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走向安康生活的道教实践:养生与相生 Topics for Discussion: 1.Health of Mind and Body - The Way of Taoist Health and Wellbeing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1.21世纪的话题 —— 安康
    近代以来伴随科学文明的迅速发展,人类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剧变的新世界。众所周知,即便是再先进的科技文明也有其弊端,现代社会中诸如分配不均、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全球化与地域发展间的矛盾、人伦道德的沦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唯利是图的极端商业化导致的产业矛盾等等社会问题不胜枚举。这些问题中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为谋取更多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健康的垃圾食品和由社会体制矛盾引发的种种精神压力。
    例如,依据2014 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支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发表的“2014世界癌症报告”,目前全世界男性的5分之1和女性的6分之1患有癌症。根据预测上述比率还将持续上升,到2030年癌症患者将达到人口的50%。癌症的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仅占3%,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极度的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以及加工食品中的各种化学添加剂。 这些因素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从而发生癌症。依靠现代医学手段只有2%的癌症患者能够完全治愈。因此,要想预防癌症就必须减少社会生活压力、尽可能回避环境污染和垃圾食品。根据美国的最新报告,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癌症,不久的将来美国男性的一半人口和女性的3/1人口将患癌症而死亡。 科学文明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垃圾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种种社会问题, 在东亚国家开始盛行通过净化身心来维护自身健康和幸福的安康(Well-being)观念。问题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商业利益而不断歪曲安康观念。
    原先安康观念是为了摆脱物质文明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弊端而从西欧国家发起的一种公益文化运动。近代以前的西欧,幸福生活指的是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清心寡欲。但是进入近代以后追求物质生活的充裕成为了幸福生活的指标。随着资本主义物质生活的发展,导致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无助。为了克服内心的空虚,西欧国家试图将资本主义和新时代(New Age)运动结合到一起来克服人类面临的精神危机,这就是安康(Well-being)。
    发端于西欧的安康文化进入21世纪后传播到了东亚各国。[ 大概在2002年韩国出现了“安康(Well-being)”概念。] 但是安康文化到了东亚以后并未努力兑现其原来的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目标,而成为了粉饰有钱人奢侈消费的文化。大型企业为了谋取更高的商业利润而在餐饮、住房、生活用品上都贴上了“安康”的字眼。以安康理念包装的高级服饰变成了有钱人炫富的手段。甚或有钱人打着安康的旗号,把自己的奢侈生活包装成“安康”的正常的消费活动。由于安康已经丧失了本来的意义,为了挽回其原有的身心安康的宗旨,很多社会学家主张改用“Wellness”以代替“Wellbeing”。
    虽然安康在资本主义的驱使下助长了奢侈消费、阶级矛盾,但是回顾其本来的意义,我们无法完全抛弃安康这个理念。 因为安康是摆脱社会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和垃圾食品的唯一有效渠道。那么,我们如何将安康的原有内涵在现代的东亚国家重现?
    笔者在“养生”和“相生”中找寻了答案。笔者相信,“养生”将在个人层面,“相生”将在共同体层面引领我们实现“安康”生活。
    2.安康与养生
    如果想确立具有东方特色的安康概念,我们有必要首先回顾东方的传统思想,从而在我们的思想宝库中找寻具有东方特色的安康理念。这些工作需要一系列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可以从东方的传统宗教儒佛道开始研究。儒佛道的特点分别为“成圣”,“成佛”,“成仙”。即,儒教所崇尚的是修养“圣人之学”而完成圣人之人格,而后作为圣人君子而进行社会教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圣外王”。佛教所崇尚的是进行刻苦的修行而最终得道成佛。道教所崇尚的是修炼“精气神”而最终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
    从安康的观点来看上述三个宗教思想中道教思想最符合安康理念。因为道教着眼于生命之长盛而发展出了一系列养生法。根据史料表明像中国的苏东坡、韩国的李退溪、李珥等儒学家也都为了身体健康而修炼了道教养生术。现代中国把“Well-being”翻译成“安康”或者是“身心健康”。这意味着“Well-being”是为了无病长寿或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养生法。
    据说,养生概念始于战国时代。当时人们关心的是“养性”或“养神”。到了后代养生法逐渐包容了吐纳、导引、辟谷、存思、食气、科仪、五禽戏、太极拳、吸取自然药物等各种休养方法。道教养生法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道教养生追求的是“人道合一”。因为在道教思想中人与天[天=道]是一种有机的共同体。人与宇宙相通而经验宇宙的生成、变化、发展、消灭。道教追求人道合一,其目的是为了把有限的生命结合到宇宙的无限之中。
    第二,从“我命由我”的道教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养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道教反对命运论或对至高者的隶属关系。而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创造自己的命运。由此可知,生命也能够通过修行而得以能动的改造。
    第三,道教养生追求的是身和心的同修共炼,我们称之为“性命双修”。虽然生命的本质在于精神,但精神需要肉体来承载,所以精神和肉体一定要共同修炼。
    第四,“气”是道教养生的核心。道教认为宇宙万物生于气,而天地万物也是气之变化而生成。构成个体生命的三大要素是“精气神”。道教养生所追求的是把体内的“精”循环起来而为“气”,再把气升华为“神”,最终归于“虚”。“气”作为“精”和“神”的中间存在和媒介而被认为是养生的主要对象。
    因此,道教养生通常被认为是“做好了可成仙,做不好亦益于健康”。那么如何将这些养生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呢?下面举一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庄子的“逍遥游”。庄子并不主张离开世俗。他主张每一个人应该像至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 上与造物者游, 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爲友。” 庄子所追求的是广阔无边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不拘于世俗价值观的大自由,这就是逍遥游。逍遥游意味着过一个无为清静的生活,不为物质生活所迷惑而成为超越时空和生死的至人。庄子的逍遥游包含着“达观”,“闲适”,“忘我”三层含义。这就是减少生活压力而追求内心清静的养生法。
    第二个事例是有关苏东坡的典故。苏东坡以其出色的文章和爱民精神受到民众的尊崇。但是因受到政敌的陷害而发配(43岁)到地方时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而开始了道教休养。他所进行的是道教的无为养生法。“一曰无事以富贵, 二曰早寝以富贵, 三曰安步以当车, 四曰晩食以当肉。”结合以上思想,他进行了打坐、节食、漫步、控制欲望、服用天然药物、达观、长乐等一系列养生修炼。 这不正是一个完整的安康计划吗?
