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不希望别人瞧不起自己,不希望别人看扁自己,不希望别人挖苦自己,不希望做一个遭人唾弃的人;我们希望别人能够宣扬自己,希望别人能够看重自己,希望别人能够称赞自己,希望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人上人,能够得到万人敬仰呢? 首先我们应该对成为人上人的条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金钱和权力不是成为人上人的必须条件。有钱有权的人,如果老想着自己的私利,而不为众人、不为社会谋福利的话,钱权终将如同晨露转瞬即逝,不可能成为人上人,历史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钱少权无的人,如果不想者自己的私利,能够大公无私,为众人、为社会谋福利的话,善名则会不期而至,且能久远流传,历史和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无钱无权的圣人其美德美名更是这样。 成为人上人,与钱权没有必然的关系。有钱有权可能成为人上人,也可能成不了人上人;无钱无权可能成为人上人,也可能成为不了人上人。实现目标的关键,一者在于我们自身修心养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二者在于我们时时刻刻能够为他人着想,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帮助他人。 具体如何成为人上人?让我们一起跟着圣人老子的步伐,在《道德经》中细细品味吧! 《道德经》第44章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人告诉我们当克服对物质的欲望,应该学会知足,以少为足,才会不辱善名;应该学会知止,不逐财货,其人才会不为财死,其身才会不殆尽不灭亡。不然的话,得到的善名会因为不知足而蒙羞,一味追逐财货最终落得个丢财丢人的下场,不可能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28章有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圣人告诉我们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对的,同时守住错误的事使其不再发生。如是不断追求更高的善法,常德最终将会达到充足,就会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54章有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圣人告诉我们要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品德,增大增广自己的包容之心、慈悲之心,由自身一人到一家,再到一乡一国,乃至全天下的众生。先发如是广大之心,修炼自己,以后才能以救济天下众生为己任,成就巍巍功德,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66章有言: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圣人告诉我们应该谦让,言语谦虚,不说狠话;行为方面,不要与人相争。这样的话,自己的言语行为才不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他人才会觉得此人素质高有教养。一生坚持谦让的话,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尊敬,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7章有言: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告诉我们要去私心,非要因为自己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和邪念,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够成就其如同天长地久的愿望,做到长生久视,既保全身又能保全善名。有私心的话,表面上看对自己有利,实际上在成全自己私心的时候,损害了对方的利益,最终还是会自食恶果,不可能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78章有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圣人告诉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够承受国人都不愿意承受、都厌恶的污垢(生活贫困、清淡、不贪图安逸、不享乐等方面),才能称得上是社稷之主;能够承受国人都害怕的损失身命等不祥,能够勇猛无畏,能够舍生取义,能够舍己救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得到天下人的赞美,成为天下王。 又《道德经》第13章有言: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圣人告诉我们应当心怀天下,当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得时候,才能够保身不生大患寄居天下,才能够宠辱不惊托名天下,做到身名两全,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39章有言: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圣人告诉我们在成为人上人、成为贵高的侯王之后,也不能忘了本基。要记住贫贱之民乃是社稷主之本,侯王当一直善待百姓;要记住功臣虽然处下不如自己高高在上,但正是他们在下面巩固基础成就了自己,侯王当一直善待功臣。这样的话,才会不失本基、不失贵高,才能保江山保社稷,才能保身保名,才能一直做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81章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告诉我们不要自私,要多付出,付出就有回报,而且回报更多。在为人与人、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的时候,天道则会给与我们更多的福慧之报,让我们能够远离祸咎,享受人间鸿福清福,成为人上人。 又《道德经》第63章有言: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圣人告诉我们不可说大话,在取得了一些功绩之后,不可洋洋得意,不可说自己多有本事,不可说自己做了多少好事,应当慎终如始,终不为大。如是谨言慎行,才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奉行善法,日积月累,最终成就其大,成为人上人。 总而言之,人上人就是心灵美的人,想成为人上人,就要塑造自己的心灵。一方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持而保之圣人在《道德经》第67章中说的三个宝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另一方面亲力亲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同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救度天下一切苦难众生。 (丁晓清 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