为,行动顺应自然,这才是养神护气的至道。说明达于至道,必须要培养一颗清静之心,才能合乎天地之德,保障身心的健康与人生的超越,生活得无忧无虑。 《老子想尔注》中说:"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于俗。"一个内心清静的人,往往可以明察秋毫,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接看到事物本质,因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不会被世俗利欲所困扰。一个人若能做到清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自然能够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无论生活环境优劣,都会生活得很安宁,不会产生忧思困苦。因此要想生活得自然平和,首先要有一颗清静的心;要想保持心灵从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即使处于一个功利的环境,不得不为生存逐利,也不能为了名缰利索,抛弃自身的品德。这些都要加深个人的修为,才能以内在的清静,抵御外在的诱惑。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丧失了过去的平静,人心变得烦乱,严重影响着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不妨多倡导这种心神清静的意境,也就是我们常引以为鉴的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只有守住心灵的清静,才能保持内心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获得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三、清静可以帮助疗疾。 医道同源,《黄帝内经》提倡"不治己病治未病",这也是道教修炼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在没有生病之前,通过修道来预防疾病的产生。同时在发生疾病之后,特别是针对有些服药难以见效的疾病,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疾病,通过修习道教静功,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陈撄宁先生在其所著《静功疗养法问答》中总结说:凡一切本元亏损之病,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恶梦、情绪纷乱、遇事善忘、上重下轻、肌肉瘦削、少食不够营养、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劳、生活不感兴趣,这些症状,服药难见功效,检验身体又不知病在何处,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静疗养,可望痊愈。这一道教的传统疗法,已为现代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提倡。前不久我曾在《现代养生》杂志上面,读到一篇介绍美国人"静坐冥想的疗效"的文章,里面也认为,静坐冥想的方法,方便、容易、不花钱,对心身却大有裨益。有益于增强免役力、调节心脏与血压,能有效减缓慢性疼痛和帮助治疗癌症。 静功何以能够有益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呢?在理论和实践上,道教认为:"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存"(见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要在一个"神"字,"神"在则形健,也就是人们形容一个人健康,总是说这人"真精神"。《丹阳真人语录》谓:"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炁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说明保持清静,就能够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明代郑瑄著《昨非庵日纂•颐真》记载了郭伯康遇到一位仙翁传授给他的"移心法":"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指出疾病生自内心,做好心静的功夫,就能够治疗自身疾病,陈撄宁先生也说:人们身体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体衰弱或遇到其它障碍,致使抗病力量发挥不出来。静功即是帮助他消除障碍、恢复自己本能,把原有的力量发挥出来,病就可望逐渐向愈。 四、清静可以生发智慧。 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在其所撰《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静中的灵光一现,可以见到真性,从而生发智慧。因此道教教义中,有"明心见性"的实践原则,以清静心地为初地法门,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如虚空,逍遥自在。《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乃是心不染着外境之义。不过,保持心地清静,还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元尹志平说:"物欲净尽,一性空虚,此禅家谓之空寂,吾教谓之清静,此犹未也。至寂无所寂之地,则近矣。" 善于养心的人,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改换他心灵的平静,面对繁杂难解之事,能够处之泰然,才是道德完美的表现。是以《道德经》第26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会失去根本,被人鄙视,难以为尊;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宰,难以成事。只有象水一样,静之才能澄清。萧天石先生在其所著《道家养生学概要》一书中说:人贵能心静神清,心静则泰然自得,万事不足以挠之;神清则烛照朗然,万物不足以乱之。静时察万事,自然皆有把柄;清时观万物,自然皆有春意。清静二字,一生受用不尽,非富贵中人所能得也。并说:唯修道习静,非徒以养生为事,尤在其"静能增慧,静能开悟,静能入圣,静能证道"。 五、清静亦为治政要旨 道教认为:国犹身也,治政如治身,因此如同治理身心保持清静的道理一样,治政也同样以保持清静为要旨。 《道德经》以治身与治国并重,而用治身比喻治国,主张治政者应当保持清静无为,让民众自然地生活,回归纯朴天性,与自然大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天下大治。老子认为应当克服轻浮与躁欲,而以清静治国,以此获得国家的稳定,如《道德经》第16章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提倡去除个人贪欲,恢复内心的清静,才能够与道合一,天下自然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道德经》第26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39章说:"天得一以清。"第45章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57章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62章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均认为应当放弃私欲,回到清静的根本,可使国家自然走向正轨。第60章引用了一个妙喻:"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煎小鱼做比喻,告诫治政者不可随便打乱国家秩序,应当以清静为宗旨,保持国家安定,此句名言曾为美国一位前总统引入其《国情咨文》。此后多位道教祖师,对于道家这一治政理念多有阐述。如《河上公章句》说:"国身同也","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用道治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中认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又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 西汉初年,由于当时经历了暴秦苛政与多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恢复秩序,发展经济,治政者采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国方针,行政务为清简,与民休养生息。