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用《灵宝毕法》构建健康保障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沈志刚(甘肃兰州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形成于唐末宋初的养生经典《灵宝毕法》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从思想讲,它是之前历代养生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之后养生理论的祖辈经典。从方法讲,它是前所未闻、后所未及的方法体系。这个体系是以筑基十二法为基础,以《灵宝毕法》的三乘十法45段为主体,以包含着行、动、站、坐、卧等形式的辅助性方法为依托,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概念清晰、方法规范、验证准确、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它的思想理念是:以自然法则为指导思想,以先天状态为努力目标,以天人合一为行动指南,以自我意识为自觉主体,认知人体生命的活动和本质,选择灵性生命的寄托和归宿。它的特点是:每一乘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每一法都有具体的要求和验证,每一段都有规范的细节和次序,从而构成了规范的、系统的技术体系,确保定性定量地逐步提高内气的数量和质量,实现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目标,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全面深入地研究、揭示和运用《灵宝毕法》,对人类的健康乃至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人类对健康的渴望,《灵宝毕法》所能提供的是完整系统的健康保障机制。所谓健康保障机制,就是由成熟的理论、规范的方法、方便的教学、确切的功效确保练习者能够主动自如地调控体内精、气、神良性运行的机制,以保障练习者获得相应的健康。根据人们对健康的不同需求,该机制又可以分为身心、内脏、心灵、人生四个层次的健康保障机制。
    一 身心健康保障机制
    《黄帝内经》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灵宝毕法》曰:“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亲乎下者为阴。”“阴阳升降,……即温凉寒热之四气而识阴阳,即阳升阴降之八节而知天地。”
     受太阳、月亮的运行、引力和光照的影响,昼夜更替的变化包含着能量场的开合变化。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变化,又导致了自然界气升液降的变化。由此,天地之间的能量的开合与气液的升降,形成了一种开合升降的自然模式和自然法则,它主导着天地间的风调雨顺、万物生长。
     依照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在人体内也能建立一个整体的开合升降的模式,就可以保证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达到身心健康的理想状态。
     《灵宝毕法》中的系统呼吸法是一整套细致、规范、连续、有效的呼吸方法,它的特点是:在正常呼吸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附加值:规律性、深刻性、细致性、叠加性、综合性,从而拥有了更多的能力:意识与呼吸相随相融的能力、意识深入体内与能量相融相合的能力、意识对能量更加敏感的能力、上述三种能力叠加的能力、意识调控能量立体聚散的能量、意识调控能量线性升降的能量,建立体内能量的升降开合的模式,确保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再加上其它各种辅助性方法,拉伸肌肉筋腱使其更加轻松灵活、专门疏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专项练习人体内外能量的代谢和交换、润养脏腑的生理系统、训练大脑的思维能力等等,从而建立身心健康保障机制。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它是理想的保健机制;对于亚健康的人,它是有效的康复方法;对于疾病患者,它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二 内脏健康保障机制
     《灵宝毕法》曰:“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肾比地,肝为阳位,肺为阴位。心肾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载之间比也。气比阳而液比阴。子午之时,比夏至、冬至之节。卯酉之时,比春分、秋分之节。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时比八节,子时肾中气生,卯时气到肝,肝为阳,其气旺,阳升以入阳位,春分之比也。午时气到心,积气生液,夏至阳升到天而阴生之比也。午时心中液生,酉时液到肺,肺为阴,其液盛,阴降以入阴位,秋分之比也,子时液到肾,积液生气,冬至阴降到地而阳生之比也。周而复始,日月循环,无损无亏,自可延年。”
     太阳、月亮、地球都有着周期性的运动规律。每一个周期都有四个特征点:最低点、上升中间点、最高点、下降中间点。在一天中,人体的内气也在有规律地运行:子时肾中气生,卯时气到肝,午时气到心,积气生液,酉时液到肺,子时液到肾,积液生气。肾、肝、心、肺,再加上脾,构成了人的五行。五行中包含着相互生成、相互克制的机理,它影响着其范围内的事物的兴盛衰亡。阴阳五行学说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法则,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依照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在人体内也建立一个运化五脏的机制,使它能够合理有效地辅助本身的五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必然能够达到内脏健康的理想状态。
     《灵宝毕法》中的运化五行法是一整套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运化五脏的方法。它分三个层次:
