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张京华说《庄子》:《渔父》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张京华 参加讨论

    一
    晚周以“渔父”为题的作品有二,一为庄子,一为屈原。《楚辞》中有屈原所作《渔父》,《文选》注:“渔父避俗,时遇屈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王逸注:“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洪兴祖补注:“《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而太史公《屈原传》、刘向《新序》、嵇康《高士传》或采《楚词》、《庄子》渔父之言以为实录,非也。”
    
    “渔父”是隐者的代称,又是古人所喜爱的一个“意象”,究其蕴意有三。其一,“渔父”必有舟。舟船无须土地,不赖封邑,不系之舟浮于水上,犹之浮游天下之间。其二,“渔父”必有钓。钓者听其自然,不加勉强,“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愿者上钩,钓名、钓利、钓官莫不如此,犹之出处进退之道。其三,“渔父”必有水。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容与中流,犹之从容中道。
    当然,如吕尚、范蠡,是确曾做过渔父者,故“渔父”之为无名隐者,亦在虚实之间。
    二
    此篇,孔子与弟子讲习仁义忠信,受到渔父的讥笑。渔父责其既非有土之君,又非侯王之佐,私家讲学图治,首先有悖于官人职守之道。其次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有悖于大道之本。渔父所说天子、诸侯、大夫、庶人之治法,以及八疵、四患之所戒,即《天下篇》所论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百官相齿,以事为常”,为古道术之遗意。
    接下又论孔子所遭遇,“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仁者无罪,而有此“四谤”。渔父告以谨修其身,慎守其真,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此则与《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意思相近。
    篇中渔父所说“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及孔子所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皆假借其言而叹道。此则与《楚辞•渔父》屈原曰:“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舍之而去,不复与言,结局不同。
    三
    褚伯秀评曰:“渔父,或谓范蠡扁舟五湖、屈原泽畔所逢者。窃谓亦不必泥其人,但隐德藏辉、潜身湖海,若太公望、严子陵、张志和、陆龟蒙之徒,其间有并姓名俱隐者,岂得而尽考!”
    性 曰:“道本无名,篇名《渔父》者,无姓无名,便是道也。渔樵于江者之上以自养,人莫得而知,此之谓真人。真则好恶不惊,死生不变,不惟保身、全生、免患,亦可感格人神矣。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人其可不真乎!故凡道之所在,圣人尊之者,尊其道也。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敢不敬乎!”
    谭元春曰:“孔子逢渔父,正如渔父入花源人家,似仙非仙,使人神痴。渔父听曲而来,刺船而去,延缘苇间,幽风在目。孔子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升车,契结霞外矣。听其言曰:‘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此上真秘密也。吾何敢以世人酬对相此翁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