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 引导中华文化与我国各宗教界共同发展、进步 引导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宗教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对党和政府 来说,关键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使我国宗教沿着中国化方向稳步前进。对宗教界人士来说,关键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要求,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阐释,引领我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和谐共生、共同进步。 引导宗教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我国宗教在历史上与历代中华文化相互交融,吸取了建 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医学当中不少优秀的成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必须引导宗教界发掘和弘扬 我国传统宗教文化中的精华,借以吸收当代中华文化中的先进内容。要引导宗教界深入挖掘和阐发我国宗教中讲慈爱、重慈善、守诚信、崇道德、尚和谐、求中道等 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借以吸收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思想,使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发扬光大。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整理和阐发宗教传统文化中的积极 因素,使潜藏在宗教古籍里的有益思想、蕴藏在宗教传统里的优秀遗产、收藏在寺观教堂里的宗教文物都活起来,丰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 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宗教传统中优秀文化成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炼各宗教中符合当代要求的思想理念、道德 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满足信教群众的精神需要。 引导宗教界开展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活动。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克服困难、改善生活,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 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国各宗教吸收当代中华文化中的先进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宗教工作部门通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组织活 动等多种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方面发挥有 益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国各宗教的中国化进程。要继续发扬我国各宗教中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社会救助 和公益慈善活动,不断开拓我国宗教慈善事业的新境界,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引导宗教界开展宗教和谐理念阐扬活动。促进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也是引导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根本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促进宗教和谐,使宗教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积极因素。追求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必须引导宗教界发掘和阐扬我国宗教传统中蕴涵的和 谐资源,借以吸收当代中华文化中的先进内容。我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共同编写的《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一书,集中展现了我国各宗教中蕴积的和谐思想,已成 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资源。五大团体联合发表的《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是我国宗教界倡导宗教和谐理念的里程碑。广大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人士要深入学 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目的和工作重点,坚持用“四个必须”统领宗教工作,引导宗教界深入阐扬宗教和 谐理念,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不断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 发挥中华文化在我国宗教中的积极作用 引导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第一要务,既需要政治导向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也需要文化品性上用中华文化浸润宗教。 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是防范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他们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打着“宗教自由”的旗号同我们争夺人心。他们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目的,不仅在于扩大某种宗教的影响,更在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价值观上同我们争夺群众,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并严加防范,清醒认识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复杂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把抵御渗透的工作做好做实。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就是我们坚决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西方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根本目的是向我们传播他们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冲击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我们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就是要向它们灌注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有效防范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渗透。 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是抵御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影响的重要方法。20世纪以来,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主要宗教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抗世俗化潮流的极端主义思潮。宗教极端主义者歪曲传统宗教的某些教规教义,加以极端化、政治化解释,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从事暴力恐怖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在我国某些宗教中潜滋暗长,在某些地区形成气候,不断制造暴恐事件,成为一大祸患。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就是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的同时,积极用中华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良传统浇灌各宗教,抵御境内外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对我国宗教本土化、中国化进程的干扰和影响,使我国宗教沿着爱国、中道、和谐的轨道健康发展。 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是促进宗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当然包括古代的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的革命文化,但最重要的是欣欣向荣的当代社会主义文 化,前进方向是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文化,发展趋势是宗教成分越来越少而世俗成分越来越多。我国宗教既包括发源于本土中华文明的道教和民间 信仰,也包括来源于南亚印度文明、西亚北非阿拉伯-波斯文明、西方欧美文明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中国化、世俗化。 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就是用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浇灌宗教文化,从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源自本土的道教和民 间信仰以及本土化的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包括内地伊斯兰教和新疆伊斯兰教)不断充实中华文化的当代内涵,促进尚未完成本 土化的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继续本土化、不断中国化。 (作者系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