     第一,力推五行。力推五行就是用意念聚积内气,沿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循环运化五脏的方法。力推五行可以促进每个内脏的脏气运化和五脏之气的相互转化,达到平和脏气,调和阴阳,保证内脏的功能和作用的正常发挥。做到好处,练习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脏气随意念运行。
     第二,默运五行。默运五行就是用意念沟通内脏的潜在信息,充分发挥内脏的潜能的作用,使脏气在内脏自动运行,沿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深层次地循环运化五脏,达到提高脏气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改善内脏的功能状态。做到好处,练习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脏气的转动运行。
     第三,激振五行。激振五行用意念沟通宇宙的信息,用宇宙之气激发和振荡脏气,使脏气在内脏自动跳动,沿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更深层次地循环运化五脏,达到快速高校地提高脏气的数量和质量,全面快捷地改善内脏的功能状态。做到好处,练习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脏气的跳动运行。
     运化五行法是练习者直接地主动地改善内脏的功能状态、提高脏气的数量和质量的特效方法。它的补充、蓄养、改善、提高脏气的特性足以使透支健康的人得以弥补,使健康的人得以积蓄,使六十岁的人拥有三十岁的内脏成为可能,从而建立内脏健康保障机制。对于疾病患者,尤其是内脏疾病患者来说,运化五行法是辅助治疗和康复的最佳选择。
    三 心灵健康保障机制
     《灵宝毕法》曰:“道源既判,降本流末。悟其真者,因真修真,内真而外真自应矣。识其妙者,因妙造妙,内妙而外妙自应矣。天地得道之真,其真未应,故未免乎有位。天地得道之妙,其妙未应,故未免乎有质。有质则有象可求,有位则有数可推。天地之间,万物之内,最贵惟人。即天地之有象可求,故知其质气与水也。即天地之有数可推,故知其位远与近也。审乎如是,而道亦不远于人也。”
     经过人体内开合升降、运化五行机制的建立,练习者已经具备了更深层次自控生命的能力。一方面,对于人体内起协调和控制功能的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脏气系统、经络系统等,如果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地建立起以内气为能量基础的网络系统,将上述各系统有机地进行连接,使人的意识能够直接获得各系统的信息,深层次地协调和控制生命的活动,辅助各个系统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这必然能够掌握健康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对于人的常态意识而言,如果能够主动有序地把意识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直观地观察和认知潜意识领域的奥秘和玄妙,揭示深层次的生命活动乃至心灵深处的活动,这必然能达到心灵健康的理想状态。
     《灵宝毕法》中的智能法正是一整套训练各种思维能力和沟通神经、腺体、内脏、经络等系统的方法。它将高质灵敏的先天之炁充盈全身和连接要点,使主观意识与各个要点之间形成敏感的、清晰的、准确的信息沟通,直接有效地促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系统、经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进一步说,它能够实现大脑意识有序地深入潜意识领域,进入常人的认识盲区——心灵的深处,认知和揭示精神境界的奥秘和玄妙,开发潜能,增长智慧,从而建立心灵健康保障机制。对于疾病患者,智能法是从精神层面辅助治疗和康复的最佳选择。对于健康人来说,智能法是认知生命和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 人生健康保障机制
     人的生命诞生于受精卵形成的瞬间,人从母体出生标志着人的生命由先天状态进入后天状态。如果把受精卵之气称为元炁,胎儿之气称为先天之炁,把成人之气称为后天之氣,那么,就有元炁生成先天之炁,先天之炁中包含着元炁;先天之炁转化和运化后天之氣,后天之氣维系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试想:炁气能够把生命从一个细胞运化成胎儿和成人,并维系着生命的整个过程。如果成人能够把后天之氣转化为先天之炁,从先天之炁中提炼出元炁,并用元炁改变成人之体,那一定是人生健康的最佳状态。
     《灵宝毕法》的主体内容正是炼化不同层次的先天之炁和元炁,并用元炁改变人体能量状态的系统方法。它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富有智慧而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它的实效能够定性定量地去验证,并带来连续性的惊喜和奇迹。用元气全面改善自我的能量状态,用《灵宝毕法》建立人生健康保障机制,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对于疾病患者,《灵宝毕法》带来的将是奇迹。
     中华传统文化是唯一延续了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而这古老的文化集中保存在道学之中。《灵宝毕法》是道学文化孕育出的文明成果,它揭示了人类健康的本质,提供了追求健康的方法。学习和运用《灵宝毕法》,您将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健康。
    《灵宝毕法》简介:
     《灵宝毕法》全名为《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题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著纯阳真人吕岩洞宾传达”,分上、中、下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是正统的丹道体系。其中包含着一整套系统的修炼方法,即“三仙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