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陵作为道教的创立者,是道教史上值得树碑立传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张陵别传》传世。东晋葛洪撰《神仙传》十卷,其中有神仙张道陵的传记。《隋书·经籍志》著录《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则题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一卷,并署名为王苌撰。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同样署名王苌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是记载张陵遗闻逸事的传记小说,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的道士撰写。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张天师》,是记载天师真人张陵的长篇传记,篇幅超过该经卷十九第二代天师张衡至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文字的总和,或许此篇即本自《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还有《张衡家传》传世,为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引录。该家传是记载第二代天师张衡家族世系和天师事迹的传记,此张天师早期“家谱”的《张衡家传》已佚。承袭早期天师传记修撰的风气,到南宋已出现天师世系的传记。南宋道士白玉蟾(1194-1229)《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赞历代天师》,分别以七绝诗体赞咏第一代天师张陵至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可谓是龙虎山张天师世系的诗体传记。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二《天师世次》,辑录张天师第一至第四代,第二十五代张乾曜至三十二代张守真的事迹。该经题录为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可知撰于南宋度宗咸淳(1265-1274)年间。元世祖至元甲午(1294),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共记载第一至第三十五代天师的传记,与明朝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汉天师世家》前三十五代天师的记载略有不同。元代已有完整的天师世家系谱传世,说明随宋代龙虎山张天师在江南崛起,张天师的传承世系已受到道门的重视。 二、龙虎山张天师嗣教及天师道的重振 张陵祖孙三代时期的道教有多种名称,因其收取信米五斗的特征而称五斗米道,因天师张陵而尊称为天师道,因传播正一盟威之道而称为正一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称为天师道,宋元以后则多习称为正一道。张陵在巴蜀地区的创教活动,汉安元年(142)是一个重要的年代,五斗米道的主要经法制度,几乎都在这一年确立。汉安元年是东汉顺帝第四次改元的年号,汉顺帝刘保在位时,先后改元为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张陵作为代天行法的教祖,被道士及信奉道教的道民尊称为天师。关于张陵天师称号的由来,道经宣称太上老君神授于汉安元年。刘宋道经《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大道家令戒》说:“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为人之师。”唐朝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说得更清楚:“汉末,天师张道陵精思西蜀,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因此张天师称号就具有神圣的意义,不同于道教史上其他的天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天师只是道门内部的尊称,张天师在唐代得到正式册封。唐玄宗天宝七载(748)五月十三日,唐玄宗诏令册赠后汉张天师为太师,册赠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为太保。《全唐文》卷三十九《加应道尊号大赦文》载:后汉张天师,教达元和,德宗太上,正一之道,幽赞生灵。梁中散大夫贞白陶先生,高尚尘表,博达元微,综辑真经,传授后学。并令有司审定子孙,将有封植,以隆真嗣。天师册为太师,贞白册赠太保。 唐代茅山宗风兴盛,法箓为天下所信向,唐代皇帝多受茅山法箓。但唐玄宗天宝七载册尊号赦文,册赠张天师和上清派宗师陶弘景不同的尊号,反映出唐代帝王的价值判断。总之,道教教祖张陵的天师地位,得到唐王朝国家祀典的肯定。为此,宋罗璧《识遗》卷七说:“道家今祖陵为天师,初只泛号,唐始定封也。”清周寿昌《思益堂札记》卷四《张天师革封》说:“汉张陵之教显于唐天宝、中和年间。”明倪岳《覆正祀典疏》述说唐代张道陵的祀典说:“唐天宝七年,册赠天师。中和四年,封三天扶教大法师。”唐僖宗中和四年封张天师之事,最早见于明代史籍道经的记载。《汉天师世家》卷二《天师世传》说: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封张道陵为“三天扶教大法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祖天师张陵,在道经中多尊称为“正一真人三天法师”。敦煌文书P.2827号《本际经》,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道陵”。南北朝道经《赤松子章历》卷五《大冢讼章》,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所授南岳紫虚元君治病灭恶之法”,《又大冢讼章》称“正一真人所授南岳魏夫人治病制鬼之法”。梁陶弘景《登真隐诀》卷下有“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讳告南岳夫人口诀”。