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玄门讲经 >

从学道,对“善”的一点浅谈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道兄、各界朋友:
    你们好!
    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我来自板桥的故乡,楚水东岳庙的一名道士。非常荣幸能有这次跟大家学习的机会,本人才疏学浅,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盛大的活动,心里难免有点紧张,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各位多包涵!这次活动我想说的是:从学道,对“善”的一点浅谈。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我们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上礼仪等特征,是中华文明成果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的道德传承,而作为本土的宗教,道教更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鲁迅先生讲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而道教讲究的是行善积德、济世度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等!这些核心和精髓的文化,在我看来,都离不开一个“善”字,“善”是道德的表现,而道德的观念就是“善”行。
    什么是“善”:善者,非恶也。善者,原人之初也。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题服务。
    “善”的哲学含义是:“做善人、行善事”。把该要做的事做好,有始有终的完成。多做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事,应不计报酬,不计名利,要有公平、公正的健康心态来对待事物。
    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和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大家都知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而不争”。人,就应该像水的品性一样,去滋润世间万物,相互扶持,利于万物之间的生长,不去与万物相争夺,能包容一切。像这样的意境,是善本身的一种美德。现代人更应该好好的去理解和正确的传承,发挥“善”的正能量。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有些社会各界层的人士,对“善”的理解可称得上是各显神通,有想行善的,有不想行善的,有赞同行善的,不赞同行善的,也有行善被骗的,也有行善被讹的,导致有良知的人不敢去行善。甚至也拿行善来炒作自己的,可谓是想法不一。而这些想法都是由于当今社会不文明现象所产生的。这些不文明现象,你不能说他好与不好,或对与不对。因为《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期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生活和学习、工作环境不一样,导致思想上有差异。不管怎样,我们都是成年人,所代表的是东方古国的文明和智慧。应放下私欲,做正确的事,行正确的路。来对待“善”、理解“善”,更哈的传承“善”。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整个社会,把“善”正直的内涵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体现出来。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所透露的“善”是:善行天下,不留痕迹,正如老子所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行善应没有虚伪和作秀的成分,顺其自然,遇到有困难的,给予帮助,因为行善本身就是没有规则的路线。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私欲的去行善,倘若是为了沽名钓誉、达到某种目的而去行善,那这种“善”行就变味了,自然不是什么真善。明末清初时,有个叫朱柏庐的教育家,他的《治家格言》里就有这样的话:“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善言”也是一样没有规则的,善良之人,说话的时候非常淳朴、简单、易懂,随口就来,这就是自然本性的流露,不需要用过于复杂、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就像圣人一样,他本身就能让我们从他身上受到很多启示和教育,不用刻意的去做什么,就能让我们懂得对待某件事情是能去做,还是不能去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善”的含义包括甚广,用意也超乎想象,别的不说,就老子《道德经》中“善”字出现的地方太多,其用意也非常深。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一时理解和消化得了的。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拿钱做好事就是“善”行,这样太过于肤浅。这就是:“古知善为道者,微妙玄通”。《道德经》中的善不仅能教化我们怎样为人处世、适应环境、怎样去交友、懂得包容、与世不争、要敢于担当、心态健康等,还能更好的让我们懂得怎样去善待一切。现代人的想法比较前卫,比较现实,基本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什么起哄的,看热闹的都有,说风凉话的最多,真正行善的没几个。
    这些不健康的事态,不管原因在哪里,我们作为当代人,应像圣人一样,去引导和感化亲朋好友及身边周围的人,以最简单的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去感染整个社会,为传承中华美德献出一点微薄之力,把善良的种子播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我们当代道人的责任。所谓:“道人善,既是善”这是弟子规里讲的,意思是赞扬行善之人的美德,鼓励更多的人去行善。在这里,我大胆的引用到我们身上来,因为我们就是道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在“道”与“德”之间,我们道袍里裹的不是内衣,而是裹的文化内涵,更加的要有责任感,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来提高个人修!作为道人,应懂得去承载。知晓我们对社会还是有价值的!
    要敢于天下先,善为天下先。
    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