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金台观地势高旷,视野开阔:向南远眺,秦岭叠嶂,环列如屏,苍翠如黛;向下俯瞰,渭水萦回若带,市区高楼林立,街道四通八达;极目四周,树木森森,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一、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张三丰的祖父裕贤公精通易术,他常常观察星象,预测未来。南宋末年,裕贤公测算到,北方王气正旺,龙脉正盛,就和儿子张昌北迁到辽阳懿州定居(当时懿州还属金朝的领土)。张昌的前四个儿子先后夭折,只有第五个儿子活了下来,取名叫张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张三丰。 18岁那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方游历。在燕京,与平章政事廉希宪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廉希宪对他的满腹学识十分赏识,就极力向朝廷推荐他做了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县令。但两年过去了,难以忍受官场约束的张三丰,对无休无止的案牍和俗务十分厌烦,便挂印辞职。从此与官场绝缘。 张三丰20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便把家中财物分给乡人,然后束装,携带两名家童飘然远游。他访道求友,足迹东达齐鲁,西抵秦陇,南行韩魏,北至燕赵。白天,他历览山水,体验自然造化之妙理,或者行走四方市井,体味社会人生之真谛;到了夜晚,他又青灯明月相伴,研读诗书经卷之精髓。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也不管是阴晴还是雨雪,他都头戴斗笠,穿一件破旧的短布衣,手持竹杖,“浩浩自如”地行走着,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 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仙人之气。《三丰全集》形容说,他“善嬉谐,旁若无人”,性格孤独自傲,从来不过问俗事,如果街上有人与他搭话,他也置若罔闻,不予理睬,“终日不答一语”。《大岳太和山志》形容说,张三丰“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而且“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遍游大江南北,往来于名山古刹,结交各类江湖人物,研习拳术,讲究丹法。据说在经过了无数艰苦磨难之后,他的点金之术日益精湛,终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修成了正果,被人称作“活神仙”。他的几度“死而复生”,更是给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张三丰生前并未公开自立门派,仅仅是以游方高道的身份收徒授道。但在他身后,被各地道士奉为祖师,形成了三丰道派。 元朝末年,游历了三十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间小径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惬意,便决定在山中的金台观居住下来。据传,金台观的三孔炼功洞,还有石碑,都是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 说起张三丰这个名号,还有个来历。有一天,他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高峰直插云霄,秀丽苍润,十分可人。这时,有人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的鸡峰山三峰,说自己号“三峰”,于是,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特指对面三个山峰)。后来,他又觉得这个名号有些不雅,担心被人与“三峰采战术”相联系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又不愿意再更改,想到八卦中“乾爻之连,而有坤爻之断”,就从坤土之中,竖一根浩然正气,补其断而全其一,从此他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乃定。 二、 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乐善好施,行医救生,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为此,在宝鸡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大家口中的张三丰,就象一位仙人,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行踪莫测。 相传在宝鸡西35里坊塘铺北,有一座险峰,人称“西武当”,又叫“佛岩”,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经,传授武功。 又据《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于周公庙(岐山县)朝阳洞。”张恪是1414年的明朝解元,可见此时张三丰在宝鸡。 有一个传奇的故事,说的是在一个严寒的冬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户外罕有人迹。有个樵夫因家中没有柴火烧炕,就硬着头皮出了门,去山上砍柴。走到半路上,他听见断断续续的轰响,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一个衣着破烂、邋里邋遢的老道士正躺在雪地上呼呼大睡,鼾声响如雷鸣。樵夫十分惊讶,连忙跑到跟前,又推又摇,却叫不醒他。仔细一看,只见老道士面色红润,呼吸均匀,浑身热气蒸腾,睡在雪地上就象常人睡在自己家炕上一样自在,不由得惊叹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高人!”待樵夫砍完柴回到家中,突然心中一闪念:“刚才那个老道人肯定是张三丰!”他急忙赶到山中那个地方时,早就不见了张三丰的踪影。樵夫心里十分遗憾,懊悔自己错过了和真人面谈的机缘。 还有个传说,在某年七月的一天,张三丰在山里小路上行走,突然间自语道:“我今天要死了。”话音刚落,即扑倒在地。过了一会儿,一个名叫杨轨山的乡绅路过此地,见一个老道士横卧山野,心里起了恻隐之心,可怜死者如此落魄,不忍其抛尸荒郊野外,便找人拖回家中,买了副棺木将其安置进去,准备待天明时入土为安。深夜,杨轨山在似睡非睡间,隐隐约约听到棺木里传出悉悉索索的响声,以为钻进了老鼠,没有理会。但动静越来越大,他又惊又怕,难以入睡,就小心翼翼地走到棺木前,一把掀开棺盖,只见那老道士先是伸出了手,然后竟然从里面跳了出来。突然的意外事变把杨轨山吓得魂飞魄散,昏厥在地,不省人事。 当第二天杨轨山醒过来时,老道士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了一只铜皮小鼓和一偈,上面说:“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剑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喻指元朝终止、明朝开始之意。至此,杨轨山才恍然大悟,那老道士就是在金台观修行的张三丰。后来,杨轨山拜张三丰为师,做了他的俗家弟子,并出重资将金台观修葺一番。 张三丰的名望越传越高,他的那些“特异功能”被明朝皇帝所艳羡。明太祖朱元璋一心想亲眼见见这位神奇的“活神仙”。洪武初年,派三山道士请张三丰入朝晋见,杳无音信。