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四左位,有“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的神位。唐代皇帝以尊崇道教著称,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均撰有《张天师赞》,说明唐代龙虎山张天师已受到帝王重视。唐玄宗《张天师赞》之二,有“汉代明威,流传不绝”之语。肯定了天师之道递代传承的史实。唐代道士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八《天师灵验》,记述民间流传的10条天师灵验的故事,亦折射反映出唐代张天师的社会影响。 唐诗中有吴筠《龙虎山》、顾况《弋阳溪中望仙人城》、常建《张天师草堂》三首涉道诗,主题是咏诵龙虎山张天师,记录唐代社会生活实况的唐诗诗篇,反映出唐代龙虎山道教的兴盛。吴筠(约655-778)为唐代著名道士,是上清派第十二代传人。吴筠《龙虎山》诗曰: 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诗中描写唐代龙虎山道士及真仙观,玉殿珠楼的真仙观由张天师住持,该观在宋崇宁间改名为上清宫。从吴筠活动的生平年代,大致可知《龙虎山》诗撰于初唐时期,说明其时龙虎山道教已有一定规模。而五代南吴时期江南道士聂师道,曾奉南吴王朝之命至龙虎山设醮。 道经称张鲁在北迁邺城之后,曾叮嘱第三子张盛潜回江南,找寻张陵曾修道的龙虎山玄坛,重振天师道事业。《汉天师世家》卷二《天师世传引》载: 一日,召嗣子盛,以经箓、剑、印授之。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 张盛南下居龙虎山修道之事,因唐以前史籍道经皆无记载,为此元明史籍道经所载张盛龙虎山嗣教,就成为道教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我们从魏晋嬗变的历史不难知道,建安二十年(215)北迁之张鲁家族的贵盛,至迟在司马氏代魏后就已衰落。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之时,中原地区北人纷纷南下江南,张鲁子嗣亦可能在南迁之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载张盛感叹说:吾先世教法,常以长子传授,而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遂无传乎?西晋永嘉中……乃弃官南游,至鄱阳郡望之,曰:“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无,喜曰:“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结庐。 道经宣称东汉张陵最初是由龙虎山入蜀,炼大丹于鹤鸣青城之山,似乎为张盛永嘉南渡回龙虎山祖师玄坛宣化埋下伏笔。南唐陈乔《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载:厥后运当典午,年在永嘉,有美后昆,聿来遘止。遂崇真宇,以永灵风。亦犹缑岭之旁,子晋之祠盛启;阜亭之下,安期之庙聿兴。 “典午”是“司马”的隐语,西晋司马氏执政而天下大乱的永嘉年间(307-313),张盛乘乱世的机会南下龙虎山嗣教。五代南唐李璟在龙虎山敕建张天师庙,陈乔所撰碑立于南唐保大八年(950),碑中提到张陵第二十二代孙张秉一。陈乔载张陵后嗣在永嘉年间居龙虎山,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明代修《汉天师世家》的张盛永嘉南下说,就至少有南唐陈乔记载的依据。五代道士孙夷中《三洞修道仪》序中说:“天师之裔,世传一人,即信州龙虎山张家也。”说明在五代时期文人、道士的心目中,龙虎山道教早由天师世传后裔主持。 民间关于张盛居龙虎山,宋代还有不同的传说文本。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二《天师世次》载:“献帝时,嗣天师第四代张盛至鄱阳,炼丹解化,人名其居曰龙虎山。”南宋僧人志磐专门记载了天师世次,说明其时民间传说的天师世系亦受到佛教人士的重视。张天师第四代张盛居龙虎山之说,最终得到元代正史的肯定。《元史·释老志》说:“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在张天师第四代进入龙虎山后的数百年间,十余代天师隐居龙虎山潜心修道,经历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长期沉寂,唐代龙虎山张天师逐渐显露于世。五代徐锴《茅山道门威仪邓先生碑》载:故茅山道门威仪邓君启霞,字云叟,其先南阳人。……咸通元年,始诣茅山太平观柏尊师道泉为弟子,方羁丱。六年,乃披度为道士。十二年,诣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 茅山道士邓启霞先后参受正一都功、灵宝中盟、上清大洞法箓,是融汇江南道教各派经法的著名道士。唐咸通十二年是公元871年,龙虎山第十九代天师是张修。第十九代天师张修居龙虎山授箓之事,亦有唐代撰写的道经故事的佐证。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一《刘迁都功箓验》载:刘迁者,江西大贾。诣十九世天师,传授都功法箓。明年卒于金陵,两夕而苏,云:“冥官所追,忽有金光自天而下,黄衣使者乘空而至,执素简读曰:‘刘迁身佩正一箓,名在上天,非地司所籍。大限既足,可延三十年。’”由是披褐修道,入龙虎山师奉天师焉。 唐刘处静《洞玄灵宝三师记》载唐代道士应夷节十八岁时:“诣龙虎山系天师十八代孙少任,受三品大都功。”上清派天台宗嗣派宗师应夷节,同样先后参受正一、灵宝、上清法箓。可见唐代赴龙虎山学道授箓,已在江南各地奉道之士中蔚成风气。敦煌文书P.3866号李翔《涉道诗》之第十九首《献龙虎山张天师》曰: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李翔为唐元和年间进士,他以诗化的语言描述龙虎山张天师,反映出唐代龙虎山授箓的历史实况。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赞历代天师》,赞第十九代张修,有“玉局瑶篇龙凤文,三元开度士如云”之句,亦描写龙虎山张天师三元授箓的实况。道经称龙虎山张天师的经箓、符章、印剑,是张陵传授嗣教天师的法器,是龙虎山递代相传的镇山法宝。