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道之关系之比较:“道之化身”与“道之实存” 据现有研究 可知,庄子称谓的“道”与葛洪称谓的“道”在哲学本体论上是同一的。如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抱朴子曰:“道者涵括乾坤,其本无名…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方者得之而静,负者得之而动,降者得之以俯,升者得之以仰。” 这表明“道”是具有超越性,是有神妙莫测的,创生出天地万物之功能与作用的本体。因而将“真人”与“道”的关系与“仙人”与“道”的关系进行比较是有其衡量源的。 然而“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强名为道,已失其真,况复为千割百判,亿分万析,使其姓号至于无垠,去道辽辽,不亦远哉?” 既然道都不能用语言去限定它,不能用名词概念去分析它,那么要如何去把握“道”呢? 庄子认为,“道”是可以用人的生命去体证的。“真人”就是“道体”的具体化。因为“道”不仅仅是客观流行之体,同时也是人的精神追求的至上境界。《天下》称颂关尹老聃为“古之博大真人”,因为他们恬淡无欲,理会道术之全体: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具有自然无为、宽容于物的特性的“真人”也就是作为“道”之主观精神境界的人格化身。 葛洪则认为,作为最高本体的玄道也是可以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人们通过“思玄执一” 就能得之于内,而得到玄道的人就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生命存在体-----仙人。因此,“仙人”是作为宇宙最高本原的“道”的实体化形象。因为只有与玄道为伍,才能拥有永恒的生命,“其唯玄道,可与为永” ,那么想要追求无限生命的人就要以“玄道”为信仰对象和追求目标,但是玄道是深邈微远的,不可言说的,那么作为玄道的可闻可见的具体化身----仙人就成为了道教的信仰对象和追求目标。这也是由作为本体的“道”向作为信仰对象的“仙人”的宗教转变。 真人作为“道”的化身,并没有消减“道”的存在意义,庄子依然将“道”作为最高本体和最高境界,“真人”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体证“道”。仙人作为“道”的实存形象,则成为了“道”的替身,他代替“道”执掌自然秩序,成为人们的信仰对象,这样“道”的追求意义也就削弱了。 三、结语 分析了“真人”和“仙人”形象,比较了“真人”和“仙人”在生死观,境界形态,与道之关系方面的差异后,就能对庄子对葛洪的影响有初步的结论了:虽然葛洪攻讦了庄子的思想,但是庄子的思想对葛洪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葛洪在道教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起神仙学体系,而神仙学体系中的“仙人”形象直接来源于庄子的“真人”“神人”形象。因此,庄子虽不似老子奠定了葛洪神仙学体系的哲学根基,但却直接启发了道教的信仰对象——仙人形象的确立。 “仙人”在精神境界上与“真人”是没有区别的,二者的差异是在是否能超越物质世界。“真人”虽然嗜欲寡淡,但摆脱不了对五谷食粮的需求,仍然受着物质的限制;仙人则不食五谷,餐风饮露,清肠寡肚,完全可以去除人体的欲望而与自然之物的属性相通,从而脱离外物的桎梏。也可以说“仙人”是对“真人”形象的梦幻化。“真人”是理想中倾向于现实的人格,“仙人”则是理想中倾向于奇幻的人格。庄子知道形体的限制会存在于人的生命中,这是一种现实清醒的认识。但葛洪则抱着过于乐观的态度,认为人可以飘渺于天地之间,得道成仙。此外,真人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 ,是在“知”的范围内洒脱自在,但“仙人”不仅能“知”而且能“实行”,能在天地间畅行。因此,仙人是受到了真人这一真知的启发,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完满人格。所以,“仙人”抛开其宗教意义,是一个比“真人“更加完美的人格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庄子注疏》,【晋】郭 象注,[M]中华书局,2011年版 [3]《庄子集释》,【清】郭庆藩,[M]中华书局,1982年版 [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中华书局1985年版 [5] 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 符国栋:《不死的探求――抱朴子》,[M]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年10月 [7] 李中华:《新译抱朴子》,台北三民出局,[M]1996年版 [8] 钱穆:《庄子纂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9]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葛洪研究论集》刘固盛、刘玲娣主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葛洪研究二集》杨世华主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吴晶.《庄子•大宗师》"真人"辨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1):100-104 [14]张清河.庄子“真人”思想考论[J].贵州文史丛刊,2012,(2):74-78. [15]孙丹.庄子"真人观"初探——以《庄子•大宗师》为中心[J].科教导刊,2010,(35):56-57. [16]杨国荣.体道与成人——《庄子》视域中的真人与真知[J].文史哲,2006,(5):125-135. [17]吴根友.庄子论真人与真知的关系——《大宗师》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7,(1):61-67. [18]张清河.庄子“真人”源流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28-32. [19]冷金兰.论庄子之真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357-358 [20]谢路军.试析老庄对葛洪道教思想的影响[J].中国道教,2005,(1):33-36. [21]崔文静.《抱朴子内篇》的神仙道教理论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3-34. [22]李延仓."非《庄》"思想述论--从荀子到葛洪[J].中华文化论坛,2004,(3):102-106. [23]李松荣."逍遥"与"成仙"——《庄子》、《抱朴子内篇》生死观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29-33. [24]董平.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J].浙江社会科学,2004,(4):141-148. [25]刘玲娣.老庄、黄老、仙道——《抱朴子》思想的再认识[J].宗教学研究,2007,(4):53-58. 作者简介:肖芬芳,1992年生,女,湖南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