    庄子的养生法如同早期的道教养生,着眼于内心的休养。但是后来苏东坡的养生就变成了身心同修的养生法。苏东坡的养生法跟现代道教养生法没有多大的区别,是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安康典范。
    3.安康与相生
    道教的养生局限于个人的修养。但是安康具有幸福、福利等更广阔的层面。安康并不是一个完全靠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理念,而是一个共同体和社会、甚至是关涉整个宇宙的宏大思想。 因此当我们谈起安康时就必须考虑围绕个人的社会环境。那么如何实现符合安康理念的社会养生?“相生思想”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传统道教修行中有一种叫“真行”的帮助他人积德的外在修行方法,也有强调积善的“功过格”和“劝善信仰”,这些都是适用于普通人的单向修行方法。与此相比“相生”是一个包括个人、团体、亡者、生者、自然、万物的更广阔而且双向性的概念。
    “相生”在传统哲学中被用来解释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而大巡真理会的教主姜甑山(1871-1909)给“相生”赋予了新的意义。大巡真理会是一个拥有200多万信徒、本部道场位于韩国京畿道骊州郡、拥有5处大型道场和2500多所宗教设施的韩国最大的民族宗教团体。 它被认为是继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圆佛教之后的韩国第五大宗教团体。大巡真理会虽然发生于韩国,但究其根源却来源于中国的道文化。 很多学者都评价说大巡真理会是具有道教色彩的韩国宗教,甚至有人说是韩国的新道教。
    “相生”是大巡真理会的核心理念。如果说阴阳五行当中的相生是两个要素之间的单向作用。那么大巡真理会的相生原理是一个双向作用的原理。它不仅仅是“共同生存”,而“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而共存”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大巡真理会把相生解释为“帮助他人从而所有人在一起和谐生活”。如果说“共生”是指“不同个体的共同生活”那么“相生”是指“休戚与共的共同生活”。
    大巡真理会主张实现相生的前提是“解冤”和“报恩”。此即,“解冤相生”和“报恩相生”。
    何谓解冤呢?根据大巡思想,目前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战争不断,久积怨恨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由“相克原理”支配的世界。天地间充满怨恨而导致世界近乎灭亡。要想建设新的世界就必须化解所有怨恨。也就是说没有解冤也就没有相生,然解冤并不是泄愤或报复。姜甑山曾说:“以牙还牙,犹如以血洗血。”,须“以善报恶”。也就是说,解冤意味着宽恕他人,以利他的精神对待他人而绝不要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解冤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但是大巡真理会给他赋予了新的宇宙论思想。其特点在于,第一,以前的解冤只是解亡者的怨恨,而大巡真理会的解冤是解生者、民族、国家、甚至是动物和神明的怨恨。第二,以前的解冤解传染病或者自然灾害之类的局部怨恨,而大巡真理会的解冤是解开包括人类和神明界在内的宇宙间所有的怨恨。第三,以前的解冤是安抚亡者的灵魂,而大巡真理会的解冤不仅是安抚灵魂而且还包括帮助他人。大巡真理会把解冤理论延伸到与“相生”相结合的伦理道德层面。第四,以前的解冤是安抚亡者来追求现实的安宁,而大巡真理会的解冤是建设一个没有“相克”和怨恨的新世界。
    互相帮助,休戚与共 —— 这就是解冤相生。解冤相生所包含的层面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还包括社会、国家甚至是自然界和万物。因此,可以说,解冤相生是一个普遍的伦理道德观。
    那么,何谓报恩呢?“生与寿、福与禄皆为天地之恩泽,故应以诚敬信立报恩天地之大义极尽人道;保命与安居为国家与社会之恩泽,故应以献身、侍奉之忠诚,为社会发展与共同福利极尽作国民之道理;出生与养育为父母之恩泽,故应以崇祖报本之大义极尽孝道;教导与成长为教师的恩泽,故应以奉教与布德极尽弟道;生活与禄爵为职业之恩泽,故应以忠实与勤勉极尽本职。”也就是说,把报恩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实现“报恩相生”。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环境。如果想过一个安康的生活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与自然界的关系。如果把安康理念从个人层面提高到社会和国家层面,那么,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生、社会和社会之间的相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生、甚至是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生。从这种观点看,“解冤相生”和“报恩相生”是能够实现安康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4.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简单地介绍和分析了如何避开威胁人类健康的不良环境而有效维护我们宝贵生命的方法。笔者认为,养生和相生就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虽然因篇幅所限未作详尽的论述,但是我们所谈论的方法无论是在个人养生的层面、还是共同体之间的相生、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等各个层面都是一个对养生极其重要的方法。
    道教历史悠久。道教的传统绝不是落后于时代的旧思想,也不是反科学的封建迷信。传统思想可以解决现代科学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就此观点来看,道教思想是一个可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伟大思想文化宝库。所以,我们应该对道教传统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从而挖掘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精髓。道教和大巡真理会的繁荣也表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化发展方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让全世界的道教界人士聚在一起谈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因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变化的问题.
    (韩国大巡真理会 金煜)
    本文为作者在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上的论文
    更多链接
    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