经箓就包括阳平治都功版,刘宋陆修静就曾说:“阳平治都功版,非天师之胤不受。”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三《天师剑愈疾验》说:“至十六世天师,好以慈惠及人。”该篇载十六世天师以神剑济世度人的灵异事迹,并载“十八世孙,惠钦,性温和,守谦退,与物无竞,俗机世务,泛然不经其心。”按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的天师世系,杜光庭所谓十六世天师是张应韶,十八世天师是张世元。总之。在唐五代的史籍道经中,已有唐代龙虎山嗣教的十六世、十八世、十九世张天师的明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沉寂的天师后嗣,终于在社会生活中开始显露头角。 在早期道教教团创立的东汉魏晋时期,兴起于巴蜀地区的天师道,和兴起于江南的灵宝派、上清派,形成三大道派鼎立的局面。至宋代龙虎山张天师名声大噪,龙虎山正一宗坛的正一法箓,閤皂山元始宗坛的灵宝法箓,茅山上清宗坛的上清大洞法箓,共同形成道教的三山符箓。元刘大彬《茅山志》卷十一《上清品》刘混康传载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 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閤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 宋代已形成茅山、龙虎、閤皂三坛符箓遍天下的格局,时人称之为三山符箓、三山经箓。北宋徽宗时期茅山道士黄澄曾请求混一三山经箓,说明宋代道教三大宗坛的法箓,已有进一步融汇的趋势。明宋濂《汉天师世家序》载: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称号,敕命他“提举三山符箓并御前诸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南宋龙虎山张天师有提举三山符箓之权,龙虎山在江南道教中地位逐渐上升,最终在元代确立了张天师在江南道教中宗主的地位。 余论 元代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修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之天师传记,反映了江南道教对天师世系的认知和看法。明代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编撰《汉天师世家》,是否有天师家传系谱文本的依据,因史载阙如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推测《汉天师世家》的编撰,应该有天师家族及道门的口传资料为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汉天师世家》的天师传记,其中早期天师世系确有模糊不清之处,因此学界有理由对宋以前天师事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文本有无记载并不影响张天师递代嗣教的客观事实,本文所论魏晋南北朝天师后裔的活动及龙虎山道教的崛起,足以说明张天师家族的传承和江南道教的发展相始终。 《汉天师世家》作为传世的张天师家系文本,是明代为适应龙虎山张天师的显赫地位而编撰,此文本可视为龙虎山张天师传教世系的历史记忆,它至少从主位的立场反映出张天师家族的观点。宋元明时期编撰龙虎山天师世系绝非偶然,它其实是龙虎山张天师社会影响日增的结果。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影响巨大的儒道两家中,儒教的孔子和道教的张天师,都以传承久远而著称于史,以致明代有尼山龙虎山并称之说。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五“尼山龙虎山”条说:“孔子以万世为上崇祀,世封不必言。其次则张真人,虽异教,与吾儒不可并,而延世并天地则同。非但天意,抑亦地灵。尼山龙虎山之秀,固天下第一风水也。”张天师在龙虎山经历长期的传承,其发展盛衰几乎与道教史相始终。尽管龙虎山张天师早期嗣教历史模糊不清,但龙虎山张天师之道传承1700多年,其源远流长的道脉客观存在于世,作为正一派祖庭的地位是勿容置疑的。 作者简介: 张泽洪,四川三台人,1955年9月生。先后获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创新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度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道教、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学术著作有《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等17种著作的撰稿,专著及撰稿著述共计278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8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90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民族研究》转载14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2篇。在国际刊物《东亚人文学》发表3篇论文,在台湾国际汉学著名刊物《汉学研究》发表1篇论文。在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权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发表10篇论文。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九次、十一次、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译著《坐禅如斯》。2001年以来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70次,并赴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宗教学、民族学研究领域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