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王祥之道长:崇尚道学学习 历史上真实的王信安道长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近现代是典型的乱世,国土割裂,战火连绵,政局动荡,再加之天灾人祸盛行,现实充满苦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痛苦的折磨。其中,宗教阶层的痛苦较之其他阶层的人则更为沉重,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不止是在肉体上,更重要的还在心灵上。宗教人士从来就是一个善于构建理想世界的阶层,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信仰去影响、改造现实。然而,历史和社会并不一定会按照他们的主观愿望前进。如果说在太平盛,理想与现实尚有几分弥合的话,那么在乱世,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则会急剧地扩大,以至于形成尖锐的对立。清末民初以来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由于宗教人士的理想受到现实的压迫,理想实现的途径受阻,甚或失去了任何可能性。他们的身心不免处于一种极为焦虑、傍惶、压抑之中,这是宗教阶层所特有的一种忧患之感。这种忧患,它既包括对社会现状的考虑,又包括对个体安身立命之地的思索,映现到哲学思想的高度,便构成了自然与反自然之辨这一特定的时代主题。本质上说,宗教人士的自然与反自然之辨,都是旨在回答与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和矛盾问题。但是,他们有的侧重在社会整体层面上,试图以理想矫正现实,使社会的秩序复归于和谐;有的则侧重在个体层面上,以理想批判现实,试图以超现实的世界彼岸去寻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精神的自由,从而表现为某种思想倾向或理论形态的差别。
    王信安道长就是道教界人士中一个极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无疑,他的理论兴趣和实践确实是在自然之上的,但问题又似乎并不如此简单。王信安道长不单是表现为对社会的关注,而且也表现为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的无为与有为,不单是体现在理论层面上,而且也体现在实际行为实践上,表现为一种旷达纵放的生活情趣或严肃认真的工作方式。王信安其人及其思想较之其他一些玄学人士更为复杂。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王信安道长其人及其思想的特质,复制出他的历史真貌,客观地再现王信安道长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呢?用不着说,王信安道长所处的时代早就成为历史,王信安其人也早就成为历史人物,今人已经无法亲闻其声,亲睹其面,亲观其行。尽管历史留下了一些有关他的资料,但这些资料仅是一些残缺不全的死物,它自己并不会主动地说话。今人所做的工作恰恰就是要恢复他的历史真貌,使这个已经逝去的先师复活,以一种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之躯重现于我们的面前。这是任何一个负有历史责任感的工作者所无法避开的矛盾,也是他所必须解决的矛盾。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无疑应该忠于历史,以尽可能丰富的、完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这是研究历史的前提或先决条件。然而,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研究方法。我这里所说的方法,特指某种观念或视角。历史是死的,对于某一特定的历史对象来说,有关资料也往往是死的。但是,历史研究从来没有停滞在一个水平上,从发展趋势看,后来者往往居上,学术领域有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方法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视角的提高。我们上面所说的可能是老生常谈,但对于笔者来说,在研究王信安道长时却应该自觉地奉为圭臬。
    基于此,我想就本书所选取的王信安道长的遗作和纪念文章的视角或分析问题的方法予以重点说明。这个方法,在内容上也就是把王信安道长其人及其思想和事迹当作一个复杂的整体,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再现或复原历史的真貌。当我们从"纵向"的视角契入王信安道长思想这一特定对象时,首先进入视界的是一个动态的演变着的理论体系。王信安道长思想芜杂,儒道互陈,但这种思想上的矛盾现象并不是王信安道长自己的疏忽或理论上的漏洞,而是说明其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大体上说,王信安道长早期崇尚道学学习,中期倾向于道教实践和弘扬,强调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理想的客观世界。然而经过反右、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王信安道长的理想几乎破灭了,与此相应,他被迫选择了自然与和谐对立的立场,把理论目光转向自我意识自身,在主观意识领域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精神自由的世界。
    然而,王信安道长的思想演变,只是理论表层或理论兴趣的转向,而不是意识深层的观念转换,其早期道家式的理想与信念业已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牢牢地潜藏在他的心理底层。因此,如果我们把王信安道长后期的思想和事迹再在"横向"上切下一刀,剥离掉玄学理论的表层形式,在其精神世界无比逍遥与自由的外衣下,可以发现一个极端苦闷、彷徨、痛苦、焦虑的灵魂或情感世界。
    王信安道长并不止是一个专务于道教事业的建设和恢复的实干家,他更为著称于世的是那种旷达纵放的生活情趣或行为方式,所谓名士风度,而名士风度乃是其早期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实现途径受阻而激愤之物。由于理想与现实的严重分裂和对立,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和平衡自己的心理,从而表征为内在理想与外在自我形象相分裂的双重人格特征。
    这就是王信安道长,这就是历史上王信安道长的真实面貌。历史决定着逻辑,或说决定着我们把握它的特定方式。显然,我们认识历史所采用的是横向与纵向,表与里、动与静相结合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称之为是一种类"网络"的方法,它可能更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
    以上所说,当然只是我的主观设想,至于能否达成预期目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自知学识有限,在写作过程中,颇感力不从心,笔难达意,况且本人所见也会有偏颇、谬误之处。因此,本书毕稿,心里颇有些忐忑。却也只能不揣愚陋,斗胆把拙见公诸于世,请大家批评指正。
    更多链接:
    纪念王信安道长诞辰100周年活动专题报道
    (南岳紫竹林提供,本文王祥之道长为《王信安道长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作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