以后在汉文帝、汉景帝时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采取轻赋薄徭、与民休息的方针,结果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力也有很大充实,几十年实行下来,国库里的钱不断积累,甚至连穿钱的绳子都烂了。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唐代建立之初,也是在推翻前朝的暴政之后建立的新王朝,国力十分衰弱,亟需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唐代统治者在把儒学作为治国的根本思想的基础上,亦采用了道教的"清静无为"治政理念。唐代帝王将道教定为国教,规定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更以《老子》为官吏考试的科目之一。唐太宗指出:"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政体第二》,P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丞相魏征说:"无为而治,德之上也。"(《贞观政要•君道第一》,P6)监察御史高季辅也要求君主"杜其利欲之心,载以清静之化。自然家肥国富,气和物阜"。(《旧唐书•高季辅传》,中华书局标点本,P2701。)于是在贞观年间,君臣上下联合实施了清静无为之政,李世民实施偃武修文的方略,给了百姓的休养生息的大好机会,减轻人民负担,生产得到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天下大治,开创了"贞观盛世"的政治局面。以后的唐玄宗亦以清静无为之旨治国,采取减轻赋税、刑罚,与民休息,倡导节俭等政策,开辟了又一盛世"开元之治"。 由此可见,道德经所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成功展现。道教主张的"清静"思想,不惟可以利益自我身心,更可利益国家民众。 六、如何练习静坐。 培养清静的修持方法,就是道教的静坐。静坐之道,重点在于一个静字,入静的关键在于其心,因此静心是入门的要诀;若心不能清静,则一切修行之法,皆无从落脚生根。静心之要,则在养心息心,或曰收心炼心。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引天玄子言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并曰:"炼心者,炼去其人欲之心,攀缘之心,忿愤之心,恐惧之心,好恶之心,浮竞之心;总之,要在炼去动心,而归于一静耳。"又引《玄关秘论》:"心牵于事,火动于中。心火既动,真精必摇。故当死心以养气,息机以死心。"因为种种念虑皆由心生,故当息心不动,让思虑的心死而无生。只有思虑之心死而无生,才能归根于静,见到我们的本性真心,也就是我们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之心。吕祖《百句章》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息心以静的方法,其要在于轻松与自然。无论何种姿势,均须保持头脊正直。在静功实践中,可以通过数息或听息的方法锻炼。所谓数息,就是用两眼观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时默数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数,要诀贵在勿忘勿助,数到一定程度后,心中自然安静。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下手时,只用耳根听,不用意识,只要自然觉得一呼一吸就行,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等,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识去支配。 对起首做功夫的时候,不论是坐是卧,总要周身放松,不使它有局部的紧张,不让它有丝毫的拘束,自己感觉非常的适意,做得恰到好处时,时间虽然经过长久,心中并不厌烦,身上也没有酸疼、麻木各种难以忍受的情况,这样就是肉体已经得到安静了,但思想上的缠缚尚未解除。再进一步,做到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预计,脑筋完全休息,这样就是精神得到安静了,但心中尚知道有一个"我相"存在。更进一步,就入于浑浑沌沌的境界,似乎睡着了一样(但又不是昏沉),此时当然不知有我,这时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说是真正入静,见到自己的本性真心。 七、常应保持清静。 《清静经》说得到"真静"之后,还要"真常应物",做到"常应常静",才能达到"常清静"的境界。吕祖《百字碑》也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而不迷。"我们都知道,在无事时保持心灵的清静是比较容易的,要在日常劳碌中始终保持心灵的清静,可就太难了。而道教修行,就是要求"常应常静",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自己内在的境界,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如同明镜,物来则照,物去则镜中无影。 而要做到这一点,其一,是要心有主宰,不为物转。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富贵贫贱,始终不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心静如水,恬淡自适。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世事过程中,要遵循《庄子•刻意》所说的"去智与故,循天之理"的原则,即按事情当然之理去做,而不要逞小聪明,不要有私心杂念。这样,才不会患得患失,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其二,是要澄心遣欲。《清静经》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一者是遣欲,二者是澄心,首须要的是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能存心于内而不外移,让心返居在神室之中,少思少虑,少念少欲,以至达到无思无虑,无念无欲,寂然不动,方能常应常静,达于真静。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光与尘不离,静与清相连,清与浊对应,彼此均有着相生相化的关系。《道德经》第4章说"和其光,同其尘。"第15章说"混兮,其若浊。"《清静经》中进一步阐释为:"夫道者,有清有浊,......清者浊之源。"指出"清"和"浊"是"道"表现出来的两个不同侧面。因此道家的人生观,一方面主张就"清"与"浊"两种对立而言,后者必须服从于前者,因为"清"是"浊"的本来根源,所以有道之士,虽然身处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如同浑浊之水,而其清明性体常住。同时老子是本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的宗旨来阐述大道的,因此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须与自然相协调,即能够和光同尘、混兮若浊,这样和而不流,为而不争,才能参赞化育,和同大道。 有道之士,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民之所忧则忧,适应社会,顺从自然,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能够保持自己的清静境界,做到性体圆明,湛然清澈。那么,如何除尽后天的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内心归于清静呢?只有返回先天的虚明本体,就如浊水慢慢平静,才能澄清,而重见清明。就象《庄子•天道》说的:"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失衡与浮躁使我们的健康堪忧;云消雾散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方可沟通真实的心灵,清静的境界才是我们的自然的归宿,恬淡与静心才能使我们的健康得到基本保卫。西方有一句格言,可谓上段所引用庄子语的一个注脚:"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我们的内在心灵也是如此,唯其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清静心,才能得到空明的智慧,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赢得人生的平衡与和谐。归根结底,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内心的自由与安宁,来自这种清静的心境,这是身心健康的源头活水,也是道教智慧的不竭灵源。 作者:中国道教协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