洪武十七年(1384)又下诏,求一百三十多岁的隐士张三丰一见,仍然无应答。洪武十八年(1385),强迫张三丰弟子沈万三敦请其师,没有结果。后来,听说张三丰居住在宝鸡金台观,就马上派人赴宝鸡山中寻觅,但使者找遍了山中的大小道观,依然未见他的踪影。在宝鸡金台观立有《张三丰遗迹记》、《英宗书制碑》。 几代皇帝三番五次寻找,他避而不见,在世人眼里越发显得神秘。此后,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 张三丰的故事越传越生动、越传越神奇,也就越传越虚了;而越是找不到他,就越想找他,越是景仰他。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有许许多多,时人不少似乎都见过他,但却又似乎都没有见过,这是因为张三丰以隐居为主,出没无常,虽然弟子不少,可惜传授谱系不明,而且大多数又都是自称的。 传说张三丰活了二百多岁,足迹遍履宋、元、明三朝,在江苏、陕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都流传有他的种种事迹。明代帝王的慕求和褒封,加上道门中人的神化,使张三丰的神仙传说历久不衰,而且托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至清代仍然时有所闻。即使到了今日,历史上的张三丰和故事里的张三丰仍然被搅在一起,可能以后仍将是个谜。 张三丰的确有一些世人所不及的异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异功能。按照《明史》和《大岳太和山志》等书所载,他大约有过目不忘(超常记忆)、数月不食(辟谷绝粒)、穿山走石、日行千里等。对前两项尚可理解,而对后两项就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 三、 从《张三丰先生全集》等史料所收的大概代表张三丰先生思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三丰先生强调儒、释、道“三教合一”,把三教同源一致之点归结于“道”。 张三丰先生认为,“道”是儒、释、道三教的共同之源。什么是“道”呢?张三丰先生深受宋明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太极图说》思想的影响,提出了道“统无极,生无极”的观点。他说:“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他认为,“无极”就是阴气,比如说阴雾、水气,混混沌沌;“太极”就是阳气,就像“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胎中”。那么,“无极”与“太极”是互相联系的,是统一在“道”这个宇宙本体之中的阴和阳、无名和有名。 张三丰先生所讲的“太极”,也有别于理学家所杜撰的那种寂然不动、无形无影的绝对,而是把宇宙本体和道教的内药外药说、元气论结合起来的“灵光”,也就是道教炼丹家所讲的内丹或“元气”。他认为,这个“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有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本根、本始和主宰。 张三丰先生在纵览百家著作学说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即“三教同源”,这个“源”就是同“道”:“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仙家藏道度人,三教圣、佛、仙,全都是以“道”为本源而立教。那么,既然三教同源一道,同遵一道,则应当地位平等,和平相处。《大道论》的目的,是宣传道教,济人利世、行道成仙是道教本旨。 《大道论》言称,张三丰先生在纵览百家著作学说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即“三教同源”,这个“源”就是同“道”:“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仙家藏道度人,三教圣、佛、仙,全都是以“道”为本源而立教。那么,既然三教同源一道,同遵一道,则应当地位平等,和平相处。《大道论》的目的,是宣传道教,济人利世、行道成仙是道教本旨。 所以,张三丰先生说:“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他认为,“三教原则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张三丰还以丹家的五行比附于儒家的五常,说“性”就是“理”,“理”就是人性中天赋的、合乎天理的东西,外而儒家所谈伦常,内而仙家所炼内丹,都是此理所致。于是,在此基础上,他将儒家入世的伦理之道与仙家出世的内丹之道加以调和。 张三丰先生认为,儒、释、道三教同“道”,具体到个人而言,即是“性命本原”。他的《一粒黍米说》还说“天性天命”,道门中人比喻为“真铅真汞”,佛门中叫做“真空真妙觉性”,儒门中名唤“无极而太极”,名称虽不同,其实为一物,也就是一个道理。 由于张三丰倡导“三教合一”,因此被其后学奉为“三教宗师”、“三教真宰”、“救难天尊邋遢静光佛”。他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解释儒、释、道教,认为三教的共同点就是修己利人;还融合儒、释、道三教,把佛教的“打坐”、“参禅”等作为道教修心养性的方法。他反对持斋念佛,强调要想成仙或让神致福,不如“虚心”、“无我”,自教其心,“人心即神,神即心。” 张三丰先生提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以“清静无为”这个主旨为行为的标准,努力地遵道守德。张三丰继承了老子思想,把自然之道在人身的体现称为德,宣称这个“德”就是“清静无为”的首要内容。德是人生第一原则,只有守德,才能悟道,才能得到道的佑护。因此,他在《大道论》中说:“人能修正其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基于此,他进一步提出,守德就是要戒除贪欲,不损人利己,不贪恋功名,不羡慕虚荣,不做帝王师。 在《大道论》中,张三丰先生宣称,作为人,必须“忠孝两全,仁义博施”,这是行人道的核心。他说,修仙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都必须遵从自然之道,修道证仙绝对不能脱离人生的正常权利,而在享受衣、食、住、行等基本权利时,你就必须履行忠孝义务。 张三丰先生认为,凡是修道之人,应当立言立业,用自身的全部气力去实践清静无为之道,再将自身实践修道的经验指点他人,这是天道使然。 作者简介: 宋婉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管理与法学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被聘为陕西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陕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宝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宝鸡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国学》副主编、《宝鸡社会科学》特约编辑。宋婉琴今年出版了《张三丰与金台观》、《汧渭仙踪——西府道家的洞天福地》、《道教文化与宝鸡道教》、《我读经典》(丛书6本)、《中国传统文化新论》(丛书10本),主持省、市各类课题数十项,在全国、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百余篇。 了解更多:陕西宝鸡金台观开放十周年暨三清大殿落成庆典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