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人的共同价值是信仰道教(包括儒教和佛教),享有父慈子孝、家国一体的自然无为的中华文明共同价值,其在“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是通过自己的修心立德化成世界,建设泱泱天朝大国,复兴礼仪之帮。“中华文明的密码”就是道,是自然,是父慈子孝,是君仁臣忠,是家国一体,是天下为公。 ——评易中天的“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论 易中天教授在2013年5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新书首发式上会有一场题为“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的主题演讲,这篇演讲实为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的总序,他希望用《易中天中华史》最终来回答一个“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的问题。对于祖先、文明的意志,中华的位置等提出许多荒谬的见解。如:《祖先》夏娃是女娲的前身论、发现我们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尧舜说;3700年文明史说;从“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论;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世界论;全人类共同价值论等,这些论点是不成立的。 一、我们的祖先是谁?易中天《祖先》说女娲是蛙论;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尧舜论。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女娲人面蛇身或者龙身。我们的祖先是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尧舜等。夏娃绝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第一卷《祖先》中认为女娲实际上是蛙,他的理由是:1、从古汉字字音上判断,“蛙”古音同“呱” 。2、当时女性生殖崇拜的图腾就是鱼和蛙,所以女娲是蛙的结论顺理成章。这种推论荒谬。古汉字读音可能是多个,难道可以由此来论,女娲是多个吗?女性生殖崇拜的图腾就是鱼和蛙,那是因为鱼多子和蛙能鸣,其愿望是生多子和子女会说话。不希望少子和哑巴。这种女性心理直到现在还存在。由此可见,易中天的“女娲是蛙论”是信口开河。 《开天经》载:太初時虽有日月,未有人民,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太初后而有太始。太素已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后,而有元皇。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后,而有地皇,地皇之后,而有人皇,人皇之后,而有尊廬,尊廬之后,而有句婁,句婁之后,而有赫婿,赫婿之后,而有太连,太连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连之后,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经不载,书文不达,伏羲沒后,而有女媧,女媧歿后,而有神农。神农沒后,而有燧人。燧人沒后而有祝融。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后,而有轩辕黃帝。黃帝之后,次有少昊。少昊之后,次有帝颛顼。颛顼沒后,而有帝嚳。帝嚳之后,而有帝尧。帝尧之后,而有帝舜。帝舜之后,而有夏禹。夏禹之后而有殷汤,殷汤之后,而有周,周后而有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元清灭中国。元灭中国而明复兴;清灭中国而民国复国,民国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是道,是天,是盘古、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娲皇在羲皇之后。女娲时,娲皇抟土造人。应该说,现在的中国人是女娲皇帝的后人,盘古、伏羲、女娲是我们的祖先。因此,易中天把夏娃列入“祖先”之列,是杜撰,认错了祖宗。祖宗混乱了,也难怪他“自卑地觉得来历不明”。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是在《开天经》是被称作“神”的。伏羲以前,五经不载,书文不达,故考古也不可能达到真知。这是当今学问之限。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上古真人千岁(黄帝内经),彭祖八百岁。所以是神,是龙的传人。故有中华天人合一之学。今人若如《道德经》所教诲:清静无为,则可返璞归真,千岁长存。中国文献所载,西人经典绝无之。易中天说“世界是主创造的”,这是错误的。世界是道生的。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说“世界是主创造的”,主是从哪里来的?神从道生,天生。因此,神之母是道。道乃众妙之门,天地之根,天下母。中华文明不是“谜”。 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二、中华文明是3700年文明史吗?易中天说:“中华文明是三千七百年。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是荒谬的。 中华民族有276万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盘古创世到黄帝有熊氏,凡275.7780万年。 1黄帝时始有君臣父子。从《开天经》看中华民族历史,人民之初,曰太初。从太初,才有人民,为天精地精和合而成为一体。自太初已降,上古、中古、下古,以至于当代。中华民族,她的历史最悠久,天地以来,首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立者也。即是中华民族,大约270多万年后,始有其他文明。伊斯兰文明始于公元662年。至今方1400年历史。西方现代文明如果从文艺复兴算起,具体地说从但丁和薄伽丘算起,至今方六百六十年。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质疑。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先生指出:“我们传统的认为中国文字始于距今接近3300年的甲骨文。所以国内外学术界有人怀疑中国是否真正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认为出土甲骨文的‘小屯殷墟文化,便是中国文明的诞生。’夏鼐先生也曾很风趣的回答过这一问题:‘小屯殷墟文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如果认为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那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中国文字在甲骨文之前肯定有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唐兰先生早就指出:‘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很发展了。’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的发现与研究,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2 三、中华文明的特点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吗?易中天说:“中华文明是无宗教,无信仰的文明”,此论焉能站得住? 中华文明的特点恰恰是道教民族。中国是一个长达276万多年的民族。盘古创世到黄帝有熊氏,凡275.7780万年,黄帝时代至今4400多年,共约276.2180万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罢黜的是“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并非道学)之前道文化集中地表现为伏羲八卦、黄帝内经、周易为代表的古老道文化,汉时正式立道教。唐朝道教为国教,宋朝道教也近乎国教。明朝道家学说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元清是异族统治,故中国道学和儒学没有真正被重视。自乾隆时代起,统治者极力推崇儒家理学(儒道释本一家,故其并非真正推崇儒学),释道二教的地位大为贬降。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道光(1821—1850年)年代,又取消了传统的张天师朝觐礼仪。道教地位逐渐下降。清统治者防汉甚于贼。因此,“儒家文化及其理论形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论过于简单,中国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是道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一语中的。即使现在,农村和下层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释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盘古、太上老君、女娲娘娘、王母娘娘、观音菩萨、如来佛和孔子最为著名。以道治国国当兴,背道治国国必亡。这是中国百万年历史的最基本的特点和规律。 中华文明是最悠久的文明,自性自足。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曾经受到波折,主要原因是传教者没有结合中国实际,对佛教教义的执着性理解,经与中国儒道文化融合和发展,才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儒道释三教经过融合,形成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三教各立其门,各度有缘,普度众生,同卫大道。大道,无形,无情,无名,而有言之学,可分为三。也就是道一,学三。所以,从根本上说,道学乃是中国文化的根柢。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特点是道教民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