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学 > 讲经说法 >

大安法师:净业三福 变化气质(8)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佛学在线 大安法师 参加讨论

    第三是读诵大乘。《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就是大乘圆顿之法。有人觉得你念佛求往生,这是自了汉,是小乘的心态,不是大乘菩萨所为,一个大乘菩萨应该要在这个苦难的地方,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啦,哪能自己求安乐,去离开这个世间呢。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要有智慧来辨识。要知道念佛法门求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普度众生。这一念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菩萨的心。
    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能唱高调的,现在我们是烦恼具足,我们要在这个世间去度众生,那到底是自己去度众生,还是众生把我们度去了?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啊!就好像我们有缘的亲戚啊,朋友啊,这些众生掉在水里去了。同时有两个人都感觉到,跟自己很有缘分,都想救他们,这两个人都不会游泳,不识水性。有个慈悲心很切的,看到自己有缘的人在水里面挣扎,他自己悲心很切“扑通”一下,他就跳下去去救,殊不知,他自己不会游泳。那个在水里面的人,一看有人来了,就紧紧地把他抓住,这样两个人同归于尽,都沉下去了。那另外一个很有智慧,尽管他很想救他,但是他知道自己救不上来,赶紧去那另外一个地方,撑一条船来救他。既可把水里面的人救上来,自己也不会淹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就是找到一条船啊,这才是智慧呀。所以,龙树菩萨说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菩萨,要在这个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不可能的。
    净土宗有一位大德,也是律宗的祖师,灵芝元照律师,他在早年,也是发心很大的,认为与其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十二大劫不能开放,倒不如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救度苦难的众生。所以,他对念佛往生不感兴趣。结果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一切治疗也不见效果,神识迷茫啊,不能做主。等到病情康复之后,才突然觉悟自己以前的过失,因此悲泣感伤,内心深深地自我苛责。这次经历让他觉悟了,虽然有救助众生的大心,然而自己的能力不够啊!所以他从那开始,对念佛往生法门就一往情深。教在律宗,行在弥陀。以后三十多年对念佛法门,那是孜孜不倦,成就往生大业。所以念佛往生一法就是大乘行门。
    《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念佛往生行人不是小乘,是佛的第一弟子。念佛法门是大乘圆顿的行门。这个读诵大乘经典就是我们的解,要把知见建立起来。三福里面讲的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解一定要广一些,但是得有个次第。我们提出精中求博,在解门当中,先从净土五经一论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入手,在解门当中建立一个正信正知正见,把信根牢牢地扎根下来,令其产生信心的力量,不受一切其他的见解和法门的动摇。在这种前提之下,我们再扩大,读一些大乘方等经典,比如《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金刚经》都可以去读,不能说一个念佛行人什么经都不读。读诵大乘,一切大乘佛法经典都是佛慈悲心里面流露出来智慧灵文,所谓的文字般若,透过文字般若启发我们的观照般若,契证实相般若。行要专一,解要广解,这是善导大师给我们的一个开示。
    最后一句是劝进行者。就是我们闻信了念佛法门,知道了念佛的好处,要把这个法门广而告之,要做阿弥陀佛的使者。我们自己这盏内心的信心的明灯点亮,也要令一切众生,这个信心的智慧的火炬点亮,无尽灯,自信教人信,是名报佛恩。我们如何报答佛的恩德,就是宏扬念佛法门,令有缘的众生都能相信念佛法门,都能信愿持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就一个众生往生,就等于一个众生成佛啊,这叫真报佛恩啦!这个众生成佛了,他又辗转他方世界去救无量无边的众生了。
    劝进行者的方法是很多的,自己啊,通过修行,跟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只要能够接受的人,你都可以主动地跟他说一说,或者把有关这方面的经书提供给他啊,这是自己来说。有的时候,你可是提供一个讲经的场所,请这些能够相信念佛法门,有念佛经验的法师来讲,当然有大德居士讲得好,也可以讲一讲。然后,我们能够流通佛书,能够流通有正知见的磁带光盘,念佛机,等等,广而发送啊。这些都属于劝进行者的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